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角度告诉你为何会有“知识”这“讨厌”的玩意儿?

从哲学角度告诉你为何会有“知识”这“讨厌”的玩意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对于很多不喜欢读书,讨厌上学的人来说,常常有这样的烦恼——为何会有“知识”这“讨厌”的玩意儿?为何人类要“读书”?

      其实,这是人类自我发展过程中“矫情作态”的结果。何以如此之说?

      人类的发展是本我促进自我和超我发展并反过来作用本我的过程。为何这么说呢?回顾人类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人类所谓的知识,其实是人类对在认识自然和对抗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脑信号通路的记录。因为大脑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惰性”思维,即“就近原则”——以兴奋存储最接近问题信号蛋白的介质,而试图更快地解决问题,或是本我安慰式的解决方法。

      另一个方面,人类遗传的基因里存储的都是本我的信号,而“先哲们”探索出来的真理却大多不能为DNA所摄取并积极地传递给后代。因为基因本来就是一个自私的产物,它会尽其所能地朝有利于本体生存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本我的形成,其实就是基因“自私”的综合体。而所谓的真理,对于本我来说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少了他们,它会更加自在。本我,就是欲望的统一体。尽管真理的探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的荣誉感(也是欲望的一种体现),但这结果的产生并不在于真理本身,而在于他们满足了本我的欲望而产生的刺激。何况,假设DNA摄取了这些信号并遗传了下去,那这些信号还能像开始一样刺激本我吗?

      其实这道理和“第一个吃螃蟹”的故事是同一个道理:重点不在吃螃蟹本身,而在“第一次”。因此,对于超我来说,要想维持自己在人类思维上的地位,对真理的延续性必须加以保障。于是乎,就有了语言和文字这一能够完美存储先哲们建立起来的最佳脑信号通路的载体。其实,正因为超我信息的不可继承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加大了自我更大程度地选择偏离本我。为何这么断言?因为随着知识的发展(其实也就是更多“惰性”脑信号通路的建立),使得新的人类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这些通路。而这时候,本我的意志会更大程度的被抑制。因为这些通路对于本我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它们满足不了它对欲望的需求——这种欲望也包括抑制其他脑区的开发,以阻碍对它统治地位的巩固。而“敌人”的强大, 势必会打压“我军”的士气。但是,反过来说,这一切也似乎是本我的“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罢了。超我的出现是另一种欲望的表现——荣誉感。而他不过是欲望根源——本我的一个怪诞代偿体。“怪诞”一词,其实就在于这一代偿体的出现,最初的某种形式下确实满足了本我,但尔后却成了对抗意欲操控自我对抗本我的“叛徒”。或许,这种挑战也是本我满足自身“畸形欲望”的体现吧?!

      所以,人类所谓的与自然抗争史或是真理探索史,其实不过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演绎出来的调控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哲学角度告诉你为何会有“知识”这“讨厌”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