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制度已成为鸡肋

教师职称制度已成为鸡肋_第1张图片

文/雒宏军

教师在学校里婆婆妈妈,絮絮叨叨,这是工作需要。面对这些性格各异、青春叛逆的孩子,很多事情到底放心不下,只好一遍遍的叮咛,苦口婆心的说服,时间久了,教师就成了这样一个谨小慎微,有些啰里啰嗦的人。如今教师的境况已经有了较大改观,这是纵向来看,横向比较,有些地方还是不如人意,比如待遇问题和职称问题,就是很多教师的心病。待遇问题以后再说,今天先来说一下职称问题。

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开始实施的,制度的设计初衷是好的,职称制度肯定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希望通过由低到高的职称晋升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体现教师的价值和尊严,让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但是,随着教师职称工资差距越来越大,晋升条件越来越多,职称评审中的各种不正之风日渐盛行,教师对职称制度的意见也越来越大。

2018年11月中下旬,李镇西老师通过他的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进行了一个职称评定意愿方面的调查。调查显示,公办学校10-30年教龄的教师,34.88%的教师职称为二级,一级教师占比为51.4%,而高级教师仅占10.37%,正高级教师就更少了,仅为0.14%。79.44%的教师认为职称并没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77.42%的中小学教师赞同取消职称制度,96.89%的教师认为教师的职称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69.91%的教师认为应该按照教龄年限晋升职称。

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出,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还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至于正高级,比例更低,像天上的月亮,可望不可及,这也是教师职称制度为人诟病的原因。近八成的教师认为职称制度没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而77.42%的中小学教师赞同取消职称制度。这些数字几乎就是教师的大部分了,从日常观察来看,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可见职称制度不仅没有达到当初设计的初衷,反倒与设计目的背道而驰,引发教师的强烈反感。

教师职称制度已经成为鸡肋,原因何在?

教师与其它专业不同,教育工作本身比较特殊和复杂,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思想与情感、身体与个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再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成果的显现是多年之后的事情,要想刀下见菜,难免急功近利,导致形式主义泛滥,或者应试教育盛行。所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很难,对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更难,如果单纯进行量化考核,就很难反映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这和其它专业岗位是不同的。比如说,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教师完成情况如何?科任教师、班主任或者宿管教师,各个岗位的职能如何体现?贡献几许如何评价?再比如,重点学校学生底子好、习惯好,教师教学难度高,管理难度低,但是一般学校学生情况就比较复杂,教师管理难度大,但是,单从成绩的角度来看,一般学校肯定不如重点学校。总的来说,教育工作隐性的工作不少,考核与比较很难把握。

职称制度设立以来,不断进行改革,这也是必须的。但是各种条件的设置越来越苛刻,并且随意性很大,不确定性让教师无所适从,教师为了达到各种条件,不得不疲于奔命,甚至弄虚作假。这样一来,不仅不仅没有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反倒对教育教学工作成了一种影响,让师德也打了折扣。记得当初晋升职称的时候,除了任职年限、工作年限、任课情况、班主任工作,以及工作实绩这些基本条件之外,还要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些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试。后来,又层层加码,要年度考核优秀,要论文和公开发表的论文,必须参加人事部门的公需科目培训等等。再后来,评审又加上了课堂教学测试这一条件。现在,主持或者参与一定级别的课题又成了条件。有几年,评职称要求上年度考核必须为优秀,但是你评为优秀,却不一定有机会参评,想参评的却没有优秀,这简直比摸奖游戏还要刺激。教师职称就是一块唐僧肉,凡是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吃块肉、喝点汤,教师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再看职称制度带来的实际效果。每次职称评审,对学校管理来说都是一次冲击波,指标紧张,校长为难,教师四处走动,人心惶惶,对教学工作肯定有影响。参评教师四处搜集材料,少不了弄几个证书,买几个版面发表论文,从内心来说,总觉得材料越充实越好 ,于是水涨船高,越来越厚实,这些事情耗费精力,耽搁时间,对身心都是一种折磨,每次评职称,简直要脱一层皮。材料送上去了,还要评审,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中国是人情社会,充满温暖,这时候就变成了一张网,教师是好面子的人,还是得放下面子,少不了托人情,找关系。评审结果出来,获得晋升的教师终于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没有晋升的教师唉声叹气,挫折感倍增,这段时间心情肯定好不了。拿上了高级教师,很多教师觉得这辈子就算到了尽头,年龄大了,教学一线太辛苦,纷纷要求后退,于是就形成了高级教师守大门,一级教师站讲台的局面。整个教育生态就这样被破坏掉了。

教师职称制度已经成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如果还要保留,就必须进行改进。

我赞成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个是按照年限直接晋升,比如说本科毕业,教龄十年,只要考核合格,直接晋升中级,教龄二十年,直接晋升高级,研究生毕业,可以缩短教龄期限,形成和公务员晋升对等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那些表现优秀的教师则可以提前晋升,可以设置基本条件,鼓励教师朝这个方向发展,达到条件,就可以提前晋升中级或者高级教师。这样一来,教师就有了盼头,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于教育教学,使得职称问题不再成为心中的“坎”。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职称制度已成为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