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一章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WHO)刚宣布耗竭(burnout)是疾病,被列入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 - 11)。心理学家Herbert
Freudenberger在197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员工耗竭的文章,之后的四十年出现大量研究耗竭的文章。时至今日,终于有统一认知,把耗竭定义为:长期无法疏解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症候群。今天,耗竭已经被世卫纳入为一种人们可以寻求医治的职业现象(occupational phenomenon)。为了避免混淆,诊断过程很重要,必须排除当事人不是焦虑症患者,或者是因为适应障碍而出现类似耗竭的症状。此外,当事人必须是在职人士,是因为工作而导致耗竭,那才算数。
对于burnout有多种的中文翻译,有将其翻译为“过劳”,“工作/职业倦怠”,“精疲力竭”,“崩熬”,“消耗殆尽”等,本书将翻译作耗竭。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指出,其症状包括三个层面:
1。感觉能量消耗殆尽或精疲力竭;
2。对工作产生抽离感,或负面抗拒,愤世嫉俗感;
3。工作和专业效率降低。
世卫在过去多年来对于耗竭着墨不少,将其类比为心理精神肿瘤,提醒人们要特别留意,因为它带来的伤害和经济折损与肿瘤引起的折损差不多,也同样有摧毁人生命的能力。前面提及的过劳死就是杀人于无形的隐形敌人,直到倒地的那一刹那,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消耗殆尽,油尽灯灭。一个人若一味地逞强,罔顾自己的需要,忽视身体发出的种种警报,就将会附上很沉重的代价,得不偿失。
翻开书桌上关于耗竭的书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到现在,有关于耗竭的研究从来就没减少过,内容也日新月异。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增多了,提出如何改善精神和心理健康的资讯和方法也愈发增加,可是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健康状况并未因此改善多少。二十一世纪科技的发达和普及化,导致人类的生活方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以为可以帮助人类节省更加多的时间,生活会变得更加轻省,可惜事与愿违。我们似乎因为科技愈发达,反倒变得更加忙碌。新颖的科技发明虽然让人类省下不少时间,却同样因此而占据了人们更加多的时间,大家都变得时间不够用。教会也无法独善其身,同样受到了冲击。
科技的发达,令人变得没有耐性,总是要求:快,更快一点,赶快。
写信?等太久了,用电邮吧。
邮寄?太慢,速递吧。
七十年代对于看着对方影像对话,那只可能是出现在科幻片里的情节。今天已经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牧师传道的生活也因此起了极大的变化。从前牧者只要在室外,电话就联系不上了,对方就只好等待,牧者也不必立即要做出回应。今天,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一机在手,有网络,有你电话号码的人都可以联系上你。你变得无可遁形,无法闪避,你的行踪暴露,私隐没了。你在台上讲道,听众群里有好一些人在滑手机。自己讲的不够好,无法吸引听众?或者是他们在上网查寻资料,搜查你刚才说的是否属实或正确?一有不慎,讲道内容出现一些的误差,听众网上一搜寻,答案就出来了。崇拜结束后,他们立刻上前堵住你,接着就开始纠正你。
这样的挑战,以前哪有?
这样的羞辱以前也没有。
虽然这可以让站讲台的更加谨慎小心处理自己所说所讲的,要为出自自己口中的负责任。但是,同时也带给讲员莫大的压力,造成焦虑不安。科技发达可以是两刃刀剑,使用得当,获益不浅。同样也可能成为伤害牧者传道的利器。
此外,资讯发达使得我们居住的地球变小了。以前国外的新闻和消息,隔天或更久之后才传到我们这。今天,发生在千里之外的事情就如发生在家门前一样。世界另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下一秒就已经全球皆知,中间没有了缓冲期。无论是灾难现场,枪击事件,或血腥暴力画面,都是立即报道。现在的新闻报道都是声影并俱,如看真人实境秀,亲历其境,就好像在现场一般。不只是新闻会报道,朋友圈,面子书,Instagram等都不断的炮轰着你。不想看,不想听,想要逃避也是徒然,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或次级创伤(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变得更加普及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
导致牧者传道耗竭的还有其他因素,最重要的可能是牧养工作与助人者的职业性质相近。助人者的职业性质,会让他们经常暴露在高危当中。比如他们会经常接触灾难受害者,以及经历过重大创伤的当事人,助人者的职业需求令他们不期然地会感同身受,犹如身历其境。他们不是受害者,却因此好像受害者般体验了如受害者一般的经历,多多少少遭受到类似受害者的创伤。自觉高的助人者会容易觉察自己的状态,发现自己有异于常态的状况。自觉不高的,没看见自己的问题,不予以处理,任由自己在这种状态中。时间久了,有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同情心疲乏(compassion fatigue)。
为了更好的防范,我们必须好好认识这个“敌人”,免得入了家门也不知晓。
同情心疲乏
