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关于生活 | 《关于写作》读后感

还记得一个月前,我在北语书店邂逅这本《关于写作》的书。随意翻看目录,被里面的小标题吸引了:“学校午餐”、“拍立得”等等。我翻到学校午餐那一章(好吧我承认我容易被食物相关的信息吸引),简单浏览之后发现非常有趣:作者似乎并不是以写作教师的身份、系统的教你如何写作(我看到这本书旁边放着另一本叫做《哈佛写作课》的书,估计那本书是这个套路),而是像一个女作家坐在咖啡厅或是自家客厅和你唠家常那样跟你聊关于写作这件事。我恰好想通过这样一种不那么干货、轻松自在的方式学点别人的经验,不一定用的上,但是过程足够舒适,于是就决定买下它,就像是你在宠物店里挑选了半天,最后选定一只中意的猫咪,然后在心里默默地说:“就决定是你了!”

关于写作,关于生活 | 《关于写作》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就是这本书

拿起这本书不需要攒很大的决心,可以随时翻看。不用担心我今天停在这里,明天会想不起来昨天讲了什么或者停在哪里,也不会有太多“我必须完整、一字不落地看完”的压力。然而,在阅读的时候,作者的文字和情感带给人的滋养并不亚于经典读物或大部头。作者从写作要面临的第一件事,即“动笔”写起,写到最后一部分——关于为什么要写作的反思,合上书,我感到心满意足,同时也热血沸腾,感受着这本书和作者带给我的勇气和鼓舞——不只是关于写作,也关于我最近正经历的科研低估,也关于生活。我按捺不住想要将它安利给别人的心情,特别想为它写点什么,想要记录下这一小段阅读的经历。

坦诚!

然而,就像作者在很多章节都反复提到的那样,动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我就经历了作者在第一章里描述的情景:刚看完书时那些新鲜出炉的想法、情感似乎总在我真的准备去写点什么不知道藏到了什么地方,我脑子里就只剩下“必须去写点什么!快去写点什么!”这个想法像警报灯一样一闪一闪,其他什么都抓不到。我去洗了碗,收了衣服,甚至把拖延了一整个白天的工作都做完了,终于拖着抗拒的身体做到电脑前面试着写点什么。作者在书中其实也描述了自己每每在写作时那种难产的情景,她描述地还要生动有趣(我意识到,写到这里,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者文风的影响)。

我想,这本书吸引我的一个很大的地方就在于,作者坦诚的向读者展示了在写作过程中最暗淡、最真实的部分,却又不失幽默和自嘲。作者声称自己不属于她的学生们常常幻想作家该有的样子:文字似乎手到擒来,总有素材可以写……也不像很多大名鼎鼎的作家那样幸运。她甚至坦言自己在面对将自己与这样的真实或幻想中的幸运儿对比时内心的嫉妒和怨念,毫不掩饰自己十分厌恶那些将写作以一种清高姿态示人的作家们,就好像学生时代总能碰到那种背地里偷偷努力却想营造一种“我根本就没怎么学”的好学生一样,你对他们只能侧目。然而,作者真的非常热爱写作,因为她总能在鼓励人们去感受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包括愤怒、嫉妒、羞愧、挫败等)之后,同时鼓励人们将自己的感受作为最棒的素材。

在我看来,作者非常看重坦诚,这与我很一致的。这也是作者在最后写作的目的那一章花了一篇的时间重点讨论的——通过写作,将自己最隐秘的经历用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慢慢接近人性的真相,让所有读到你文字的人看到——原来我平时隐藏、努力想要摆脱的那些东西,不过是人之常情。通过这种遥远的的共情和陪伴,能够帮一些人消解孤独,产生共鸣,释放掉一部分对自我的苛责,更加悦纳自己。

关于写作的小技巧们

实际上,作者分享了很多写作,特别是写小说时的心得。有些让我耳目一新,有些我也会觉得与我关系不太大。但里面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关于写作的小建议,我很喜欢。比如说,作者说她会在写作的桌子上放一个一英寸相框,每当抓耳挠腮没有任何灵感和写作欲望时,她都会用相框来提醒自己,只需要写下一英寸相框长短的一段文字就好了。那可以是任何东西,哪怕最终没派上任何用场也没关系(毕竟这种事情在写作时多得是),这总能让她平静下来,动手去写点什么而不是停留在混乱和自我怀疑中。就像她哥哥小时候完成鸟类研究的论文时他父亲给他的鼓励那样:“bird by bird”,一只鸟一只鸟地写,总能写完。写作也是这样,总要一小步一小步的进行。放长远看,人生大抵皆如此吧。

