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之前记录一下现在的公寓

还有十多天就要搬家了,总想写点什么记录一下,这个大概住了不到八个月的公寓。


刚来签合同的时候随手拍的照片。到现在也是这样,三个巨大的垃圾箱,停车场,然后就是这个其实是红色但是被我拍的非常丑的公寓。很高兴我没有在冬天就买车,不然停车挪车也是个难题。

到底建造了多少年了?
我经常看这边买卖房源的帖子,很多房子大概一百年左右,里面看起来还很好。当然,这说的都是砖房;木头房子一般不能这么久,这时候早该拆了换新的了。
至于我住的这个楼,有可能已经建了60年以上。时间相比算不上太长,但是大概有几件事情能让我感觉到它到底有多大岁数。

洗衣房边裸露的砖墙,被刷成了白色,但是还是很显老,有种活在历史里的感觉。

  • 前两天有两个上了年纪的人,看着就像美国老电影里的穿着,一位是染成金发的女性,风韵犹存;另一位看着像是个带着点小成就,从岗位上退休的幸福老人。带着几个小辈,在我窗外站了很久,看着这楼饶有兴趣地聊天。
  • 之前查找到学校的历届花名册中,90年代有学生就住在这里,其中不乏中文名姓的学生。
  • 我在公寓的条约里有看到,1976年之前的墙漆内可能含铅,要求人刮掉重新刷墙的时候注意。
  • 前些天吊扇拉绳断了。拿下来修的时候,里面用的是老式的开关,基本买不到了。当然这吊扇应该不是房子建起来的时候就有的;应该是在近二十年内装上的,还带个遥控器,非常方便(要不然拉绳可能早就断了)。隔壁的隔壁房间的吊扇和我的型号不同,他们那个倒有可能有四十年了,上面还带雕花的。

拉绳的这个事情值得多说两句。一般来说,拉绳断了,而且是断在了开关的里面,那么直接换个开关就好。然而这个开关很难拆下来;最终只能给拉绳加了一段绳子,但是绳子的最里面卡在开关的里面。
说实话,非常难搞,搞了大概三个多小时,也没搞定。最后准备装上之前我随便弄了一下,就弄好了。

终于修好的吊扇,随便绑了根绳子将就能用。和今天窗外的阳光。房间里一共有三个细长的窗户,现在的房子很少有这样的设计了,不过一百年前的房子全部长这个样子,使用上下滑动的Double hung window,一排两个或者三个,就是一个房间。这是最右面的一扇窗户,是最清楚的一扇。左面的两个窗户因为不再密封了,里面都是雾气。

房型
我不太确定约60年前的建造者为何会选择建造这样一栋大约含有36个单间的公寓。他们是设计给一个人住,还是给两个人住的呢?层高非常高,比当时和现在的大部分公寓都要高。大概是3.5m。面积的话,只有35平方米,但是空间利用合理,导致居住区域是一个25平米的大正方形,卫生间+储藏间+门厅只有10平米,储藏间甚至称得上“不小”。不过这也带来了很多弊端;最大的就是卫生间非常小,洗手池和浴缸之间的缝隙小到很难清理。而卫生间的门又是朝里开的,这导致一个人在里面的时候关门都有些困难。不过这些看在价格便宜的份上都可以克服。
搬家之前记录一下现在的公寓_第1张图片
卫生间的镜柜。这种三门式的镜柜在曾经的美国很流行,在新建的现代式公寓中不常见了。毕竟这样镜面看起来很不平整,而且现在的卫生间一般会建造的更大,有单独的储物空间。不过面积较小的公寓中还在使用,甚至有的公寓卫生间里,这是唯一的储物空间。很明显,在美国人的卫生间和日本人的一样大的时候,美国人并没有进化出努力收纳的本领。:-)

不过,一天人在卫生间里的时间并不很多;大部分时间,我都能在另外的这个25平米的大空间里,享受朝南的窗户带来的阳光,以及超高的高度带来的放松感觉。
这种一套房子里全都是Studio(即工作室房型,无客厅和卧室之分的单间,一般只分为居住区(包括厨房),卫生间和储藏间)的房子确实不是很常见。这个年代的房子我看了很多,大部分都是一居室和二居室,带一个卫生间。不过最近几年,学校周围建了很多类似的户型。我最近就看到了3个房源,里面全都是studio房型;大部分的面积在30-40平米。看来这地方也是很有前瞻性的。而且这理论上确实是离学校最近的廉价房子之一,也是很佩服自己当年怎么找到的(开始瞎吹)。
走廊一端有个巨大的玻璃窗,并不能打开,但是一直都很干净,玻璃也很新,使得窗外的景色非常美,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晴朗的日子。窗外能看到两个公寓;都是中国留学生很多的那种。

