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精读笔记-Day03

【阅读】
第1章 有目的的练习 P17-35
用 史蒂夫的例子,引出了“有目的的练习”的概念,然后解释了怎样才算有目的的练习——先叙述了我们平常的练习方式,再引用回史蒂夫的例子,介绍有目的的练习的特点。

【思考】
今天放假,可以很轻松地进行阅读,想了很多:
首先,在读史蒂夫的例子中,留意到他练习的特点:持续、有目的、大量。这让我想起了《最强大脑》中的很多选手们的介绍,尤其是记忆类的选手,很多都是经过了这样的练习。
然后,我又想到,对于像记忆这一类的天才,我是可以想象得到他们经过了怎样的练习的,但对于一些“想象力”的天才(王昱珩),则完全无法想象,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他的这种能力,他的这种能力也是通过刻意练习得来的吗?
接着读下去,我又回想起了本章的题目——“有目的的练习”,那我们应该如何找到这个目的呢?或者说,怎样确定这个目的比较合理?
再然后,看到了我们平常练习的一个致命点——埋头干。这让我回忆起我在工作室做任务的过程中,经常因为看到了某种新的,与当前任务相关的名词(比如“MVC框架”)就想着用到任务中,但在实际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这个东西并不适合用于任务,最终导致消耗了很多时间。
此外,我又联想到,我在书写文字的时候,很多词语不能确定,经常使用括号、斜杠等标点来补充我的语句,这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对这些词语的意义不明确呢?
再回到主题,我们要怎么确定自己是在埋头干?
另外,目前看到的例子都是在一段时间内练习一件事情,那如果我们想同时提升多种能力,还能不能使用刻意练习呢?虽说可以通过分配时间段来进行,但这样真的能有好效果吗?

【想法】
今天的所看及所想,我觉得可以应用到团队的[知识管理]中——想让组员们学习/应用一个新的知识,可以通过让他们做项目的方式去学习,让“完成这个项目”作为他们练习的目标,目标明确,可以量化。
另外,对于个人的知识管理来说,可以将一个大的领域拆分,比如说编程,可以拆到“数组”,然后一点点吃透数组的用法,用这样的方法一步步吃透一个领域。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精读笔记-Day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