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页应用,只加载一个主页面,然后通过 AJAX 无刷新加载其它页面片段。表面上看,就只有一个 HTML 文件,所谓单页。开发上,做到了前后端分离,前端专注于渲染模板,而后端只要提供 API 就行,不用自己去套模板了。效果上,页面和共用的 JS、CSS 文件都只加载一次,能减轻服务器压力和节省一定的网络带宽。另外,由于不需要每次都加载页面以及共用的静态文件,响应速度也有一定提高,用户体验比较好。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 SEO 优化不大方便,不过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使用单页应用的好处还是远多于坏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单页应用的原因。
构建单页应用的方式有很多,这里我们选择 Flask + Vue 实现。本文以实现一个 CRUD 的 Demo 为主线,在其中穿插必要的技术点进行讲述。里面可能涉及了一些你没接触或者不熟悉的概念,不过不要紧,我会给出相应的参考文章帮助你理解。当然,大牛可忽略这些 :)。看完这篇文章后,相信你也能搭建自己的单页应用了。
1 前端
这里我们会用到 Vue 框架。如果你之前没有接触过,推荐去看下官方文档的「基础」一节。也可以先直接向下看,Demo 用的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大致看下应该就能理解。即使暂时不理解,照着例子实践一遍后,去看下文档收获也应该更多。
为了更便捷的创建基于 Vue 的项目,我们可以使用 Vue Cli 脚手架。通过脚手架创建项目的时候,它会辅助我们做一些配置,省去我们手动配置的时间。刚接触的伙伴前期会用它创建项目就行了,至于更深的一些东西后期再去了解。
安装脚手架
$ npm install -g @vue/cli
复制代码
这里我们安装的是最新的 3 版本。
基于 Vue 的 UI 组件库很多,比如 iView、Element、Vuetify 等。国内使用 iView、Element 的特别多,而使用 Vuetify 的人相对要少很多,不知道是大家看不惯它的 Material Design 风格还是它的中文文档稀缺的缘故。不过我个人挺喜欢 Vuetify 的风格的,所以我会使用这个组件库搭建前端页面。
如果你没使用过这个组件库,照着本文一步步实践下去,也能对 Vuetify 的用法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这个过程中,感觉碰到的疑问太多,可以看下 YouTube 上的这个视频教程。
https://dwz.cn/lxMHF4bY
也不要到处去找类似的资源了,就是这个系列的视频看完再加上官方文档,掌握常用的点基本没问题。
不过,还是建议先照着本文实现一下 Demo,再去学习,我觉得这样效果更好。
新建目录 spa-demo,然后切换到该目录下新建前端项目 client
$ vue create client
复制代码
创建项目时会让你手动选择一些配置,这里贴下我当时的设置
? Please pick a preset: Manually select features
? Check the features needed for your project: Babel, Router, Linter
? Use history mode for router? (Requires proper server setup for index fallback in production) Yes
? Pick a linter / formatter config: Basic
? Pick additional lint features: (Press to select, to toggle all, to invert selection)Lint on save
? Where do you prefer placing config for Babel, PostCSS, ESLint, etc.? In package.json
? Save this as a preset for future projects? (y/N) N
复制代码
回车安装完成后,我们切换到 client 目录下,执行命令
$ npm run serve
复制代码
上述命令执行完成后会有类似这样的输出
...
App running at:
- Local: http://localhost:8080/
- Network: http://172.20.10.3:8080/
...
复制代码
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如果看到包含下面文字的页面
Welcome to Your Vue.js App
说明项目安装成功。
安装 Vuetify
$ vue add vuetify
复制代码
同样会提示你选择一些配置,这里我选择的 Default
? Choose a preset: Default (recommended)
复制代码
回车安装完成后,重新开下服务器
$ npm run serve
复制代码
执行完毕后,我们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会看到页面内容又些改变,有这么一行文字
Welcome to Vuetify
这里说明 Vuetify 安装成功。
看下此时的目录结构
spa-demo
└── client
├── README.md
├── babel.config.js
├── package-lock.json
├── package.json
├── node_module
│ └── ...
