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六次易主而事,为何却依旧能得一个忠义之名?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古代人为了生存频繁跳槽换老板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战国有吴起、汉朝有韩信、唐朝的秦琼、明朝的吴三桂等。不管结局是好是坏,有太多太多了,而今天主要说的是秦琼的故事。

 ​

秦琼六次易主而事,为何却依旧能得一个忠义之名?_第1张图片
秦琼

秦琼, 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传说中,秦琼与尉迟敬德为传统门神。

历来“一马不鞴双鞍,忠臣不事二主。”一直为人称道,但秦琼一生六次易主,然而无论是《唐书》、《隋唐两朝志传》,还是《隋唐演义》和《说唐》都是被尊为忠义的楷模。

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秦琼有一个特点,就是忠而勇,不管跟着谁,都尽心尽力,很有职业军人的风范。

秦琼六次易主而事,为何却依旧能得一个忠义之名?_第2张图片
黄海冰版秦琼 

最早秦琼跟随隋朝大将来护儿,秦琼的母亲去世了,作为将军的来护儿曾派代表前往吊孝,这让当时的人大为不解。有人问来护儿,秦琼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家的丧事怎么惊动了您的大驾?来护儿平静地说:"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来护儿是隋朝名将,他慧眼识人,后来在江都之变中为隋炀帝尽了忠。来护儿对秦琼这么欣赏,为什么秦琼后来跟了张须陀?这点我看《旧唐书》没有看到原因,可能是那时候,张须陀奉命镇压卢明月时,秦琼是奉调而去。

到了张须陀手下,秦琼则是勇武征战,屡立战功。特别是与张须陀与卢明月在下邳相持时,由于卢明月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万人,力敌不过,粮草损耗殆尽,所以张须陀提出一条计策,假装撤退,让卢明月率军来追,趁卢军出击,后营空虚之际,让众将领率千人袭营,可以挽颓势为利势。当然了,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所以“人皆莫对”。只有秦叔宝和罗士信两人主动请缨。于是大破贼军,除了卢明月以数百骑遁去,余皆虏之。

秦琼六次易主而事,为何却依旧能得一个忠义之名?_第3张图片
 ​严屹宽版秦琼

后来参加荥阳大战,对手是李密,结果张须陀大败而死。秦琼投奔了裴仁基,没想到裴仁基又投降了李密,秦琼被捆绑销售给了李密。战乱的年代,秦琼这种能砍能杀的人材是抢手货,所以李密不但不计前嫌,还特别高兴,任命为帐内骠骑。

李密与宇文化及大战于黎阳童山,为流矢所伤,堕马昏了过去。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宝自己单独捍卫,李密才获救。而后秦叔宝又收兵与宇文军力战,宇文化及化及才退。

李密败落之后,秦琼又投奔王世充,成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人品不好,秦琼不想跟着他混,这是他第一次主动离开老板,走得光明正大,走之前还下马拜了拜王世充,说:“虽蒙殊礼,不能仰事,请从此辞。”

秦琼六次易主而事,为何却依旧能得一个忠义之名?_第4张图片
周浩东版秦琼 

​这一次投奔了李渊,被分配给李世民,他最后一位老板。李世民对秦琼的英勇早有耳闻,对他十分礼遇,授予了他马军总管的职位,随自己一同镇守长春宫。秦琼则表现出山东人一惯的忠勇。秦琼跟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多路义军,为唐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曾派使者赐予金瓶以示褒奖。之后,秦琼又因战功,多次受到奖赏,先后被任命为秦王右统军,加授上柱国,后又晋封为翼国公。

玄武门之变时,秦琼旗帜鲜明,坚决站在李世民一边,与他一起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李世民当太子夺皇位扫清了道路。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李世民正式登基,秦琼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并被赐予700户的封邑。

后来,秦琼这样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改封为胡国公。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秦琼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景仰。

秦琼六次易主而事,为何却依旧能得一个忠义之名?_第5张图片
​​ ​秦琼

秦琼几次易主,除了投靠李唐是主动的外,其他都是被动的,跳槽时更没有干过对旧主不利的事。秦琼绝对是忠义无双的典型啊,在哪儿打仗都一马当先,战功赫赫。

你可能感兴趣的:(秦琼六次易主而事,为何却依旧能得一个忠义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