Skovholt和Trotter-Mathison合著的《坚韧的策士:给予助人专业者预防耗竭和同情心疲乏及自我关顾的策略》是一本专门为那些不断付出服务他人,以至于能够改善他人生活的专业人士而写的。这些行业包括消防员、警员、辅导员、律师、医生、牙医、老师、护士、神职人员等。从事这些行业的专业人士都有两个共同点:
[if !supportLists]1. [endif]他们以自己与受助者的深层关系为首要;
[if !supportLists]2. [endif]他们的工作都需要他们投入大量情感以维持“你-我”关系。
这些行业的专业人士与其它行业最大的分别在于,这些行业面对的是人,工作内容也是人,平时要处理和协调的也是人,不是方程式、仪器或数目字。机械仪器受人控制,人却不可以;机械仪器只要不损坏,你可能掌握它有什么反应,人的行为和反应却很难预测。而这些行业的从业员与受助者或当事人的关系是服务和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要维持深层的关系和建立信任,必须投入大量的情感来维持。受助者的喜乐哀怨,他们经历的悲欢离合,助人者都与他们同行。受助者不经意地会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助人者身上而不自知,助人者会莫名成为受害者,受助者成为加害者。可想而知,助人行业危机四伏而不被发现,受到了伤害而不觉察。
同情心疲乏(compassion fatigue)与耗竭很相似,却是不同因素导致的后果。耗竭是长期累积压力无法疏解而导致的后果,而同情心疲乏则不一样。同情心疲乏源自于医疗看护人员,他们因为长期和过度暴露和接触遭遇重大创伤或灾难受害者,其同情心随着时间逐渐递减的状态。按照美国压力中心网站,凡是经历着同情心疲乏的人,会出项以下的症状:
1。生活多个层面受到影响
2。神经系统经常被刺激(影响睡眠)
3。情绪和神经绷紧
4。认知能力下降
5。行为和适应不良
6。离群并失去斗志
7。忧郁和可能产生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8。失去自我价值感和情绪失控
9。自我认同,世界观和灵性受到冲击
10。信念和心理上的需求:安全感、信任、自信、亲密感和掌控感
11。失去希望和意义,或者是绝望/失去存在意义
12。对行凶者怀恨于心
没有亲身经历却深受其害
如今,同情心疲乏也应用在那些长期和过度暴露于媒体和报道的人群,包括媒体从业员和观众读者群。他们因为采访、报道或观看阅读这些灾难和负面消息,之后同样也出现类似的症状。尤其是特别新闻报道,一些新闻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重复播出灾难场面,人们逃亡的恐慌面孔、家人死去带来的悲伤无奈、肢体受伤流血面孔疼痛扭曲的样貌、灾难后的破瓦残垣和满目苍夷… 深深的烙印在脑海中,就算之后没有看电视,也照样在记忆中播放,午夜梦回继续在梦中出现。
这是其中一种不在现场却身历其境的状况。
牧者传道有另一种特殊的情况,唯有有牧会经验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
牧者,小组组长的牧养职责里包括关心会友组员,有时候更成为他们家人关系的调解人,教养孩子的顾问。一家人生老病死好像都跟你这位牧者组长有关似的,事无巨细,都自然会想起要找你。
不知不觉中,他们不只是你的会友,你已经成为他们家中一份子,是他们的家人。
除了自己的家庭,藉由你的身份和职责,你也成为了教会里许多家庭里,外姓没有血缘的家庭成员。无所躲避地,你的情绪和心情因为跟这些家庭“纠葛不清”,无意间也被牵扯进入其中,受着他们的影响。
移情和反移情
你刚到这个教会服事,除了几位聘请你的领袖跟你有过接触之外,基本上你不认识任何人。有一位年约二十左右的弟兄,打从一开始就对你怀有敌意,态度非常不友善。一直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怎么样得罪了他。你多番向他示好,希望改善关系,却不得要领。尝试从记忆中寻索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却苦思不得其解。
很多时候某一些人对我们的态度,令我们感到莫名,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方就这样的厌恶自己。可能是因为移情(transference)作祟吧。
移情和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是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是个案过去对某一个人的强力情绪转移到辅导员身上。打个比方,某人小时候与父亲关系恶劣,父亲经常虐打他。当此人看见辅导员的时候,他感觉这辅导员与父亲十分相似,莫名地就将自己对父亲的情绪转移到辅导员身上。辅导员什么都没做,却已经躺着中枪。这就是移情。相反的,当辅导员对他人有这样的反应时,就称为反移情。
无论是移情还是反移情,都是相当耗神费力的事情。很多时候遇上了也未必晓得自己原来是因为移情现象作祟,一味想着找出问题源头,如何解决困境,处理情绪。可是都白费心机,因为问题的根源不是你跟对方的关系,而是潜意识中出现的心理现象。要处理问题的对象是过去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不是现在出现在你面前的这个人。真真假假的感觉,既实在又虚幻的情感,无法分辨虚实却无法抗拒地被影响着。
移情或反移情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课题,它会不断耗损我们的精神和情感,让我们疲惫不堪。久而久之,我们会精疲力竭,出现同情心疲乏,进而演变成耗竭。
作为教会牧养群羊的牧者领袖,我们因同情心疲乏而变得冷漠,将会带给教会莫大的伤害和影响,一个本该彰显爱的基督之家,会变得冰冰凉凉。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当牧者传道自己因事工而同情心疲乏,会友不谅解,因此施加压力,牧者传道面对更大的伤害。结果情况变得更加的严重和糟糕。唯有当我们对耗竭和自己的状况更加的敏感,有所觉察,然后正视处理,最终大家都会成为耗竭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