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遇到包拯,会有什么趣事吗?

如果包拯遇到曹操,估计不会有什么有趣的事,而是成了一场悲剧,这跟东汉末年与宋朝时期世人对统治阶层所尊崇的儒学的不同态度有关。

儒学在曹操所处的汉末,跟保证所处的北宋,有着完全不同的呈现,加之特殊历史环境中曹操所形成的独特人格特征,这些都会就导致了两人的相遇绝对不会是趣事,而可能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有几点探究分享:

1、儒学在两个时代的发展不同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

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室和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曹氏家族,虽然依旧打着儒学的旗帜统治天下,但依旧违背了儒学最起码的君臣之礼,也就是儒学中的“忠”。曹魏篡汉、司马篡魏,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自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崩塌,玄学清谈盛行。名士畏于统治阶层的恶性和不义,纷纷隐居山林。

而宋代的儒学发展是我们古代儒学发展的巅峰阶段,“刑不上大夫”的观念在宋朝人人尽知,包拯一定深知这一点,这才是他敢在朝堂之上与宋仁宗争辩,敢于斩皇亲国戚的底气。

两个特殊时期统治理念的不同呈现,被称为乱世枭雄的曹操,自然不会被如同保证这样铁面无私的包拯左右。即便曹操刑不上大夫,可杀的人还少吗?

2、曹操想要的不是治世能臣,而是开疆扩土的悍勇之士

昏君遇忠臣,才能凸显忠臣的忠正,但曹操是昏君吗?一定不是,作为统一北方,奠定西晋开国之势的曹操,绝对有着不输任何明君的气魄。

而包拯虽然是铁面无私,但仅限于在北宋时期的清廉刚直,是不是有开疆扩土的能力还是未知。而开疆扩土的能力,却是东汉末年的曹操最想要的,相比之下,即便是治世能臣的包拯,也不会被曹操非常看重。

曹操需要的是谋臣,是悍将,而不是一直跟自己唱反调据理力争的铁面无私包青天,若是包拯去到曹操的时代,可能只如孔融之辈,最后逃不了被杀的结局。

3、曹操的用人之道,容不得跟自己“道不同”的臣子

看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一方面非常重视有能耐的有才之人,另一方面对于反对自己,跟自己政见不一样的人却丝毫不留情。

看几个例子便知曹操对人才的态度:孔融作为当时的名士,依靠自己的声望声讨曹操,最后结局惨死;荀彧,早先曹操最倚重的谋臣之一,因不满曹操篡汉的意图,被曹操赐空盒服毒自尽;崔琰,死于曹操的怀疑;恃才放旷,不尊曹操的杨修,也一样被杀。

包拯,比之孔融名望才学如何?比之荀彧治世谋略如何?彼此杨修机智急才如何?士大夫阶层与皇权的对抗,自古就有,可处于汉末乱世之中的统治阶层,没什么容人之心。

像曹操就是很简单的思想,如许攸这般能来投靠自己,对自己有用的人,就倒履相迎;而许攸最后仗着自己有功绩而骄傲自大起来,曹操依旧毫不留情的抹杀掉。曹操之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最后

历史是很难改变的,能在北宋立下功业的保证,遇到一心想要平定乱世的曹操,可能真的不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在大局面前,曹操不会手软,即便再忠诚再铁面无私的包拯,也很难改变曹操的为人和企图。这种前提下,曹操遇到包拯,可能真的不是趣事,而是悲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曹操遇到包拯,会有什么趣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