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OSI七层和TCP/IP图解
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_第1张图片

OSI七层模型
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_第2张图片

模型共有七层
上三层称之为高层,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人机界面。什么意思呢,就是上三层负责把电脑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你能看懂的东西,或把你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电脑能看懂的东西。
下四层称之为底层,定义的是数据如何端到端的传输(end-to-end),物理规范以及数据与光电信号间的转换。

具体说明

   应用层  
  就是应用程序。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表示层
  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
  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
  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
  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
  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
  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duplex)、全双工(Full du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

  传输层,
  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
  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handshake),
  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
  流控(Flow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网络层,
  负责管理网络地址,支持逻辑寻址和路径选择,,选择传递数据的最佳路径。
 。我们所熟知的IP地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这一层。上层的数据段在这一层被分割,封装后叫做包(Packet),
 包有两种,一种叫做用户数据包(Datapackets),是上层传下来的用户数据;
 另一种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发出来的,用来和其他路由器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数据链路层,
  负责准备物理传输,CRC校验,错误通知,网络拓扑,流控等。我们所熟知的MAC地址和交换机都工作在这一层。
  上层传下来的包在这一层被分割封装后叫做帧(Frame)。
  定义如何格式化数据以便于进行传输和如何控制对网络的访问
  支持错误检测

  物理层
  就是实实在在的物理链路,负责将数据以比特流的方式发送、接收。
  为启动,维护以及关闭物理链路定义了电器规范,机械规范,过程规范和功能规范

TCP/IP 五层模型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
TCP/IP是一个Protocol Stack,包括TCP、IP、UDP、 ICMP、RIP、TELNET、FTP、SMTP、ARP等许多协议
最早发源于美国国防部(缩写为DoD)的因特网的前身 ARPA网项目,1983年1月1日,TCP/IP取代了旧的网络 控制协议NCP,成为今天的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基石和标 准,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负责维护

1、物理层:
负责光电信号传递方式。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以太网协议。
 
2、数据链路层: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输和识别。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例如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冲突检测,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 
     
3、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4、传输层: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5、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沟通。网络编程主要针对的就是应用层。

共同点

(1)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

(2)都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

不同点

1)OSI采用的七层模型,而TCP/IP是五层结构。

(2)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定义,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描述。
     OSI参考模型不仅分了两层,而且每一层的功能都很详尽,
     甚至在数据链路层又分出一个介质访问子层,专门解决局域网的共享介质问题。

(3)OSI模型是在协议开发前设计的,具有通用性。
    TCP/IP是先有协议集然后建立模型,不适用于非TCP/IP网络。

(4)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是建立在网络互联层基础之上的,
    而网络互联层只提供无连接的网络服务,所以面向连接的功能完全在TCP协议中实现,
    TCP/IP的传输层还提供无连接的服务,如UDP      
   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是建立在网络层基础之上的,网络层既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又提供无连接的服务,但传输层只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5)OSI参考模型的抽象能力高,适合与描述各种网络;
    TCP/IP是先有了协议,才制定TCP/IP模型的。

(6)OSI参考模型的概念划分清晰,但过于复杂;
    TCP/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和协议的 区别上不清楚,功能描述和实现细节混在一起。

(7)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并不是真正的一层;
    OSI参考模型的缺点是层次过多,划分意义不大但增加了复杂性。

(8)OSI参考模型虽然被看好,由于没把握好时机,技术不成熟,实现困难;
    TCP/IP参考模型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还是比较成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