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之死

朋友圈之死_第1张图片
题图 - 曾梵志《最后的晚餐》

有没有觉得朋友圈越来越没意思了,发朋友圈的越来越少了。微信诞生七年了,一方面我们不断增加微信好友,努力给朋友圈的人捧场点赞,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忍受着被微信支配的恐惧,人们试图逃离微信。与此同时,在社交这条赛道上扎堆冒出一批新的选手 —— Soda、一罐、Soul、子弹短信、echo瞬间、flow、碰碰、微光、如故…


朋友圈是一个社交表演的舞台,添加的人越多,关系就越复杂,慢慢的就会压抑人们在朋友圈里的表达,在朋友圈里发表内容的成本变高了,高到以至于压抑了人的表达,这就是朋友圈慢性死亡的开始。

下文转自公众号「烹茶十一号铺」,这个初创团队也在研发一款社交产品,成员多来自微信。看看他们自己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朋友圈之死》
烹茶十一号铺 2018-06-11

1 - 慢性死亡

朋友圈是一个社交表演的舞台,每个人在舞台上的表现都映射出更深层面的社交取舍。这个舞台其实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你的社会关系,和你自己。

人是社会动物,对社会身份的定义其实来自于其社会关系的集合。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人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现出一个形象,一个他认为他应该在这个关系里保持的形象 —— 一个人设[1][2]

维持人设的行为大部分时候是不自知的,就好像你在同事面前的礼貌和在朋友面前的放飞自我之间的区别是自然产生的。你不会天天想着说「啊我上班要保持一个严肃认真的形象」。时间久了以后有些同事成了朋友,也可以互相放飞自我了。

刚开始用朋友圈那会儿,加的好友不是很多,微信好友的构成还比较简单,在这些人面前维护一个人设比较简单。后来微信用的多了,加进来的人越多,关系构成也越复杂,想同时维护多个人设就变得比较难了,又或者是小心翼翼的在多个人设中取平衡。

其实这是很累的。这种累,慢慢的就会压抑人们在朋友圈里的表达,在朋友圈里发表内容的成本变高了,高到以至于压抑了人的表达,这就是朋友圈慢性死亡的开始。

2 - 社交本能

压抑社交表达其实很令人痛苦。有人对人脑做过 MRI 的检测,如何让人或者群居动物(比如猩猩),在社交活动中突然被孤立(比如大家一起玩的时候突然都不跟你玩了),这时候人脑的 MRI 影像和生理上受伤感到痛苦时候的 MRI 影像是非常相近的[3]

还有一个已被发现的规律是,相比于人的身体,人脑有太多的冗余。换句话讲,如果只是动物层面的生存需求,长这么大个脑子太浪费了。

朋友圈之死_第2张图片
大脑化:指相对于身体的大小,大脑的大小偏离预期的程度。图为不同物种的「大脑化」程度,箭头所指的是人类

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者认为,人类的进化方向选择了大脑化,给人类提供更多的脑容量来存储知识、经验和社会关系。多出来的大脑为了社交,而压抑了社交人会很痛苦,所以社交行为是人的本能,是由人的生理因素决定的。

3 - 上瘾

每一次打开朋友圈,获得的内容是很随机的,你也不知道下次打开朋友们又在聊什么,这种随机结果很让人上瘾。

人的另一种本能就是成瘾性。比如:你做一件简单的事情,然后给你一块糖,你得到了愉悦的反馈,你就会想再做一次。然后有人将这个实验扩展了一下,让人做一件简单事情,分别按照一定时间就间隔、或次数间隔、或随机间隔给人以反馈,最后发现随机反馈给人的成瘾性最大。

朋友圈之死_第3张图片
研究反馈对行为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图示为行为心理学加斯金纳(B. F. Skinner)设计的研究反馈对行为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老鼠按下 lever 会获得食物,最令老鼠成瘾的就是获得食物的反馈是随机的。

其实人类自己就制造过一个让自己上瘾的机器,这个机器就是老虎机,和其他类似的赌博机器。老虎机的随机反馈在于结果是随机的,你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结果。

实际上市面上常见的社交或内容产品都用到了这个机制,就是下拉刷新。不仅朋友圈是这样,微博、今日头条、抖音,也是这样。每次刷新获得的结果都不一样,就像在玩老虎机。

4 - 膨胀到崩溃

有了社交本能和上瘾机制,再回来看看朋友圈。

微信商业诉求的推动下,通讯录从早期的几百人暴涨到了 5000 人,但其实人们能维持住的强社会关系只有 150 人左右[4],而对绝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5000 个通讯录空位永远用不完。

一个 5000 人的通讯录 + 人类的社交本能 + 一个令人上瘾的产品机制,推演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社交本能让人自发的会去认识更多人,微信的 5000 人通讯录又使得大部分人的关系链不断膨胀,已经超出了普通人能管理的范围,关系构成复杂;微信的逻辑又是通讯录里的人默认会互相看到朋友圈;通讯录人越多,每次刷新获得的信息来源越随机,人类又对随机结果反馈很上瘾;但是朋友圈关系构成复杂了以后又压抑了表达,以至于朋友圈里的内容都是不痛不痒的。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加的人越多、朋友圈内容越空洞、但是刷朋友圈还越令人上瘾的信息爆炸的结果。然而微信并没有提供一个负反馈来帮助用户控制住这个系统的膨胀。

一个不受限的社交产品的关系链和内容膨胀到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然后用户也就跟着崩溃了。

所以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朋友圈的历史包袱已经够重了,要改起来估计不太容易。不过黑死病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事物发展到极端,可以考虑推倒重来。

下次我们再来讨论如何重新发明朋友圈。

参考来源:

[1]《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
[2] 也许,你并不知道,你也是一个戏精 ,魏武挥
[3]《社交天性》,马修·利伯曼
[4]《你需要多少朋友》,罗宾·邓巴

你可能感兴趣的:(朋友圈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