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总想瞎bb点什么内容,
2.自己复习的笔记,分享大家一起使用~
3.可能有错误请指教·
4.对于有些基础内容进行省略
5.适合等公交、摸鱼 无聊的时候观看,
6.技术有限,哪里出错误了请指教,十分感谢~
分析:
二进制 (用B来表示) 、八进制(用O来表示)、十进制(用D来表示)、十六进制(用H来表示)
1227(D)= 1000 +200+20+7 = (1x10³)+(2x10²)+(2x10¹)+(7x10º)
10100.01(B) = 1X24+ 0x2³ +1x2² + 0x2¹ +0x2º + 0x2-1 + 1x2-2
七进制: 604.01 =6x72+ 0x71 +4x70+ 0x7-1+1x7-2
按位做除,直到除数
>将这两个放一起,为因为做法思路都是一样的,这里只说一下八进制的
> 二进制转八进制 :
>①. 从后往前 三个画一组三个画一组,最前面的不满足3个补0
>②. 每一组 从后往前下标分别写 124 并对每一组进行求和
>③.二进制每一组的值就是8进制的一位,抄下来就行
> 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 需要4个画一组 下标1 2 4 8 相加求和
如图:
正数的原=反=补 都是二进制数字
移码:符号位取反,其余不变;
原码:首位为1 其余为二进制数
反码:符号位不变,数据位是原码取反
补码:反码的基础上+1
移码:在补码的基础上符号位取反,其余不变;
备注:+0 -0 是不一样的·
“硬背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举个例子:
假设一个二进制数是 4位 且首位为符号位
□ □ □ □ 可以表示的范围 :1111 ~ 01111
也就是: -7 ~ 7
也就是:(-23-1 ~ 23-1)
也就是:(-2n-1 ~ 2n-1-1) n表示位数
当n=8时 可以表示 -128~ 127 (-128是人为规定的)
M=尾数 x 基数阶码 ; 例如:3.14=314 x 10-2
1.尾数用补码,阶码用移码
2.阶码位决定表示范围;位数越大,范围越大
3.尾数位决定有效精度;位数越大,精度越高
4.对阶时,小数向大数看齐 (对阶 :表示调整尾数,将两个数的指数统一)
5.对阶是通过较小数的尾数右移实现
对阶 >> 尾数计算 >> 结果格式化
类型 | 结构\特征 | 代表 |
---|---|---|
单指令、单数据流 SISD | 单处理器、单控制、单主存模块 | 单指令处理系统 |
单指令、多数据流 SIMD | 多处理器/主存,单控制 | 并行\阵列 处理器 |
多指令、单数据流 MISD | 一个处理器 干多个事情 | 目前没有,文献有“流水计算机” |
多指令、多数据流 MIMD | 多处理器、作业任务指令多线操作 | 多处理机系统 |
数据流 与处理器有关 , 指令 与控制有关
操作码 | 地址码 |
---|---|
做什么操作 ? | 地址在哪? |
指令区别 | 指令格式(op表示“操作”) | 例子 |
---|---|---|
三地址指令 | OP/A1/A2/A3 | a+b=c |
二地址指令 | OP/A1/A2/A3 | a+=b |
一地址指令 | OP/A1/A2/A3 | a++ |
操作数直接在指令中,速度快,不灵活
IR | OP | 操作数
指令中 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 (也就是说需要经历两次寻址)
IR | OP | 直接地址(中间包含主存、操作数)
指令存放在一个地址,地址内容是操作数地址
寄存器中存放操作数
寄存器中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
CISC :数量多,频率差别大,长度可变
RISC:数量少,定长格式。对于人类来说方便,对于机器看来复杂
执行多条指令重叠进行操作时的一种准则并行出处理实现技术,并提高处理速度
流水线周期:执行时间最长的一段的时间
总时间计算:(t1 +t2 +t3…+tn)+(n-1)x △t
讲人话就是:1条指令所需要的的时间 + (指令条数 -1)x 流水线周期
cpu<———> cache<——>内存(主存RAW、ROM)<——>外存(辅存 硬盘)
速度快,容量小<—————————————————————>速度慢,容量大
考点一般是:以求容量、求芯片总数
一条总线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个设备发送,但可以多个设备接受。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编码方法:在原编码中加一个校验位,则原编码就变成了校验码,它的码距为2,可以检查出奇数位错误,但不能检查出偶数位错误,增加的冗余位为奇偶校验位,一般校验位设置在原编码的最左边或最右边。
奇校验码:整个校验码(信息位+校验位)中1的个数位奇数
偶校验码:整个校验码(信息位+校验位)中1的个数位偶数
信息位 | 校验位 |
---|
进程与程序的关系: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进程是对 系统资源的在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程序是静态的概念;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临界资源:进程需要用互斥的方式对其进行资源共享。
