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块石头都有家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大人们垒墙。

      那时物质生活水平低,一般家庭根本买不起青砖,修房盖屋甚至砌菜窖,都一色地用石头。有钱人家用“块石”,就是从山上采的大石头,经过石匠的切削打磨之后,变得方方正正的石头,可那种块石比青砖还贵。普通人家用的石头多数是从河里捞出来的,尤其是“发大水”之后,水位低了,就会有人在河里捞石头,用于盖房。那种石头以鹅卵石居多,形状不规则的居多,一般人使用起来很不顺手,可到了真正的石匠师傅手里,就都成了“宝”。

      本家的两位爷爷,就是石匠师傅,并且是垒石头墙的高手。家里翻盖三间草房,就是黄草顶泥坯墙的那种房子,拆掉,重新“码”地基,垫炕厢。等地基沉淀一段时间,就开始垒墙了。几天时间,一大堆圆溜溜或是七楞八角的石头,在两位爷爷的手里,经过大锤小锤的敲敲打打,就变成了笔直的几堵墙!就连那敲打下来的小碎石块儿,都派上了用场,密密匝匝填在大石块之间,那叫“填缝”,使墙壁更加坚固。

      房子盖好了,那一大堆“丑陋”的石头都变成了漂亮而坚固的墙壁,构筑成了我们安全而温暖的新家。

      垒墙时,我曾拿着一块看似没用场的鹅卵石,问大爷爷:“这块石头能使不?”

      “别扔!能使!每块石头都有家!”大爷爷看每一块石头,眼睛都在“放光”,似乎在看着一块宝石。后来长大了,阅历多了,我知道了那种眼光叫“欣赏”。

      当年,初为人师的我,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恨不得一下子把全班的孩子都教得成绩顶呱呱。可惜那时还不懂得真正的“欣赏”,只知道表扬班里那些既听话又成绩好的孩子,却把更多的埋怨和责备给了那些不够听话成绩又不好的孩子。结果累没少受,孩子们还不买账,就连那些我眼中的“好学生”,看到我总是批评那些“差学生”,对我也不满意。

      疲惫,迷茫,沮丧。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当老师,不适合当班主任。

      后来请教一位当了一辈子班主任的老教师,他对我说:“小杨老师,你上学时学习成绩好,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是你不能指望经过你的努力,就能把班里的所有孩子都变成你那样的‘好学生’。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一般齐,何况人呢!再说,你想想看,当年你那些学习成绩不如你的同学,如今是不是有的比你还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不足。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未必样样不好,你得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学会表扬每个孩子,那你的班就会越来越好了……”

      那次“取经”,我意识到自己缺少的是“欣赏”的眼光和“垒墙”的手艺。一个班的孩子就像当年垒墙用的那堆石头,那些圆溜溜或是七楞八角的石头,每一块都有用,每一块都有“家”,只不过我这个“石匠师傅”眼光不行,手艺差劲,没能把每一块石头放在最适合的位置。

      从那以后,“每块石头都有家”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班里的事那么多,学校布置下来的工作那么多,都我自己干,累死也干不好,正所谓“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再说,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在班级里有价值,能发挥作用。想明白之后,我根据自己对每一个孩子兴趣爱好及长处的了解,把班里的每一项常规工作和可能会有的临时性工作,一一分派给每一个孩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评奖,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的班集体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在戏剧教育的探索实践中,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每块石头都有家”的理念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大意义。戏剧教育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非常明显,在整个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孩子们以班为单位,为一个共同任务而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有写作特长的就尝试当编剧,善于操心的就当导演,别的孩子有扮演主角配角等角色的演员,有设计准备道具的剧务,有制作PPT设计舞台背景的美工,有负责音乐制作的音响师,有表演计时的,有负责化妆造型的美容师,有挑选采买服装的,等等,真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他们身份不同,但都在为完成一个复杂任务而工作和学习,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式——团队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截然不同,真正做到了“每块石头都有家”。

      如今,就连农村也不会再有人用石头垒墙、盖房了。后来,红砖代替了青砖,再后来,钢筋水泥又代替了红砖,当年那些手艺绝佳的“石匠师傅”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难觅踪迹。但是,“每块石头都有家”的教育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

      作为一位班主任,别把自己班里的孩子“烧制”成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红砖,尝试去保护他们的圆溜溜或是七楞八角的形状,用自己的“工匠”之手,帮每一块石头找到他们现在的和未来的“家”,岂不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块石头都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