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一百一十天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一百一十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一百一十天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一百一十天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把不耐烦都丢给了亲人

不耐烦的时候,一般是听别人唠叨。其实也不是所有的话多都会引来不耐烦。有的讲座一讲俩小时,或者是单口评书一讲就讲个很久,喜欢听的人肯定津津有味。但是不喜欢的人就会觉得不耐烦。为什么他们会不耐烦呢?因为他们不喜欢,大脑从根本上对这些东西有排斥,自然就会生发“厌”的情感。我们知道人总是利己的,一旦自己的某些潜在的利益被破坏或无法达成,情绪上就或多或少地低落。因此有时候人不耐烦是因为在自己可以接受的期限内无法满足某种需求,人心里会产生一种不安与烦躁。阻碍需求被满足可能有很多情况,比如工作时被人不断地打扰,精力无法集中。钻研一道题目很久却毫无头绪,别人不停地说车轱辘话,或者答非所问使你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这时候人会对这些“阻碍”产生排斥感,不耐烦也就因此而生。

但是最多的不耐烦往往发生在亲人之间

例一、丈夫和妻子:

天气预报说下周要降温,多带两件衣服,千万别感冒呢。,妻子一边给出远门的丈夫收拾衣物,一边叮嘱。知道了。全身心看着手机的丈夫,漫不经心地回答,头都没抬。外出酒要少喝一点,晚上早点休息,一定要保证睡眠,不要熬夜,熬夜对身体不好。妻子继续说道。嗯。丈夫从鼻子了哼了一句。

例二、女儿和妈妈:

水果在这个兜的最底下,一定记得每天要吃一个,吃之前削皮,果皮上面有农药哦,电视报纸上都报道了……

哎呀,你烦不烦,天天都说这些,我又不是小孩子。女儿终于不耐烦了,没等妈妈说完,抢过书包,夺门而出。

例三、儿子和爸爸:

开车小心点!现在满大街都是汽车,有些司机速成班出来的,技术很差,成天横冲直撞的,一定要注意安全!早上上班前,爸爸看着你吃完早饭,出门前非常不放心地叮嘱。

好了,知道了!你拿着钥匙准备出门。钥匙要放好,别像上次掉单位了,到处找不到去配一把,白花钱。爸爸好心提醒。哎呀,不可能总犯这种低级错误嘛。儿子不耐烦起来。

例四、儿子和妈妈:

晚上直接回家吃饭,少在外面吃,又不干净对身体又不好,我每天去菜市场买农民的菜,纯天然的……老妈还在唠叨。好了,好了,知道了。儿子皱着眉头冲入电梯。

例五、爸爸和女儿:

叫你少喝点酒,你就是不听,成天喝得醉醺醺的,不要命了?晚回家的爸爸,满身酒味,女儿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

好不容易出去一次,都是老同学,增强一下感情,没啥。

例六、自己和爸爸:

今晚上回不回来吃饭?正在开会的你接到老爸的电话。这不才早上嘛,这么着急干嘛。正在忙的你有点不高兴。

早上菜新鲜,早点买了做准备啊,今天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老爸在电话那头征求你的意见。

我忙得很,随便。你不耐烦地挂掉电话。

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对很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当你身在其中,并不能够发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当你作为旁观者来看,会有很多感触。

为什么我们会对亲人那么不耐烦?

很多人会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不知怎么回事,每次家人来电话,或者回到家里,那种不耐烦好像已经成了习惯,不好听的话顺口就出来了”。

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因为“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

但面对家人,我们的耐心就很有限,因为我们认为家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我们的。一般来说,确实是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

越陌生,越能客气、礼貌;越亲密,反而越无所顾忌,越随心,常常不自觉语气就不好,因为知道对方永远都不会生自己的气。

生活,细水长流般潺潺而过,为什么非要人为地激起涟漪?面对家人,让我们有话好好说,好好待你最爱的人。

正因为有爱,每句话才更要好好说。


诗词选·《生查子·元夕》· 宋代 · 欧阳修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370篇诗文

作品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泪湿 :一作:满)

作品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作品注释

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创作背景

此词写约会。或被认为是景祐三年(1036)词人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夫人所作。

作品赏析

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上阌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从如昼灯市到月上柳梢,光线从明变暗,两人约定的时间又是“黄昏”这一落日西斜、素来惹人愁思的时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会朝着悲剧发展。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一年过去,眼前的景象与去年没有两样,圆月仍然高挂夜空,花灯仍然明亮如昼,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时光已然不再,女主人公心里只有无限相思之苦。之所以伤感,是因为“不见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恋人抛诸脑后,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头。令人肝肠寸断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泪、浸湿衣衫。“泪满春衫袖”一句是点题句,将女主人公的情绪完全宣泄出来,饱含辛酸蕴藏无奈,更有无边无际的苦痛。

此词的艺术构思近似于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也更具民歌风味。全词在字句上讲求匀称一致,有意错综穿插,它用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上四句与下四句分别提供不同的意象以造成强烈的对比。上下阕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时”与“今年元夜时”,第二句“花市灯如昼”与“月与灯依旧”,两两相对,把“元夜”“灯”作了强调;而“人约黄昏后”与“不见去年人”,则是上阕第四句与下阕第三句交叉相对,虽是重叠了“人”字,却从参差错落中显示了“人”的有无、去留的天差地别及感情上由欢愉转入忧伤的大起大落,从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变化。

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词的语言通俗,构思巧妙,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日,重叠对应,回旋咏叹,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风味。结尾“泪满春衫袖”一句,则通过描写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十分充分。全词以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今昔对比、抚今追昔的手法,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凹首之感。语言平淡,意味隽永,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和苦痛体验,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语短情长,形象生动,又适于记诵,因此流传很广。




祝福短信

飞花传真情,纤云送好运,挽一缕经过的风,把深深的祝福裹其中,送到你身边。

心情语录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有时候,寂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一百一十天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一百一十天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一百一十天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一百一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