多进程争夺临界资源的模型
逻辑地址 = 页号 + 页内地址
物理地址 = 页帧号 + 页面地址
优点: 利用率高,碎片小,分配管理简单
缺点:增加系统开销,可能产生抖动(可能将连续的程序分开,程序频繁调入调出)
页号(逻辑) | 页帧号(物理) | 状态位 | 访问位 | 修改位 |
---|---|---|---|---|
高级程序使用 | 内存使用 | 1表示在内存,0表示不再内存 | 1表示最近访问0表示未访问 | 1表示被修改0表示未修改 |
读取时间 = 寻找磁道时间+寻找扇区时间 +传输速度
使用索引文件可以按需要将空间大小进行分级存取,以此提高效率。
索引结点由 0~12 一共13个组成
考点:“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
位示图:求容量
无条件传送和程序查询,方法简单,开销小,影响cpu利用率
相对于程序控制,提高响应速度
辅助cpu进行传输控制的一个独立硬件
开辟专门的通道,成本高
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对原系统的了解,收集支持新系统的基础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会产生 数据字典、需求说明书
概念结构设计的目标是设计数据库的E-R模型图,确认需求信息的正确和完整。具体来说就是从需求分析中找到实体,确认实体的属性、确认实体的关系,画出ER图。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成的实体模型转换成特定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逻辑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将E-R图中的实体、属性和联系转换成为关系模式。
指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建立起实际的数据库结构、装入数据、进行测试和试运行的过程。
目的:减少数据冗余、修改异常、出入异常、删除异常
关系模式:
部分函数依赖 {AB—>C;A—>C}
传递函数依赖{A—>B,B—>C,A—>C}
将来原有的一个打的关系表分解成若干小的关系表
分为:有损分解、无损分解
判断是否有损 有两个方法
点击链接自行查看
CREATE TABLE<表名>(列名,<数据类型>[约束])
DEOP TABLE 表名
ALTER TEBLESPACE <表空间名>
select [查询内容] from 表名
insert into <表名>属性 valves 常亮
delect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产生原因: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并发产生的问题 1.丢失更新 2.不可重复 3.读“脏”数据
解决方法:1.s封锁(针对读) 2.x封锁(写)
并且预防死锁
(TCP/IP、ip地址与子网划分)
局域网LAN:几十米到几公里,容纳几台到几百台,使用一个公司,一栋楼,一个学校
城域网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10~100km的区域。
广域网WAN:网络跨越国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围。
星型网络:各站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站相连。容易增加新的站点,容易控制,易实现,中心节点的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
环形网络:各站点通过通信介质连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环形网容易安装和监控,但容量有限,网络建成后,难以增加新的站点。
总线型网络: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总线型网络安装简单方便,需要铺设的电缆最短,成本低,某个站点的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但介质的故障会导致网络瘫痪,总线网安全性低,监控比较困难,增加新站点也不如星型网容易。
考点: 给一段html代码,问什么意思
病毒:破坏数据安全
木马:在计算机中做个后门
考点:会考一些病毒/木马名词,问你分类
1、需求分析
即首先要明确客户需要的是什么,需要软件作成什么样子,需要有那几项功能,这一点上比较关键的是分析师和客户沟通时的理解能力与交互性。要求分析师能准确的把客户所需要达到的功能,实现方式,等表述出来,给出分析结果,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
2、概要设计
主要是架构的实现,指搭建架构、表述各模块功能、模块接口连接和数据传递的实现等项事务。
3、详细设计
对概要设计中表述的各模块进行深入分析,对各模块组合进行分析等,这一阶段要求达到伪代码级别,已经把程序的具体实现的功能,现象等描述出来。其中需要包含数据库设计说明。
4编码
按照详细设计好的模块功能表,编程人员编写出实际的代码。
5单元测试
按照设定好的最小测试单元进行按单元测试,主要是测试程序代码,为的是确保各单元模块被正确的编译,单元的具体划分按不同的单位与不同的软件有不同,比如有具体到模块的测试,也有具体到类,函数的测试等。
