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

回想起来,自己以前走过很多地方,有自然风光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也有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大型城市,有宁静祥和安逸干净的小镇小城,也有别具一格独具风味的人文之景。无论是什么地方,历史发展的积淀孕育了独特的文化,文化内涵的别致又缔造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食文化,从而形成了美食街文化、小吃文化。今天我要讲的,正是小吃。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1张图片

小吃一般不能作为正常的一餐,它可能是餐后甜点、可能是酒水饮料、可能是正餐点缀、可能是垫肚之物,总之不管它是什么,它的风味,它的惊鸿一瞥,总是让你觉得美滋滋。中华文化五千年,全国又有不计其数的小吃街,小吃的种类,可谓是浩瀚大海。曾经有个外国人扬言要花3天的时间吃完整个四川的小吃,结果这洋人吃了整整三个月都不带重样的,还一直在某一个城市而已。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2张图片

说到我的小吃经历,一定要从家门口说起。可能一说小吃,我们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大量的图片和场景,其中不乏自己旅游时去吃的小吃,但是自己的家乡也是有小吃的,不妨先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开始。

记得小时候,家门口每到16、17号就有展销会,一到这两天,各种各样的摊位沿着自由市场前面的主要街道一字排开。卖衣服的、卖磁带卡带和光盘的、卖各式干果的等等,当然少不了卖小吃的。在展销上,我唯独忘不了的是两个味道,一个是炒田螺的味道,一个油炸糕的味道。炒田螺不常买,偶尔会嚷嚷着让妈妈买来解馋,一锅田螺在锅里已经炒熟,锅里面插上白晃晃的瓷盘子,方便称斤,下面架着火,方便加热。只要选定一锅,商贩就开火加热这一锅锅辣炒田螺,在浓稠的汤汁快要沸腾时用瓷盘子铲出一部分装袋子。吃炒田螺需要些技巧,我小时候就比较笨拙,只能借助牙签,单是吸溜的方式就有点浪费了。用牙签掏出螺肉放入口中,能感受到的就是一丢丢的咸鲜味,有些夹杂着泥沙的味道,再来几个,能吃到咸辣味,这种辣使人上瘾,螺肉的一丢鲜混合着它的柔韧,不一会儿就让这一袋子炒田螺变成了空壳壳,两手已经全是红油。油炸糕则是孩子们的甜点,冒着热气的最好,刚炸出来的油炸糕外皮金黄,内瓤洁白,外面看上去不冒烟了,内里其实还很热呢!趁热咬上一口,感受到的是滚热的烫,不得不在口腔里跳舞,糖馅的油炸糕外酥里嫩,外皮酥脆每一口都是呲啦呲啦的响声,丝丝入扣的甜,赢得了我们这些孩子们的舌尖。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3张图片

随着城市的发展,展销渐渐地消失在历史之中,展销上的小吃,诸如牛肉串、香辣酱、糖炒栗子、南疆特色冰淇淋等等,只能留在了美好的童年记忆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展销会就取消了,童年结束了。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4张图片

说到小吃,不得不说三环夜市,虽然从去年开始,这条街开始光荣复兴,民众拍手称快,但是最老以前在客运站前摆的各种夜市摊位,才是三环夜市的正统。在老夜市上,我第一次喝到了来自台湾的珍珠奶茶,第一次吃到了云南的冰粉,第一次品尝到爆炒小龙虾和烤全羊的滋味。太多的第一次给了夜市,太多的记忆承载于夜市。后来我吃了那么多次冰粉,可是我依然觉得客运站夜市的味道最纯正,无论是复兴版三环夜市还是汉博一条街,他们只是涂脂抹粉的虚有其表。第一次吃这东西,觉得奇妙,红糖调制的浓郁汤汁,现制的冰渣子,炒香过后的花生碎,像果冻一样透明的粉块,它们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一碗古早味的冰粉,大鱼大肉之后,来上一碗,真是周身舒爽,一扫油腻。单吃粉的味道,有点像牙膏,可是配上厚味十足的红糖汤汁和清凉的冰碴子,软硬都在口腔里交融,清清爽爽、沁人心脾。只可惜,复兴版的夜市已经没内味儿了,冰粉还在那里,可是它就像一个青春少女长大了,知道打扮了一样,点缀和饰品越来越多,可是清纯不再,记忆中的冰粉形象,也只能留存在记忆里了。我不禁感慨,全国有多少小吃街就像这一碗碗冰粉一样,承载着太多记忆,最后消失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快节奏中。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5张图片

