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十万加的文章,与你只不过是“一面之缘”

最近,我开始把我的学习体会写成文章来督促自己思考,总会挖空心思搜刮一些东西当作写作的素材,就会时不时重读以前的文章。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

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文章,与大多数人只不过是“一面之缘”。仅此而已。

这个时代,信息非常廉价、触手可及,即使是网络上传播的经典文章,也只有极少数人在阅读之后驻足片刻,为思考腾出一点时间。又能够做到深度剖析运用到生活中的人,就少之又少。是的,思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大多数人都不愿承受这份苦闷,反而会简单机械的重复地做一些简单的事儿,填满自己的时间,避免产生对生活的焦虑。

16年末Spenser的一篇《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刷爆了朋友圈,说的是穷人思维的局限性。文章提到:作者赶飞机排队换登机牌过安检急急忙忙差点误了事儿,而坐同班飞机的同事Liya和她的老公却可以从容自如的在候机厅等候登机,原因是他们选择了飞机的头等舱票。从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着手,作者反思:以现在的收入水平,买个头等舱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可就是因为老观念、老思维,他选择了省钱,结果弄得很狼狈。

然而,这不仅仅是经济舱和头等舱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不同。不过,一个人要转变思维是很难的,比收入的转变要难的多,他列举了几个小例子:

以前搬家的时候,父母舍不得扔掉那些衣物,虽然以后一般都用不到,但他们宁可让这些无用的东西占据着几万一平米的空间——因为以前穷过。

长辈吃饭的时候,明明已经吃得差不多够了,却不舍得剩下,硬是尽量光盘,虽然知道多吃无益,还要花更多时间运动消耗——因为以前饿过。

老辈的很多行为在我们眼里是看不过去的,对别人的局限性我们通常剖析的清清楚楚,而往往忽视了自己思维上的局限。

我是85后,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家庭开销基本就是生活必需品,一次远方的亲戚带过来一包茶叶,就觉得这东西很奢侈——喝个水还得用茶泡一下简直是浪费钱。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茶,而直到现在我都还觉得茶叶很贵,在遇到“天福茗茶”之类的店面时,总是潜意识的躲避,不太敢闯进去。还有,我现在很少去西餐厅,甚至星巴克这样的地方也是极少去的,认真琢磨一下,我想是我在选择餐馆时,刻意回避了这些我小时候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这种固化思维可能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决定。

就像作者所说:

这些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埋藏在当年的基因里,血液里,控制着我们这些年成长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做出现在客观上已经不合理的选择。

而作者做出买经济仓的选择就是受旧有的思维习惯在操控。即使你的收入能够负担起更贵的东西,而思维转变却滞后的太远太远。

这是件很可怕的事儿。

在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赚钱的三种方式:

出售你的单位时间;

购买别人的时间;

运用资本投资;

毫无疑问,我每天工作8小时,就是在出售我的单位时间,而唯一提高收入的方式就是提高我单位时间的收入。那如何购买别人的时间?我就一脸萌掉了,以我现在的收入我怎么可能购买别人的时间?

现在想来,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的惯性导致的。

近期在“一块听听”上听杨小米的课就很受启发,她说她在月收入5000块钱的时候,就用500元雇佣了一个大学生做助理,完成一些琐碎重复的事情,让自己能够腾出时间做更有效率的事儿,而现在她的年收入50万+。她就是在购买别人的时间,并因此受益。而我几年前就有超过5000的收入,却从未如此考虑过。不得不说,有些道理和方法我们同时获取,但因为思维的局限性,走出的路完全不同。

其实,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在购买别人的时间,赚取每个人产生的收益。我们在为公司打工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看成是创业公司来经营,你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与他人协同合作,有必要时就得扩大规模招兵买马,说不定,哪天能干个阿里巴巴出来。

好文章就应该像好酒一样,要慢慢的喝,细细的品。

大口大口的灌就是在糟蹋好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十万加的文章,与你只不过是“一面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