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国培体会(四)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学习

                    【理论学习】

    课前导学: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项核心工作内容,2017年8月17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颁布实施。你了解这个文件吗?它的前世今生如何?具体内容有哪些方面?你的德育实践工作因此有什么变化吗?你能举出相关的德育案例吗?关于这个文件你有什么困惑?……让我们一起分析、阐释指南…

    今天,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副教授林丹老师,从政策视角,帮我们理性解读了德育指南;从宏观视角,告诉我们将政策落实贯彻在班主任的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

林丹教授


    课前,林老师让我们用五分钟的时间思考学校层面是如何落实的?我主动分享了我校借助“种子课程”育人,如何在十大体验区中落实六种育人途径的(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以活动育人为例,分享了我们为孩子创设的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同时,也聆听了几位学员的分享。

      随后,林老师分享了她对这个政策独到的见解。从国际视角、国内视角、借助事实调查数据,展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的迫切需求。让这样一个形神兼备的政策文本,既有逻辑清晰的表现形式,又有价值明确的精神意蕴。

    她说:“《指南》正是基于“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什么人、如何树人”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极为完整的梳理。”

    林老师从贯通性、渐进性、关联性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解读,结合教育案例,体现学校和教师应该怎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论比较深刻,具体怎样投入实践,我还需要好好琢磨……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们还需进行网课的学习。今天学习的是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博士林雅芳老师的心理学讲座。之前有幸在现场聆听,被林老师育儿趣事所感动。今天再次聆听到林老师亲切温柔的话语,倍感亲切,让我们了解了班主任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效应。

10.19国培体会(四)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学习_第1张图片
网络授课


                  【实践活动】

      下午 ,我们参观了东北民俗博物馆,这也是东师附小四年级每周课外实践课的活动基地。这里展示了东北古代及近现代的民族发展历史,民俗特色,借助了解、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热土的喜爱之情。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参观中,不由得让我想起以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东北十八怪”。现在才知道实际上是见怪不怪,少见多怪,这正是东北民族民风的体现… 窗户纸贴外面;烟囱贴在山墙外;家家户户有酱缸……果真如此~


私塾


炮仗铺


纸坊


粉坊


皮匠铺


豆腐坊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向其他老师了解了不同地域的特色民俗,认识了来自祖国最西北地区的新疆姐姐,了解到新疆竟然有55个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吃到了特色烤馕饼;向上海的老师学习特色方言,学会了“谢谢侬”;与河北、四川的老师交流班级工作;还认识了同名不同姓的兰姐姐!有缘千里来相会,感恩让我们在学习中相遇!❤️

                            记于2018.10.19 下午5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10.19国培体会(四)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