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第129天】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据悉,在三月份,袁隆平曾在三亚杂交水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起不适。
袁隆平爷爷走了,但是他的创举将彪炳千秋。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正因为有他的研究,我们中国解决了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从此可以自给自足,粮食能够不依靠进口。
他研究的第四代杂交水稻亩产可以达到1500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老百姓们都感激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
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袁爷爷的杂交水稻不仅在我们自己国家盛兴,同时,也如袁隆平爷爷希望的那样,走向了世界。
据悉,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我想袁隆平的两个梦过不了多久都会实现的。民以食为天,袁隆平爷爷做的是造福天下的事。同时他把杂交水稻推向了全世界,造福国内国外的人。
袁隆平是有大气魄大格局的。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句至理名言:越分享越有!
他早已带领出了一支队伍以及多个示范点,分布在各个省区市。有句话叫“没有体会过饥饿,不知道袁隆平的伟大!”
为此,特地建立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为的是让后人能够明白袁隆平的伟大。
如今,袁隆平爷爷走了,他人走了,却把最珍贵的杂交水稻以及“海田稻”这些划时代的宝物留给了子孙后代。让我们感激不尽。
我不免想起了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有摧枯拉朽之风,连一向妒贤嫉能的周瑜也甘拜下风。
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袁隆平一样,是国家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但是,诸葛亮有一个弱点,就是事事亲为,舍不得放权。
有一次司马懿俘虏了蜀国的一个士兵。司马懿问士兵,诸葛亮平时在干什么。
士兵回答,丞相很忙,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为正军纪,惩戒下属时,打二十军杖以上的,他都要亲自监督。
司马懿听后,高兴了,说诸葛亮命不久矣。
后来,诸葛亮确实因为劳累过度而油尽灯枯。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本是营帐中的文员,无人可派之际,也被“抓丁”了。
归其原因,还是诸葛亮太不放心其他人,事事亲力亲为,精力终究有限。他在生前没有培养一支强壮的队伍,也没把自己的技能传承给他人,导致他一死,蜀国树倒猢狲散。
他的木牛流马,空前绝后,但是世人无法效仿。如果当时,诸葛亮像袁隆平一样带起一支团队,把一些利国利民的有效策略大力推广,同时培养一批可造之材,帮助诸葛亮分担重任。
或许,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惊喜出现吧!也或许,有人说那是天命所归,不可勉强。
但是,我想说,无论有没有天命,做最好的自己是不会错的。
如果诸葛亮及早做好准备,培养一批后辈接班人,即使最后无法统一三国,至少,可以为后人留下更多宝贵的东西。
我们的工作、生活,何尝不是如此?虽然很多人主张无婚主义,主张丁克。
这自然无可厚非。
只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结婚也好,不生孩子也好,一个国家有大多数人走着传统的传宗接代路线,才有少部分人的任性恣意。
可试想,一个国家,所有人都选择丁克,那危险系数太高了。
因此,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需要瞻前顾后,不可只顾眼前。我们需要具备前瞻性。人生短暂,每个人都会老。能够看到自己的延续,这是一大幸福。
再看袁隆平爷爷,他不但自己优秀,为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成功地建立起了研究水稻的团队,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孜孜不倦,继往开来。
这就是生机勃勃的力量。越分享越有!袁隆平爷爷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