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历史 历史中的故事

小时候非常喜欢听评书,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中午就守在收音机旁,真是贴着机箱,竖起耳朵听。

家里书柜很早就有一套《上下五千年》,里面的故事也是扣人心弦,小学2-3年级有段时间真是手不释卷。

小学的历史课,老师更多的让我们去背书,记年代表,历史意义等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显得乏味了许多。

把任何一门学科或者事情变成一个机械的,把它和自己生活隔离起来就完全可能把这个兴趣废掉。

好在初中时历史老师还是很有趣的,总会在历史课上讲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故事。我会在课堂上与有些轻微陶醉的历史老师眼神交流,也许他当时也是欣慰吧。

大学选修了中国革命史,任课老师也是家学渊源,也绘声绘色的讲了我们中共历史上的一些不为一般人所知的事件,过瘾的狠。至今仍清楚记得她的名字,另一位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上,告诉我们这个专业到底是干啥的。回想起来老师也是恨铁不成钢…

种子种下,生命自会寻找出路。

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纪连海老师的《清史》把历史说的更丰满,言语幽默,让人更是耳目一新。

虽说如此,还是把这些作为消遣之用,虽开心也开阔了一些见识。总体来说,也并没有和自己的生活有机的结合(实用主义思想又开始抬头了)

最近迷上了知乎里一个讲述中国历史战役的系列文章,对于历史的认识与早前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作者的导引和评述,让我把注意力放在国策与国力发轫,战争的原因,战役的准备,战役的安排部署,君主的发迹,主将的策略……。虽说关注点发生的偏移,对历史的喜欢却从未改变。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袁绍很肉鸡吗?吕后真的残暴无仁吗?做皇帝家的孩子一定好命吗?宫廷政变需要控制那些部门?

通过作者的自我发问和对战役的细致评说,发掘历史中反复显现的人性特点,统计学呈现出来的规律,可不能小看哦……

许倬云曾经在十三邀里说过一段话,他说的历史观“人是地位最低的,按照时间长短,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有点短章取义了,老先生莫怪),这些都是他从历史研究中悟出来的。

如果仅仅只是凭一段文字,而你没有看到他当时的状态和他的人生过往,你会觉得这个人的话显得是那么平淡而苍白。

如果你能看到他在访谈中,回忆抗战中随家避战乱时候,所见所闻,以及对中国会不会灭亡,中华民族会不会垮掉那段,你不会不为之动容。

历史中有故事,故事中有历史,我们在时间的长轴上回溯,我们仔细寻找,总会看到自己身影,找到自己的那个坐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中的历史 历史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