├── public
│ ├── favicon.ico
│ └── index.html
└── src
├── App.vue
├── assets
│ ├── logo.png
│ └── logo.svg
├── components
│ └── HelloWorld.vue
├── main.js
├── plugins
│ └── vuetify.js
├── router.js
└── views
├── About.vue
└── Home.vue
复制代码
简化 spa-demo/client/src/App.vue
,将其修改为
复制代码
修改 spa-demo/client/src/views/Home.vue
,在页面放入一个 Data table
"home">
"my-5">
"headers"
:items="books"
hide-actions
class="elevation-1"
>
"items" slot-scope="props">
{
{ props.item.name }}
{
{ props.item.category }}
"layout px-0">
"ml-4" @click="editItem(props.item)">
edit
"deleteItem(props.item)">
delete
"no-data">
"true" color="info" outline>
无数据
复制代码
我们使用了数据 headers 和 books 控制表的头部和数据,并在创建的时候,给 books 填充了一些临时数据。
这个页面中涉及到了 Data table 的使用,相关代码不用记,在 Vuetify 文档中搜索 Data table 有很多例子,看了几个之后你就知道怎么使用了。对于新手来说,不好理解的可能就是那个 slot-scope(作用域插槽 ),这个看下 Vue 官方文档这些内容
- 「基础」一节的「组件基础」
- 「深入了解组件」一节的「组件注册」、「Prop」、「自定义事件」、「插槽」
静下心来读读就明白了,不难,这里我不再赘述。
同样,这里你也可以先照葫芦画瓢,可以先暂时忽略掉一些不好理解的地方,待实践一遍之后再去搞清楚。
打开
http://localhost:8080/
看到的页面是这样的
就是一个图书列表。
现在我们要做个可以弹出的对话框,用于新增书籍。我们在 位置新增如下代码
"white">
图书列表
"dialog" max-width="600px">
"activator" class="primary" dark>新增
"headline">{
{ formTitle }}
"Boolean(errMsg)" color="error" icon="warning" outline>
{
{ errMsg }}
"书名" v-model="editedItem.name">
"分类" v-model="editedItem.category">
"blue darken-1" flat @click="close">取消
"blue darken-1" flat @click="save">保存
复制代码
对应的,要在 之间添加一些 JS
export default {
data: () => ({
dialog: false, // 是否展示对话框
errMsg: '', // 是否有错误信息
editedIndex: -1, // 当前在对话框中编辑的图书在列表中的序号
editedItem: { // 当前在对话框中编辑的图书内容
id: 0,
name: '',
category: ''
},
defaultItem: { // 默认的图书内容,用于初始化新增对话框内容
id: 0,
name: '',
category: ''
}
}),
computed: {
formTitle () {
return this.editedIndex === -1 ? '新增' : '编辑'
}
},
watch: {
dialog (val) {
if (!val) {
this.close()
this.clearErrMsg()
}
}
},
methods: {
clearErrMsg () {
this.errMsg = ''
},
close () {
this.dialog = false
setTimeout(() => {
this.editedItem = Object.assign({}, this.defaultItem)
this.editedIndex = -1
}, 300)
}
}
}
复制代码
为了让文章简洁一些,贴代码的时候我将之前已有的片段进行了省略,你写的时候可以将上面的代码根据位置添加到合适的地方。
我们使用了 Toolbar、Dialog 在表格上面添加对话框相关的东西,同样,不必记代码,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查阅下文档就行。
数据 dialog 表示当前对话框是否展示,errMsg 控制错误信息的展示,监听 dialog 当它变化为 false 的时候关闭对话框并清空 errMsg。计算属性 formTitle 用于控制对话框的标题。然后添加了两个表单元素用于填写书籍的名称以及分类。
当我们点击新增后,页面是这样的
其实,到这里,我们的前端页面差不多就 OK 了,后面便是增删改的实现。这个我们先在前端单方面的实现下,后面再和后端进行整合。这样,会让前端的 Demo 更完整一些。
实现保存方法,在 methods 新增 save
save() {
if (this.editedIndex > -1) { // 编辑
Object.assign(this.books[this.editedIndex], this.editedItem)
} else { // 新增
this.books.push(this.editedItem)
}
this.close()
}
复制代码
编辑的时候,要展示弹框,我们需要添加 editItem 方法
editItem (item) {
this.editedIndex = this.books.indexOf(item)