关于写作,关于生活 | 《关于写作》读后感_第2张图片
bird by bird

再如她提到速记卡片,她会随身携带一些卡片,可能就放在裤子后兜里,随时记录下她脑海中浮现的回忆片段或者是灵光乍现,这也带出很多作者动人的故事。还有关于写作小组,作者很鼓励我们去找与自己合拍、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你们会真诚地阅读彼此的文字,相互鼓励,看到对方的优点,同时提一些真诚的改进意见,不会过度保护。我很羡慕这种坦诚的、彼此信任的状态,我想,大部分时间,我们都需要这样的同伴。

写作如此,科研亦如此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我科研不太顺的一段时间。虽然至今仍然没有走出来,但是这本书给我度过这段艰难时光很多力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提到的很多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科研的时候其实也同样适用。例如,在“拙劣的初稿”这篇中,作者就提到,几乎所有的作家在写出一部惊世之作的一开头都有一份屎一样的初稿,她生动的描述了写初稿的过程如何让她抓狂,让她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让她宿醉并暴饮暴食,但是她也会分享她应对这些情绪的经历,她如何在经历情绪化的过程之后重新振作起来,坐回到椅子上,完成初稿,并且耐心的逐字逐句修改,或者请别人阅读。每一个步骤作者都详细的描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让我看到一个自诩“没有任何天赋的普通人”是如何应对做一件事开头的艰难过程,并从中获得抚慰,汲取力量。虽然有很多俗语精辟的描绘了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比如“万事开头难”,但是当有人直接这样告诉你的时候,恐怕你会朝他怒吼:“道理我明白!”但是当一个人耐心的坐在你旁边跟你讲述,她如何在开头的时候低落,消沉,暴饮暴食(和你一样),自我怀疑,酗酒(哦,至少我不会酗酒),但她隔几天(可能你会比她早一些)仍然拖着自己坐回到椅子上了,你会觉得“万事开头难”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道理,它用“天地不仁”的真理之手触碰着每一个有温度的人,让你感到自己没有那么孤独和特别:如果她能够做到,那或许我也可以!

再比如,作者在“完美主义”这一篇说:

我认为完美主义建立的基础,是一味相信只要自己的步伐够小心,稳稳踏在每一个垫脚石上,就不会摔死,但实情是你终究难逃一死,而很多完全不看路的人甚至还比你做的好太多,也从中获得许多乐趣


关于写作,关于生活 | 《关于写作》读后感_第3张图片

我看到这里时,简直觉得自己某些隐秘的、可能自己也没能意识到的部分被人揭穿了!有一种羞耻但很痛快的感觉。我想这就是阅读的好处,作者仿佛能看穿你的内心,然后你得到某种启示,或是对生活的真相,或是对自己的理解。当然,作者也充满理解地说,完美主义其实是为了保护很久之前受到过伤害到地方,避免这里再度受伤,但是由于这样的过度保护,导致我们跟真实的生活保持距离,没法以直接的方式贴近生活,最重要的是——“曾经那些伤口永远都没有机会痊愈”。所以,慢慢尝试去让自己勇敢一点,接受挫折,然后去体验科研的魅力,这就是我在这一篇中学到的。我想借用作者一句话发挥一下:

完美主义是理想主义的僵化版,而杂乱是艺术家真正的朋友,人们需要靠制造混乱来发现自己是谁,以及我们为何而存在——还有,发现我们该写什么,我想,在科研中,还有发现自己可以做什么。

相信你的直觉,给它起个名字

我还很喜欢作者关于直觉的观点。她认为在写作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理性、思考和控制让位于我们的直觉、让位于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可能并不真的了解主人公和我们的情节,有时候作家会想一个打字机器,我们只是记录下我们潜意识创造出的情节,并跟着他往更深的地方去。她喜欢将自己的直觉或者潜意识的部分叫做“花椰菜”,每当她试图为她的人物或者故事添上一些她所认为应该出现的东西时,她都会问问她的“花椰菜”怎么想的,可能花椰菜会有不同的想法,虽然没法像理性的部分那样说清原因,但她会让自己去捕捉花椰菜的声音。她也鼓励我们每个人,时常听听自己“xxx”的声音(你可以给自己直觉的部分起一个名字),它可能比你更清楚一些事。我觉得这一点与正念冥想中的“用心去体验一些事情而并非用脑”异曲同工。