再后来,出去远行,便开始尝各路美食,品各城小吃。走了这么多地方,要是真的回忆起哪里的小吃比较有特色,这个还真的比较难,因为好吃的美食太多,自己的文字水平也就一般,更何况天下之大,小吃琳琅满目,更何况有些美食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它的美。

大学四年期间,你若问我有什么独特的记忆,校园门口的小吃街绝对要留一笔。到了内地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吃夜宵的,吃完晚饭好一阵子觉得肚子饿,天黑了又去觅食。我们学校门口本来是不让摆摊的,任凭城管怎么驱散这些无证照经营的小摊贩,他们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那条街上,都是小摊贩推小车组成的一条街,卖什么的都有,虽然不能跟老校区相比,但是作为夜宵,也足够果腹了。我们新疆的孩子刚去,时差倒不过来,还不习惯五点多吃晚餐,八点多天全黑的时候才去门外找吃的,学校门口这些小摊小贩提供了燃眉之急。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6张图片

四年下来我才发现,买的频率最高的,我自己的老三样:煎饼果子、酱香饼、牛杂汤。

煎饼果子没啥奇特,但是饿了吃啥都觉得香。眼睁睁看着这一张张饼子是怎么摊出来的,绿豆面铺在可旋转的高温饼台上,煎饼师傅熟练的运用推雪板似的小工具把面糊摊开,再打上两个鸡蛋,同样铺开,用刮腻子的小铲子翻个面撒上葱花,抹上辣椒酱,放上油条或脆饼,加上一根火腿肠,铺上生菜,包在一起,这简直就是价廉物美的享受。

土家酱香饼的卖家一对夫妇,他们只卖这一样,不像有些摊贩卖好几样东西,结果这一家把酱香饼是做绝了。一个大的电饼铛一锅又一锅的烙饼,然而还是供不应求。酱香饼的乾坤全在于饼子的脆,一张大饼三下五除二就能被切分成小块装袋,原味的饼子咸香,加辣的饼子咸辣味十足,这两种口味最后离不开咯吱咯吱的脆为它们背书。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7张图片

牛杂汤冬天简直是南方冬季里的救命神药。南方的冬天阴冷阴冷的,我们北方的孩子去了以后十分不习惯,加之大一宿舍里没暖气,简直就能要人命,结果当时就特别容易感冒,啥都不想吃,可是唯独钟爱这冒着白花花热气的牛杂汤。卖牛杂的是个年轻小伙,话不多,他的牛杂汤,用料十足,你可以单独说粉多还是牛杂多,他也从不争辩,实实在在给料,再来一点辣油点在便当盒里。透出的热气在寒风下云里雾里,氤氲中带着整条街的香味扑鼻而来。在寝室打开牛杂的袋子,蒸汽马上散漫了整个寝室,先来一口汤,咸辣味混合牛杂的鲜驱散了身体里的寒气,来上一口牛杂,软烂适口,柔韧的口感配合粉丝很快就让自己满头大汗。在妖风阵阵的南方的冬季,这牛杂就像救命药一样,吃完发个汗睡一觉,感冒的症状减轻了不少。

大学四年的光景随着门口小摊贩彻底被驱散而结束。大学时代的小吃记忆也随着越来越忙的生活随风飘散。当最后一次走出校门,看到门口干净整洁的大道,我知道,我的青葱岁月结束了,美味的记忆,埋藏在了心底,留在了过往的图片中。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8张图片

近几年,出去旅游,总是查清楚攻略,看看这一地的小吃有什么,找时间去品尝,去买来吃。旅游不就是一路逛吃逛吃吗?

也许这一篇文章根本承载不下所有我吃过的小吃,但是留存在自己记忆中的味道和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这背后的故事,也只有我自己最清楚。食物总能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食物也最能打动人心,所以未来,我可能还会写关于美食的一些文字,把这份私藏的记忆呈现出来,记录生活,记录美好!

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居家谈吃3——小吃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