文化
走廊里每两个房门之间都挂着一个画框。里面什么都有;大部分我觉得展示的是三十到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

一楼走廊里的一排照片,离的最近的这两张都是明大的照片。每家门口都会放个地垫,然而因为地垫下面也是个地毯,每次工作人员给走廊吸尘的时候门垫都会跑掉,可以看到没有一个门垫是真的准确地放在门口……

每次看到这些照片,我都会感觉到很真实的,几十年前有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我在图书馆里机缘巧合,自习的时候看到边上有个书架上有一堆记录美国各州的地图。我找到了一百年前双城的地图,现在沿线修建了地铁的几个主干道,一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四通八达的道路。当然中国也有,只不过我从没看到过一百年前的地图,或者说一百年前的地图和现在的关系还不大,比如一百年前的北京和现在相通的地方只有二环附近,只有那些复兴门,建国门等很多个名字留了下来。如果我能看到详细的文献,该是多美好的事情啊!


门口堆放快递的区域,有三张明尼苏达大学的老照片,我记得来自20世纪30-50年代。左:明大Northrop礼堂;中:"UofM";右:依然是礼堂,只不过重点可能在人群,忘了他们在干啥了,好像是个很有趣的活动。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似乎是一张1942年的著名油画 Nighthawk 的1984年重制版,把里面的角色换成了四位家喻户晓的明星。

我家门边上挂的是一张Led Zeppelin。每次回家拿钥匙的时候都会看两眼,最近很巧在听,而且意识到之前听过的很多觉得超神的音乐都是他们的音乐,我都没意识到过。希望用超神来评价他们的音乐不会被批判哈哈哈

除了这些,还有一张Beatles,一张Johnny Cash的照片挂在洗衣房门口,等等。
我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被挂上的,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被挂上。我怀疑是想掩盖画框背后的电表箱——不然我房间的电表箱到底在哪儿?
说到电表箱,昨天同时使用微波炉,热水壶和空调,结果厨房区域跳闸了。拿了根竹签引火,居然着了,成功吃到了牛肉面。没办法把电闸拨回去,因为房间里我很确定没有电表箱,房间外也没有。

到底在哪儿?

总之,不要在意。
我想说的就是,曾经对我来说遥不可及的这些文化内容,对当时或者现在的这里的人来说,就是普通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似乎并没有被抬举到那么高的神圣的高度;我觉得和他们的距离更近了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我并不属于这种文化的一部分。
或者说,有种终于和女神吃上了饭,但是聊着聊着发现女神什么都好,自己好像有点配不上的感觉。
总之,不需要把事情想得这么复杂,不如直接活在当下。

又想起,这地方有很多因年龄的增长带来的缺点;但都被这里的管理人员一一化解了。他们似乎相信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无为而治,没事的时候从来不发邮件问候任何事,唯一的邮件类型就是xx号停车位又被一银色卡罗拉占了,车牌号xxxx,是谁的赶紧给我开走,不然拖走了。
以及,房间的淋浴不太好用,维修的人拿着一堆用过的淋浴喷头来看哪个最好用。这有种在国内的感觉。如果是之前的公寓,应该就会二话不说直接拿一个一模一样的新的换上,也许因为是工作流程的一部分,完全不会想着省点钱。
我的房间是108,一楼从101-111,一共11个房间,其中102就是这一套公寓的office,管理包括我们楼和隔壁的四个楼,那四个楼比我们的楼还破,也比我们的还便宜,我们至少都是地上房间,他们的一楼属于那种半地下的房型,大概理解为窗户的窗台和室外的地面是平行的,也就是只有窗户在地上。
不过听说这种房子保温性能极好——那是啊,毕竟一半儿都在地底下。但是我还是不太能接受。

搬家
趁着疫情生意不景气房子都打折的时候搬去了一个新公寓,价格大概是现在的1.5倍,但是是新盖的房子。还没住进去,没啥好说的hhh

你可能感兴趣的:(搬家之前记录一下现在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