this.editedItem = Object.assign({}, item)
this.dialog = true
}
复制代码
保存方法和新增时的一致。
实现删除方法 deleteItem
deleteItem (item) {
const index = this.books.indexOf(item)
confirm('确认删除?') && this.books.splice(index, 1)
}
复制代码
至此,前端项目告一段落。
2 后端
后端,我们只需要提供增删改查的接口供前端使用就行。RESTful API 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套互联网应用程序设计理论,我也会基于此实现图书的相关操作接口。
考虑到有对 RESTful API 不大熟悉的伙伴,我列了几个我之前学习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理解RESTful架构》
https://dwz.cn/eXu0p6pv
- 《RESTful API 设计指南》
https://dwz.cn/8v4B0twY
- 《RESTful API 最佳实践》
https://dwz.cn/2aSnI8fF
- 知乎问题《怎样用通俗的语言解释REST,以及RESTful?》
https://dwz.cn/bVxrSsf4
看完上面的相关资料,你对这种设计理论应该就有一定掌握了。
同样,你暂时可不必对 RESTful API 了解得很全面,暂时像下面这样理解它就行
就是用 URL 定位资源,用 HTTP 描述操作。
这个是在刷上面知乎问题看到的一个回答,作者是 @Ivony。写得很简洁,但确实有道理。
等到自己实践一次后,再回头看看理论的一些东西,印象更深。
首先列下我们需要实现的接口
序号 | 方法 | URL | 描述 |
---|---|---|---|
1 | GET | http://domain/api/v1/books | 获取所有图书 |
2 | GET | http://domain/api/v1/books/123 | 获取主键为 123 的图书 |
3 | POST | http://domain/api/v1/books | 新增图书 |
4 | PUT | http://domain/api/v1/books/123 | 更新主键为 123 的图书 |
5 | DELETE | http://domain/api/v1/books/123 | 删除主键为 123 的图书 |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Flask 实现上面的接口,不过当资源多的时候,我们写代码时会写很多重复的片段,违反了 DRY(Don't Repeat Yourself) 原则,后面维护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借助 Flask-RESTful 扩展实现。
另外,本节的重心是放在接口的实现上,也为了行文更简洁,我们将数据直接存在字典里,就不涉及数据库相关的操作了。
在 spa-demo 目录下新建 server 目录,并切换到该目录下,初始化 Python 环境
$ pipenv --python 3.6.0
复制代码
Pipenv 是当前官方推荐的虚拟环境和包管理工具,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Pipenv 快速上手》介绍过,没接触过的可以去看下。
安装 Flask
$ pipenv install flask
复制代码
安装 Flask-RESTful
$ pipenv install flask-restful
复制代码
新建 spa-demo/server/app.py
# coding=utf-8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from flask_restful import Api, Resource, reqparse, abort
app = Flask(__name__)
api = Api(app)
books = [{
'id': 1, 'name': 'book1', 'category': 'cat1'},
{
'id': 2, 'name': 'book2', 'category': 'cat2'},
{
'id': 3, 'name': 'book3', 'category': 'cat3'}]
# 公共方法区
class BookApi(Resource):
def get(self, book_id):
pass
def put(self, book_id):
pass
def delete(self, book_id):
pass
class BookListApi(Resource):
def get(self):
return books
def post(self):
pass
api.add_resource(BookApi, '/api/v1/books/' , endpoint='book')
api.add_resource(BookListApi, '/api/v1/books', endpoint='books')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复制代码
上面就是一个标准的整合了 Flask-RESTful 的代码结构,在 Flask-RESTful 的官方文档中可以看到相似的例子。对于每一种资源,我们都可以用类似的结构实现接口。BookApi 类中的 get、put、delete 方法对应接口 2、4、5,BookListApi 类中的 get、post 方法对应接口 1、3。之后便是注册路由。看到这,有的伙伴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同一个资源需要定义两个类呢?其实就是方便给一个资源注册带主键和不带主键的路由。
此时,项目结构为
spa-demo
├── client
│ └── ...
