心灵的城堡(原创)

        当在外界受到挫折时,回到这个心灵的城堡,我们就可以在里面得到安慰,等心灵的伤口复原,然后做一次比以前更好的出发。一一林清玄

      2001年2月26日,两位藏传佛教的僧人,在美国的一个画廊,向观众展示了一件作品。他们的创作材料和工具极其简单。材料是一种用于藏医药的细沙。工具却是用铁皮卷成的小漏斗。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在辉煌的成就,瑰丽的画卷。以一种强迫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野和心灵,乃至灵魂。当人们都惊叹于这绝世画圈的时候。然而他们却用刷子收集了细沙,极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所有的辛苦,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绚烂。出去抹不尽的回忆,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边。对于一个美丽世界的消失。人们做着不同的评价与评价。而是你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已不再有那么惊艳的容貌。那千姿百态的繁华。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永不再返。他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呢?是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还是繁华背后的脆弱?也许在他们的世界里,佛是万物的起源,是世界的中心。可我们的世界又在哪里?我们的心灵又该流放到哪里?

    明代袁了凡先生在35岁时到栖霞山参访云谷禅师。两人在天开岩下默然无言相对静坐三日三夜。云谷禅师后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生命的奥义以及积极的人生观教授于了凡,袁了凡受益匪浅,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后著有《了凡四训》,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读了让人豁然开朗,增强信心勇气,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的好书,数百年来历久不衰,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佳作。了凡问道,自此而生。感念于了凡先生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本真,让我们在芸芸众生之中,有了精神的栖息之所。

  著名作家李乐薇,同样在他的空中楼阁中,为我们描绘了山上烟雾迷蒙中的小屋。他独立,安静,自由。“我外出,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这就是李乐薇构筑的小屋。远离城市的喧嚣,独立于山脊之上,是他的精神圣地。他把对现实生存的不满,对真诚的人际关系的呼唤,对现实生活中自然的追求。寄托在这简陋的小屋上,或许受到刘禹锡的陋室铭的启发吧!这是李乐薇的追求,何尝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想,如果世人把我们说成是教育者,恐怕还勉为其难。我们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师。只想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注入绿色的汁液,能有一方遗世独立的净土。没有纷争没有喧嚣,没有虚伪与做作,有的只是青山绿水,怡然自得。坚守教育的正确方向,追求诗意与美丽。让自己的孩子在语文的沃土上,得到心灵的净化。

  我曾虔诚的膜拜于观音菩萨,她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与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这是一个怎样的普世大爱?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为自己构筑一个心灵的城堡,抛却所有的功利与浮躁。静下心来,放松心情,聆听 爱的声音,感知人性的光辉。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灵的城堡(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