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灵魂上的隔膜

隔了十余年,重读鲁迅先生经典之作《故乡》,再次震撼了我的思想,也正如“温故而知新”,经流年岁月,所思所想变化极大也。提及一下,此文收录于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我”回到久违的故乡,再见到儿时伙伴闰土,“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想必久违旧友,我们也是这番感叹吧!久别二十余年,物是人非,闰土在生活中已经饱经沧桑,等级制度也深络在他的思想上(那时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当年那个“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的勇敢无谓的少年哪里去了?不到半日就与“我”熟识的少年哪里去了?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儿的少年哪里去了?闰土的灵魂已经被摧残的体无完肤。鲁迅也不禁写道:“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人的成长变化如此之大,这种变化却是产生思想上的隔膜,亦也是灵魂上的隔膜。

大家经过高考之后,有些人考上了本科,有些去读了专科,有些选择步入社会……大家走自己要走的道路,大家逐渐去见识不同的世界。当年可能跟某个人称兄道弟,不分年龄、不分层次互相分享着许多的东西,几年之后,在生活中,实际上可以感知到步上高等教育的人是有傲气姿态的,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见识的不同,大家在思想上已经产生隔膜,根深蒂固的等级划分实际上也在现代人的思想上,只不过不承认罢了,不表现罢了,心里实际上在划分等级,这也是我们与当年的伙伴渐行渐远的原因,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上的分道扬镳。有时也只能无奈的感叹――岁月不仅改变了模样,连当年的情怀也只剩点点星光。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吧!或者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理解也存在思想上的隔膜,这正是一大家庭教育上的问题。“孩子需要什么?”答案众多,有些需要自由自在的空间,有个别的孩子需要父母时常的陪伴与关心……但父母的做法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孩子也是拥有非常情绪化的物种,今天需要你关心,明天希望你远离一点。父母的希望也是如此,希望你考教师,考公务员,这种希望与你的理想背道而驰,思想上的隔膜也就日益增长。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隔膜就更严重了,即使是现在的80一代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理解问题上也达不到亦善亦美。思想隔膜如此这般严重!看来是不分年代的!我更多的是认为,父母把自己在过去的年代所受到的经验教于孩子,尽管“以史为鉴”,但孩子是属于未来的,他们有他们的未来,用过去的眼光看未来,还是未来吗?鲁迅先生也在文后这样写道: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幸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入闰土的幸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都如别人的幸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们因为想法的不同,又难以达到求同存异,也不免产生思想上的隔膜。鲁迅先生也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条路的,思想大抵同,切勿歧视另条路上的人,也不可麻木生活,让灵魂在生活中备受摧残。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乡》――灵魂上的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