└── server
├── Pipfile
├── Pipfile.lock
└── app.py
复制代码
切换到 spa-demo/server
目录,运行 app.py
$ pipenv run python app.py
复制代码
然后测试获取所有图书接口是否可用。由于是 API 测试,不建议直接使用浏览器,毕竟有时构造参数和看 HTTP 信息不大方便,推荐使用 Postman,当然简单的测试的话可以直接使用命令 curl。
请求接口 1,获取所有图书信息
$ curl -i http://127.0.0.1:5000/api/v1/books
复制代码
得到结果
HTTP/1.0 200 OK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249
Server: Werkzeug/0.14.1 Python/3.6.0
Date: Thu, 13 Dec 2018 15:21:56 GMT
[
{
"id": 1,
"name": "book1",
"category": "cat1"
},
{
"id": 2,
"name": "book2",
"category": "cat2"
},
{
"id": 3,
"name": "book3",
"category": "cat3"
}
]
复制代码
成功获取所有图书,说明接口 1 已经 OK。
然后实现接口 2,获取指定 ID 的图书。由于根据 ID 获取图书以及图书不存在时抛 404 的操作后面会频繁使用到,所以这里提两个方法到「公共方法区」。
def get_by_id(book_id):
book = [v for v in books if v['id'] == book_id]
return book[0] if book else None
def get_or_abort(book_id):
book = get_by_id(book_id)
if not book:
abort(404, message=f'Book {book_id} not found')
return book
复制代码
然后实现 BookApi 中 get 方法
def get(self, book_id):
book = get_or_abort(book_id)
return book
复制代码
取 ID 为 1 的图书测试下
$ curl -i http://127.0.0.1:5000/api/v1/books/1
复制代码
结果
HTTP/1.0 200 OK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61
Server: Werkzeug/0.14.1 Python/3.6.0
Date: Thu, 13 Dec 2018 15:31:48 GMT
{
"id": 1,
"name": "book1",
"category": "cat1"
}
复制代码
取 ID 为 5 的图书测试下
$ curl -i http://127.0.0.1:5000/api/v1/books/5
复制代码
结果
HTTP/1.0 404 NOT FOUND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149
Server: Werkzeug/0.14.1 Python/3.6.0
Date: Thu, 13 Dec 2018 15:32:47 GMT
{
"message": "Book 5 not found. You have requested this URI [/api/v1/books/5] but did you mean /api/v1/books/ or /api/v1/books ?"
}
复制代码
ID 为 1 时,成功获取到图书信息;ID 为 5 时,由于图书不存在,所以会返回 404 的响应。测试结果与预期一致,说明这个接口也 OK 了。
实现接口 3,新增图书。新增图书的时候,我们应该校验参数是否符合要求。Flask-RESTFul 给我们提供了比较优雅的实现,不需要我们使用多个 if 判断的硬编码的形式去检测参数是否有效。
由于图书名称和分类都是不能为空的,我们需要自定义规则,我们可以在「公共方法区」新增一个方法
def not_empty_str(s):
s = str(s)
if not s:
raise ValueError("Must not be empty string")
return s
复制代码
重写 BookListApi 的初始化方法
def __init__(self):
self.reqparse = reqparse.RequestParser()
self.reqparse.add_argument('name', type=not_empty_str, required=True, location='json')
self.reqparse.add_argument('category', type=not_empty_str, required=True, location='json')
super(BookListApi, self).__init__()
复制代码
然后实现 post 方法
def post(self):
args = self.reqparse.parse_args()
book = {
'id': books[-1]['id'] + 1 if books else 1,
'name': args['name'],
'category': args['category'],
}
books.append(book)
return book, 201
复制代码
方法中,首先检测参数是否有效,然后取最后一本书的 ID 加上 1 作为新书的 ID 保存,最后返回添加的图书信息和状态码 201(表示已创建)。
测试下参数校验是否 OK
$ curl -i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X POST \
-d '{"name":"","category":""}' \
http://127.0.0.1:5000/api/v1/books
复制代码
结果
HTTP/1.0 400 BAD REQUEST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70
Server: Werkzeug/0.14.1 Python/3.6.0
Date: Thu, 13 Dec 2018 15:46:18 GMT
{
"message": {
"name": "Must not be empty string"
}
}
复制代码
返回 400 的错误,说明参数校验有效。
看下新增接口是否可用
$ curl -i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X POST \
-d '{"name":"t_name","category":"t_cat"}' \
http://127.0.0.1:5000/api/v1/books
复制代码
结果
HTTP/1.0 201 CREATED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63
Server: Werkzeug/0.14.1 Python/3.6.0
Date: Thu, 13 Dec 2018 15:53:54 GMT
{
"id": 4,
"name": "t_name",
"category": "t_cat"
}
复制代码
说明创建成功。我们通过获取指定 ID 的图书接口确认下
$ curl -i http://127.0.0.1:5000/api/v1/books/4
复制代码
结果
HTTP/1.0 200 OK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63
Server: Werkzeug/0.14.1 Python/3.6.0
Date: Thu, 13 Dec 2018 15:54:18 GMT
{
"id": 4,
"name": "t_name",
"category": "t_cat"
}
复制代码
获取成功,说明确实创建成功,说明接口 3 也好了。
接口 4、5 的实现与上面类似,这里贴下代码,就不详细说明了。
和 BookListApi 类似,首先重写 BookApi 的初始化方法
def __init__(self):
self.reqparse = reqparse.RequestParser()
self.reqparse.add_argument('name', type=not_empty_str, required=True, location='json')
self.reqparse.add_argument('category', type=not_empty_str, required=True, location='json')
super(BookApi, self).__init__()
复制代码
然后实现 put 和 delete 方法
def put(self, book_id):
book = get_or_abort(book_id)
args = self.reqparse.parse_args()
for k, v in args.items():
book[k] = v
return book, 201
def delete(self, book_id):
book = get_or_abort(book_id)
del book
return '', 204
复制代码
至此,后端项目基本完毕。
当然,这是不完整的,比如这里面都没有实现对 API 的认证,这个可以通过 Flask-HTTPAuth 或者其它方式实现。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这个这个扩展的文档或者自己研究实现下。
3 整合
单独的前端或后端都有了雏形,就差整合这一步了。
前端需要请求数据,这里我们使用 axios,切换到 spa-demo/client
目录下进行安装
$ npm install axios --save
复制代码
修改 spa-demo/client/src/views/Home.vue
,在 script
标签之间引入 axios,并初始化 API 地址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const booksApi = 'http://localhost:5000/api/v1/books'
export default {
...
