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系列:往事 - 我的家

往事,是我们人生进程中不可复制的一本日记。它记录着国事,家事,记录了每个人生命进程中的全部经历。

从呱呱落地的第一声啼哭,我们已经悄然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同时也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家,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站。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在爱的雨露滋润下,我们从呀呀学语,嬉皮玩耍一步步迈进了外面的世界。蓝天白云,绿草红花,蝶飞燕舞,鸟啼虫鸣。爸爸妈妈教我们吃饭,走路,唱歌,识字,教我们讲卫生,懂礼貌,领着我们一步一步的走进了知识的海洋,走进了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纯真的童年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又是清贫的。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大学毕业后,响应建设祖国,建设边疆,建设矿山的的号召,带着妻子儿女从南方的城市来到了北方偏僻的矿山。我们来的那年冬天,由于地广人稀,平平常常的气温都是零下30度左右。新盖的居民住房里里里外外都是寒气。凛冽的寒风肆无忌惮的刮着,家里的房子四面透风,冬天的时候墙壁上都是白霜。全家人挤在一个大炕上,小孩子头上都要带上帽子睡觉。虽然外面是狂风呼啸,冰冷的世界,但家有慈爱的父母,爸爸妈妈用他们暖暖的爱帮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严冬。

我的父母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教养的一代老人。古老传统的家风,严谨好学的风气,言而有信的理念,吃苦耐劳的精神,滋润着我们,孕育着我们,使我们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自由自在的成长。

他们尊老爱老,以孝为先。三年困难时期,尽管我们家的生活拮据,经常会上山挖野菜,摘榆树叶,摘橡子,磨橡子面饱腹,我和弟弟们放学后去菜棚子捡菜帮子,挑好点的做菜粥喝。但是爸爸妈妈还是把我奶奶、二奶奶(二爷爷的遗孀)、外婆从安徽老家接到东北。在二十多平米的房子里,住着11口人,吃着8个人的粮食定量(小孩子是按年龄定量)。妈妈白天做临时工,烧砖推瓦,下井采煤,修路检车,只要能赚钱,妈妈什么活都做。妈妈每顿饭都要用称称出固定的粮食煮饭,生怕到月末无米下锅。姐姐们每天都会为每碗粥的米粒多少,窝窝头的眼大眼小在认真的比较着。在那段困苦的日子里,爸爸妈妈无一句怨言,用他们赢弱的肩膀挑起了这副重担,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直到老家情况好转后才把长辈们接了回去。爸爸妈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诠释着老祖宗留下的百善孝为先。

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他们自带儒释道相融的文化根基,他们温和善良,他们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理性的教导,满满的信任,回报他们的则是孩子们的自信和茁壮成长。

爸爸酷爱学习,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手抱着孩子,一边在认真的看书。家务事则落在了妈妈的身上。妈妈既要上班,又要管家,非常辛苦,但是妈妈从不叫苦,也不抱怨,总是把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妈妈的外公家是书香世家,外公、舅舅都是教书先生。外公特别喜欢这个唯一的漂亮聪慧的外孙女,从小就带在身边,一直到高小毕业。妈妈的记忆力特别好,四大名著皆在心中。直到老年的时候还可以讲的头头是道,有声有色。

我家兄弟姐妹六人 ,大姐是我们姐弟的榜样。既聪明,又能干。在校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放学后十五六岁的她既要负责弟弟妹妹的作业,又要帮助妈妈做家务事,还要跟着爸爸上山开小片荒。初中毕业后分配当小学老师,她遵从自己的内心,重新自学,复习,最终以吉林地区最高分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成了爸爸妈妈的骄傲。

每个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物质条件或许有差别,付出的爱和辛劳却同样伟大。爸爸的勤奋好学,宽宏大度,做事严谨,与人为善的处事风格,妈妈的慈爱,辛劳,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潜默移化的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

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幸福,有欢乐,人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已经和爸爸妈妈共同度过。

历史千转百回,生命周而复始。童年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往事亦渐渐淡去。父母膝下承欢的我们也已经慢慢老去。唯一清晰留在记忆中的是父母留给我们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犹如薪薪之火,得以代代相传。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漂族系列:往事 - 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