6集成测试
经过了单元测试后,将各单元组合成完整的体系,主要测试各模块间组合后的功能实现情况,以及模块接口连接的成功与否,数据传递的正确性等,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软件单位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根据集成测试计划,一边将模块或其他软件单位组合成系统,一边运行该系统,以分析所组成的系统是否正确,各组成部分是否合拍。
7系统测试
经过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以后,我们要把软件系统搭建起来,按照软件规格说明书中所要求,测试软件其性能功能等是否和用户需求相符合,在系统中运行是否存在漏洞,等。
8验收测试
主要就是用户在拿到软件的时候,在使用现场,会根据前边所提到的需求,以及规格说明书来做相应测试,以确定软件达到符合效果的。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zhang_bryant」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3381995/article/details/61622590
适用于不能预先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更适用于那些项目组成员(包括分析员、设计员、程序员和用户)不能很好的交流或者通信的情况下
面向数据流的方法,使用数据流图,自顶向下,逐步分解,但不适合大兴项目
更好复用性,分析、设计、实现 三个阶段,界限不明确.关键点在于建立一个全面的、合理的、统一的模型
面向服务方法是面向对象法法的延伸。其服务建模又分为服务发现(分析)、服务规约(约定规范)、和服务实现(具体实现)三个阶段。
SO方法主要有三个级别(操作、服务、业务流程);
SOAD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计层(底层的构建)、应用服务层(服务之间的接口和服务级的协调)、业务组织层(业务流程的建模和服务流程的编排)
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场景,
会产生几个文档
1.软件设计任务与活动
2.模块设计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3.应用工具 IPO图(输入输出图)、POL图(程序描述图)、程序流程图(问题分析图)、N/S盒图
内聚(功能内聚、顺序内聚、通信内聚、过程内聚、瞬时内聚、逻辑内聚、偶然内聚)
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白盒测试:运行程序分析代码结构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一种测试,用于集成测试阶段,不仅关注输出、输入的正确性,同时 也关注程序内部的情况
黑盒测试:运行程序,看输出结果
可行性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功能规格说明书、设计规格说明书、开发计划、项目集成和测试计划、项目保证标准精度、安全和测试信息
针对用户的,与用户关联的产品
其他的管理文档
功能性:实用性、准确性、互操性、安全保密性
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易回复性
易用性: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吸引性
效率:时间、资源、效率
时间:
维护性:
可移植性
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整体管理(9大管理)
关键路径法:是一种用来预测总体项目历时的项目网络分析技术。总时间差:
总时差(松弛时间):延误工期
求关键路径:就是找最长的工期时间
前导图(单代号网络图 PDM):用于关键路径法,是描述项目进度网络图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矩形是节点,代表项目任务,连接这些节点的是箭头,代表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箭头图法(爽代号网格图ADM):用箭线表示活动,活动之间用节点(称作“事件”)连接,只能表示结束——开始关系,每个活动必须用唯一的紧前事件和唯一的紧后事件描述;紧前事件编号要小于紧后事件编号;每一个事件必须有唯一的事件号。
评估方法:风险曝光度:计算方法风险出现的概率 x 风险发生过后会造成的损失
对象:属性+方法+ID
类:相同属性的集合
继承:复用机制
封装: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只对外公布接口
多态:不同对象收到同一消息产生的不同结果
接口:一种特殊的类,只有方法,没有实现
重载:一个类可以有个相同的名字,但是形参不同
消息的通信:同步、异步
对象实例化的模式,创建型模式用于解耦对象的实例化过程。
把类或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结构。
类和对象如何交互,及划分责任和算法。
考点:存储地址计算
数组类型 | 储存方式 |
---|---|