}
复制代码
修改钩子 created 的逻辑,从后端获取数据
created () {
axios.get(booksApi)
.then(response => {
this.books = response.data
})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
复制代码
运行前端项目后,查看首页,会发现没有数据。查看开发者工具,我们会发现这么一个错误
Access to XMLHttpRequest at 'http://localhost:5000/api/v1/books' from origin 'http://localhost:8080' has been blocked by CORS policy: No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eader is present 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复制代码
就是说当前项目不支持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即跨域资源访问)。这个我们可以在前端添加代理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在后端通过 Flask-CORS 实现。这里,我使用的后者。
切换到 spa-demo/server
目录,安装 Flask-CORS
$ pipenv install flask-cors
复制代码
修改 spa-demo/server/app.py
,在头部引入 CORS
from flask_cors import CORS
复制代码
在代码
app = Flask(__name__)
复制代码
和
api = Api(app)
复制代码
之间添加一行
CORS(app, resources={r"/api/*": {
"origins": "*"}})
复制代码
然后重新运行 app.py,刷新首页,我们会看到列表有数据了,说明 CORS 的问题成功解决。
在 spa-demo/client/src/views/Home.vue
中,修改 save 方法,同时新增辅助方法 setErrMsg
setErrMsg (errResponse) {
let errResMsg = errResponse.data.message
if (typeof errResMsg === 'string') {
this.errMsg = errResMsg
} else {
let errMsgs = []
let k
for (k in errResMsg) {
errMsgs.push('' + k + ' ' + errResMsg[k])
}
this.errMsg = errMsgs.join(',')
}
},
save() {
if (this.editedIndex > -1) { // 编辑
axios.put(booksApi + '/' + this.editedItem.id, this.editedItem)
.then(response => {
Object.assign(this.books[this.editedIndex], response.data)
this.close()
}).catch(error => {
this.setErrMsg(error.response)
console.log(error)
})
} else { // 新增
axios.post(booksApi, this.editedItem)
.then(response => {
this.books.push(response.data)
this.close()
}).catch(error => {
this.setErrMsg(error.response)
console.log(error)
})
}
}
复制代码
此时,图书新增、保存搞定。
修改 deleteItem 方法
deleteItem (item) {
const index = this.books.indexOf(item)
confirm('确认删除?') && axios.delete(booksApi + '/' + this.books[0].id)
.then(response => {
this.books.splice(index, 1)
}).catch(error => {
this.setErrMsg(error.response)
console.log(error)
})
}
复制代码
此时,删除方法也搞定了。
至此,整合完毕,基于 Vue + Flask 的前后端分离的一个 CRUD Demo 就完成了。
看完本文,你可以按着步骤自己实现下。刚接触的伙伴在看的过程中在某些地方可能有疑惑,我也在我能想到的地方提供了一些资料,你可以试着看下。如果没能提供全,你需要自己百度/谷歌下解决。不过,我还是建议不要妄求每个点都了解的特别清楚,先明白关键点,试着实现一下,回头去看相关资料的时候,也更有感触一些。
完整代码可到 GitHub 查看
https://github.com/kevinbai-cn/spa-demo
4 参考
- 《Full-stack single page application with Vue.js and Flask》
https://bit.ly/2C9kSiG
- 《Developing a Single Page App with Flask and Vue.js》
https://bit.ly/2ElaXrB
- 《Vuetify Documents》
https://bit.ly/2QupMzx
- 《Designing a RESTful API with Python and Flask》
https://bit.ly/2vqq3Y1
- 《Designing a RESTful API using Flask-RESTful》
https://bit.ly/2nGDNtL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小小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