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酿酒工艺好在哪里?

无数双酿酒人的手

让一粒粒粮变成一杯杯美酒

“有儿不进武槽房,熬更守夜命不长。有女不嫁烤酒匠,半夜三更守空房。”民间流传的这首民谣,道尽了烤酒匠的辛苦。

即使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今天,仍离不开烤酒工冒着严寒酷暑,在湿热的环境下,挥洒汗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才能酿出好酒。

与西方的啤酒酿制工艺不同,他们可以采用发酵罐等设备工艺,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白酒是开放式的工艺,要和当地的空气、温度、湿度、水土、微生物充分接触,才能酿出好酒来。正是这种道法自然的传统工艺,在千年的酿酒实践过程中,民间传统酿酒工艺得以保存和发展。

白酒不是靠人为“制造”出来的,酿酒过程的真正主角是微生物。烤酒过程中,烤酒工所做的工作是给微生物提供酿酒合适的条件而已。比如酵母菌,最适合的温度是28—30摄氏度,酿造浓香型白酒最需要的丁酸菌、乙酸菌最适合的温度是30—34摄氏度,这些微生物不会像人一样说话表达,需要经验丰富的酿酒工悉心去把握。因此,温度不合适,这些微生物就会休眠死亡。而温度高了,酿酒不需要的杂菌就会感染,产生异味,破坏酿造好酒的条件,酒质变差。

酿酒是个系统工程,从原料、磨粉、制曲、酿酒、勾兑、包装,是一个严格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质量。因此,酿酒不仅有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且“简单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的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从酿酒粮食运抵开始,到入库保存,至少要经过原料提交前索证管理——每车粮食综合样检验——每包粮食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个专业人士的分工配合,才能保障原料入口的品质安全。而在出口包装环节,要经过清洗—灌装—戴盖—照酒—封盖—摇瓶—照酒—贴标—照酒—贴徽牌—装盒—扣盒—装提袋—装箱—封箱—入库等工序,才能出厂。

要从田间一粒粒粮变成餐桌上一杯杯美酒,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需要无数双工匠的手,才能完成酿造过程。每个环节丝丝相扣,酿酒人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兢兢业业的奉献,用一双双工匠的巧手

酿酒人的“工匠精神”就是在传统酿酒工艺中工人们对工作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的精神理念

在本文中,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传统的酿酒工艺,从中我们也能大致窥探出瓶中之物的些许奥秘。

传统五粮固态的酿造工艺流程


传统五粮酒是以精选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过“酿造”、“陈酿”、“勾兑”、“检测”、“包装”而成。


酿造  固态五粮酒采用“跑窖循环”,“固态续糟”,“双轮底发酵”,及“人工窖泥快速老熟”等发酵技术;通过“分层起糟”、“混蒸蒸馏”、“分段摘酒”等操作;按照“量质摘酒,按质并坛”进行生产。

陈酿 |

陈酿  陈酿是传统固态五粮食酒生产出来后的老熟过程,它利用原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改善原酒的感官风味,促进原酒品质的提高。

 勾兑 |

勾兑  “基础酒”经验质分级分别储存,储存期满后,勾兑人员要进行逐坛感官尝评和理化分析,根据不同产品在质量和风格上的要求进行勾兑组合。五粮液的勾兑工艺技术,已形成了以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和人工尝评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综合工艺技术。

检测 |

检测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五粮液集团将现代分析技术和现代分析仪器用于五粮液生产的全过程检测。采用了惠谱、岛津、PE等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及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现代分析仪器,对原材料采购、原酒分级、陈酿、勾兑操作等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美酒 |

好酒离不开传统酿酒工艺,拿传统五粮固态发酵来说,是极端工艺、复杂工艺、出好酒的工艺,需要传统精神和传统作风作保证,需要每一个岗位的员工发扬“工匠善心”的精神,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去干,才能酿出好酒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统酿酒工艺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