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从现在开始赢:想要写好小说,你可以应用这些技巧(二)【2019.02.09】

3| 从现在开始赢:想要写好小说,你可以应用这些技巧(二)【2019.02.09】_第1张图片
2019



今天我继续读《毕飞宇:小说课》,小说当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同时会产生不同的命运。性格造就命运。这就是小说中的逻辑。

下面我们看毕飞宇老师是如何解读《水浒传》中的逻辑。说到林冲这个人,用金圣叹的说法:“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把的牢,做的彻,都使人怕。”

林冲其实是一个怕事的人,他后来的一切都是被环境所逼的,也就是说逼上“梁山”。

施耐庵作为一名出色的小说家,他如何描述林冲被逼上梁上的过程的呢。林冲的噩运从他的太太一出场就降临了,再就是高太尉、高衙内、富安、陆虞侯等权贵势力。在林冲经历了一些欺压之后,林冲的人生彻底崩溃了。但是即使是这样,林冲也没有落草的打算,他还是想当一个好囚犯,好好改造。真正让林冲“走”上梁山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风,一个是雪。有了这两个东西的出现,才使小说的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走的,发生的一切就成了必然性。

在小说的开头就做了环境的描写,“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早纷纷扬扬下起一场大雪来。”这一天林冲的工作突然被调动,调到了草料场。因为有草,火才容易起,同时又有风,火势会更大。

雪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有了雪,林冲才会烤火,林冲生火,林冲在离开房间之前会仔细地处理火。这种细微的描写说明林冲是积极配合改造的,同时也证明草料场起火,纯粹是有人陷害林冲,想让他死。二是,因为雪大,把房子压坏,林冲无处藏身,才离开草料场,去了庙里。又是因为风大,庙门关不上,所以林冲用了一个大石头把门给靠住了。也就是因为这一“靠“字的用法,把小说推向了高潮。

门打不开,林冲才有机会听到门外陆虞侯和富安的惊天阴谋,是他们想让林冲死无葬身之地的。这样的逻辑简直是无限的缜密,密不透风。

别林斯基说:“偶然性在悲剧中是没有一席之地的。”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看似偶然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早有预谋的,陆虞侯他们早就有杀林冲的心,所以他们才在暗中等了五日,直到第六日等来了风和雪。

林冲杀了陆虞侯三人之后,他内心却没有慌乱,而是按部就班的:先用仇人的脑袋做了祭品,再换衣服,再把葫芦扔了,在扔葫芦之前,还不忘了喝光里面的酒。然后提了枪向东走去。

林冲的冷静,让人觉得可怕。为什么要向东走呢?这“东”字体现出了“算得到、熬得住、把的牢、做得彻”,这就是小说语言的准确性。因为向西等于进城,自投罗网。

即便是向东,林冲这时也没有打算上山,只是躲避逃亡。这个方向也是一个疑似的方向。林冲身上没有一点革命性,所以才能称得上是逼上梁山。

施耐庵的小说很富有逻辑性,但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正好相反,里面描写的很多细节,却是反逻辑的。从下面几处可以看出来。

第七回中写王熙凤和秦可卿第一次见面,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很火爆。尤氏见到凤姐必先嘲笑一阵。还有王熙凤对贾蓉说话时竟然是如此的肆无忌惮,简直就像个无赖,完全不顾及贾蓉的太太秦可卿的感受。这很反常。

周瑞家的来送花给平儿,平儿拿了四朵,却拿出两朵,让彩明送到秦可卿,在外人看来,王熙凤和秦可卿是亲密的。

第十一回贾敬过寿,这可是宁国府的头等大事,孙媳妇秦可卿却没有出席,这也是反逻辑的。原来是生病了。贾蓉的出现,王熙凤询问一下病情的,贾蓉说很不乐观。这时应该写王熙凤的反应才是,可是曹雪芹却没写。而是和其他太太说了很多的笑话。这是反逻辑的。

后来,王熙凤去看望秦可卿,贾蓉进门却让下人给王熙凤倒茶,还说王熙凤在寿宴上没有喝茶。寿宴上那么多人,场面如此混乱,他怎么知道王熙凤没有喝茶呢?说明贾蓉的注意力没有离开过王熙凤。这也是反逻辑的。

王熙凤探望完秦可卿后,看到闺蜜如此难过,她应该是悲痛。反常的是,王熙凤竟然在出门后赞赏起院子里面的景致。这句话太反常了。

后遇到色鬼贾瑞,还能与他调情,再后来写到王熙凤的走路是移步前来,步伐如此轻松、潇洒,太反常了。第三次写王熙凤“款步提衣上楼”,后问“爷们都往哪去了?”不知这“爷们”是不是指的是贾蓉,知道“爷们吃酒去了”,王熙凤却说“在这里不便宜,背地里又不知干什么去了?”感受到王熙凤的失望,这更加反常。同时也知道王熙凤和贾蓉的关系非同一般。

第十三回写到秦可卿的死,按说伤心的应该是她的丈夫贾蓉和好闺蜜王熙凤。但是曹雪芹没有交代这两个人。他们突然失踪了,这是反常的。更反常的是贾宝玉和秦可卿的公公贾珍是哭的最厉害的人,这也是反逻辑的。

尤氏老太太在秦可卿祭奠和出殡都没有出席,说是胃疼,天下有这么巧合的事吗?说明她在逃避。这又是反逻辑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了很多的反逻辑,不停的给读者挖坑,制造“飞白”。正是这些飞白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的空间。把这些飞白串联起来,就是另一部《红楼梦》。中国人就喜欢这种“意在言外”。

看完毕飞宇教授讲的《水浒传》中的逻辑,《红楼梦》中的反逻辑,让我想到了许荣哲《小说课》中的反常。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一次两个答案,选择错的,舍弃对的,这种反逻辑的顺序安排,把人性的复杂暧昧表现的淋漓尽致。人物性格和剧情张力也有了无穷的魅力。

《堂吉诃德》中的不合理,离谱到难以理解,超级形象化的不合理,用一个疯子战胜风车,这种不合理逻辑的情节,是作者另有所指。讽刺当时泛滥的骑士小说。

小说中严丝合缝的叙述和描写,让小说合乎逻辑,合乎日常,事情的发展也让人感觉是顺其自然的。反常的情景和神态,大量的留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不管使用哪一种,都可以各取所需,熟练使用,让小说更精彩,更有趣味。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



第三篇文章,又一次给自己加油。

3| 从现在开始赢:想要写好小说,你可以应用这些技巧(二)【2019.02.09】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3| 从现在开始赢:想要写好小说,你可以应用这些技巧(二)【2019.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