一维数组 | a[i]的地址 = a + i x len |
二维数组 | a[i][j]的地址 = a+(i x n + j)len 按行存取 a[j][i]的 地址 a+(j x n + i)len 按列存取 |
上三角矩形 | 矩阵中下标分别是 i j的元素,对应一组数组的下标计算公式为【(2n-i+1)x i 】/2 +j |
---|---|
下三角矩形 | 矩阵中下标分别是 i j的元素,对应一组数组的下标计算公式为【(i+1)x i】/2 +j |
顺序表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信息表中的数据元素,从而使得逻辑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
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地址不连续),因为地址不连续,所以链表的数据结构中需要存放下一个节点的地址,所以通常一个结点有两个部分(数据域和指针域)
一般分三类:单链表、循环链表(最后一个指针域指向首个)、双向链表(指针域中既包含下一个数据的地址也有上一个数据的地址)
·
链表的基本操作:单链表删除节结点、单链表插入节点、双链表删除节点 双链表插入节点
广义表(Lists,又称列表)是线性表的推广。线性表定义为n>=0个元素a1,a2,a3,…,an的有限序列。线性表的元素仅限于原子项,原子是作为结构上不可分割的成分,它可以是一个数或一个结构,若放松对表元素的这种限制,容许它们具有其自身结构,这样就产生了广义表的概念。
`
广义表是n (n>=0)个元素a1,a2,a3,…,an的有限序列,其中ai或者是原子项,或者是一个广义表。通常记作LS=(a1,(a2,a3,…),an)。LS是广义表的名字,n为它的长度,括弧的嵌套关系是深度。若ai是广义表,则称它为LS的子表。
节点:节点包括一个数据元素及若干指向其他子树的分支。
节点的度:节点所拥有子树的个数称为节点的度。
叶节点:度为0的节点成为叶结点,叶结点也称为终端节点。
分支节点:度不为0的节点称为分支节点,分支节点又称非终端节点。一棵树中排除叶结点外的所有节点都是分支节点。
祖先节点:从根节点到该节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节点。
子孙节点:以某节点为根节点的子树中所有节点
双亲节点:树中某节点有孩子节点,则这个节点称为它孩子节点的双亲节点,双亲节点也成为前驱节点。
孩子节点:树中一个节点的子树的根节点称为该节点的孩子节点,孩子节点也称为后继节点。
兄弟节点:具有相同双亲节点的节点称为兄弟节点。
树的度:树中所有节点的度的最大值成为该树的度。
节点的层次:从根节点到树中某节点所经路径上的分支也称为该节点的层次,根节点的层次为1,其他节点层次是双亲节点层次加1.
树的深度:树中所有节点的层次的最大值称为该树的深度。
1.在二叉树的第i层至多有2i-1个结点
2. 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
3.对任何一棵二叉树T,如果其叶子结点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n2+1
1.将树的根节点直接作为二叉树的根节点
2.将树的根节点的第一个子节点作为根节点的左儿子,若该子节点存在兄弟节点,则将该子节点的第一个兄弟节点(方向从左往右)作为该子节点的右儿子
3.将树中的剩余节点按照上一步的方式,依序添加到二叉树中,直到树中所有的节点都在二叉树中
第一步:找出字符中最小的两个,小的在左边,大的在右边,组成二叉树。并将两数和作为两个数的根结点
第二步:找出第三小的数字,与前面两数的根结点组成上一端的二叉树
第三步:循环这个操作
-每个顶点的相顶点用链表表示,然后每一个一维数组来顺序存储上面每个链表头指针
原代码 —> 词法分析(检查代码中的非法语法/拼写错误) —> 语法分析(检查语法结构) —> 语义分析(检查死循环、逻辑错误、特质静态语言错误) —>中间代码 —>目标代码 —>目标程序
0型文法 | 短语文法 | 图灵机 |
---|---|---|
1型文法 | 上下文有关文法 | 线性界限自动机识别 |
2型文法 | 上下文无关文法 | |
3型文法 | 正规文法 | 有限自动机 |
直接作用于人的(声音、图像、动画)
各种编码方式(文本、图像、声音)编码
输入输出设备
物理设备(u盘、硬盘)
物理设备(网卡、网线)
不需要申请,完成即保护
不需要申请,登记制度,便于举证
需要申请,从申请日开始
需要申请,核准日开始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
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其他数学概念不受保护,但保护开发工具、开发素材等
个人行为不产生任何价值不属于侵权
未经允许发表、署名、篡改、剽窃、使用他人作品牟利,
分类: 国际(iso iec)、国家(GB)、区域(PASC)、行业(IEEE GJB)、地方、企业、项目
编号:国际(标准代号 + 专业类号 + 顺序号 + 年代号)
中国(GB(强制性)、GB\T(推荐性)GB\Z(指导性)GBS(实物标准))
行业 汉语拼音大写
地方 DB(地标)
到这里为止,上午考试的知识内容就看完了,这里也只是大致梳理了一下内容,很多具体的都省略或者给出了链接,方便大家选择性看。内容还有许多不足,还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