So,为什么要写作

终于写到了我最喜欢也是我觉得作者写的最动人的部分。

作者说,很多学生来上她的写作课都渴望出书,迫切的希望知道关于出书的事情,或者是得到内心的平静、喜悦。但是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告诉她的“学生们”,首先,写的东西能不能出书是不一定的事情,需要各方面天时地利;其次,如果你将出书当做写作的唯一动力,那可能会让你很痛苦;指望着写作带来点什么好的东西并不总是可靠的。作者希望传达,写作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你仍然应该写下去,像完成使命一般,把你脑子里的东西写下来,然后你才会知道你能得到什么。这一点乍一看似乎让人很难接受,很多人做一些件事都是因为希望它能为自己带来某些好处,但是如果你的目光紧紧盯着这个目标,多半你是永远无法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的。你可以对这个事情抱有你的期待,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责任保证你一定收获到你所渴望的东西,然而,作者鼓励道,你还是应该去做,有些东西你只有投入地去做了,才知道它能给你带来什么。从这点来看,这件事情似乎很玄妙,又似乎是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某种真理,以这样的方式看待付出、努力和收获,让我没那么心急,能够呼一口气,告诉自己:慢慢来,然后去享受所谓“旅途中的乐趣”。

另外,作者说,写作可以是为了某一个人写的献礼。就像她的第一部小说是想写给她的家人,她想写下她爸爸得脑癌之后如何勇敢的面对自己剩下的人生,他的家人如何从悲伤绝望中相互支持着度过艰难的岁月。她在父亲的病情慢慢恶化的阶段,疯狂的写,最后终于在父亲失去清晰的意识之前完成了这部作品,能够让父亲读完,得知自己的某一部分得以以这样的方式永远留存在这个世界上,然后心满意足的永远闭上眼睛。作者说,写作可以是送给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一份礼物,她为丧失了出生不久的宝宝的一对夫妻写下了一段短文、为像自己一样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写下陪伴她们走过角色转变的充满真情实感和幽默语言的手册。这让我看到写作的另一种美妙——送给某人的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另外,之前提到,作者认为写作可以找到你自己的表达方式,来揭示部分人性,让一部分与你相似的人某种程度上缓解孤独感。“说出人性和生活的真相”,这在作者看来是作家的一部分使命。

最后(我为什么又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了最后!),作者认为,写作就像任何一份事业一样,是一个可以为之倾力付出的事情:

每一天你都必须为自己手上的工作付出你所拥有最好的一切,而非保留给后面的计划。若你慷慨付出,总会得到更多。

在作者看来,写作就像养小孩,虐你千百遍,但他们终究是你的儿女和你的书,你生下他们,每天都必须喂养、照料,给他们意见,就算他们不理你,你依然爱他们。他们让你学会为了另一个人奉献自己,改变自己。或许这正是快乐的秘诀。

作者相信,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保有愿意无私奉献的纯真,让我们有能力默默奉献。包括我看到作者在书中某一段提到,她也会在有支持的棒球队,在比赛的时候和朋友们为了自己的球队而疯狂,喜悦,流泪,难过。之前我看到美国电影电视剧里面,很多人围在一起看球赛,非常有集体的感觉,可能会为了自己支持的球队而争吵愤怒,不是很理解。以前我总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体验,独自一人去体验美好的瞬间,吃好吃的,看美好的风景,去体验美好的情感,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不太愿意把自己和某个看起来宏大的、高尚的目的联系起来,但是我读完作者的书之后有了新的领悟,如果仅仅是去体验,总会有空虚的时刻,只有将自己投入到某个更大的团体或事业中,为它奉献自己,彻底的为它付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总把自己放在中心的位置,才能在某些无意义的时刻找到新的生活意义感。我想起导师曾经说的:“投入的做事,忘我的爱他人”,现在的我,十分憧憬这样的生活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写作,关于生活 | 《关于写作》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