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化,正阻碍着你的独立思考

在看下面的内容之前,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

在1996年,老虎、大熊猫和黑犀牛被列为濒危动物,那么请问到今天这三种动物中哪些还是濒危动物?

A. 全部都是

B. 其中一种是

C. 全部都不是

以上问题只是《事实》这本书中的一个问题,书中此类问题还有很多,关于生命、健康、教育、人口、出生死亡等等的基本问题,大多数人对于这些问题,却都给出了最悲观的答案,然而事情却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糟糕。

这本书的作者——汉斯·罗斯林(1948—2007)1997年开始在卡罗林斯卡学院任教,他发现受到高等教育的学生对世界抱有极大的误解,他们的想法和决策都相当情绪化。于是他走上TED的演讲舞台,用动态数据图像生动地展示了世界正在经历的真实变化,涉及人口、经济、环境等多个备受关注却从未被真正了解的主题。多年后,汉斯决定将他毕生的想法写成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反复修改书稿,力求向人们更好地展示他一生都在追求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世界的方法。

用汉斯在书中的一句话说,他写这本书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情绪化的本能和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这本书讲述的是如何以数据作为根治无知的两份,以理性作为心灵平静的源泉。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你所感觉到的那么糟糕”。

看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以数据为基础的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对于正确认识这个世界有多么重要。书中还提到了人类10大情绪化本能,正是这些本能的思维惯性,在误导着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为。正确认识到这些情绪化认知,你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化本能,并作出更正确的决定。

一分为二

这是大部分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一分为二的本能是所有本能中影响最大、并且错的最严重的。很多人总是倾向于将事物一分为二,觉得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殊不知除了黑白,这个世界还有灰色,而且灰色的分类比黑白还多,黑(极端)与白(另一个极端)之间从来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数不清的灰)。

想要克服这个本能的最大挑战在于,我们绝大多数的第一手经验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以及身边的人,而我们获取的二手经验几乎全部都是被媒体过滤并重新修饰过的,因为媒体只关心极端事件,却并不真正地反映现实,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媒体真正关心的是稀缺性。

所以我们应该避免只看到极端情况的做法,在面临抉择和对事物分类时,多去思考,多给自己几个选项,避免让自己走进死胡同。

负面思维

我们对于发生的坏事,总是投入比好事更多的注意力,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厌恶损失”。这种负面思维体现在:对于过去错误的记忆;媒体对于新闻的偏好和选择性报导;除了媒体的狂轰滥炸,我们很多人也每天在跟着抱怨社会,抱怨工作,抱怨着种种,仿佛这个世界只要有坏事,就不会变好了。

负面思维最大的危害,在于它会让人失去希望和动力。但是解决方法不是去看更多的好消息、好新闻,这样只会让人陷入另一种自我欺骗的怪圈。实事求是的做法应该是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我们要对坏消息做好思想准备,我们应该同时在脑海中保留两套思维方式,认识到事情可以是不好的,但同时也在变得更好。不好和更好,是可以共存的。

直线思维

这是一种图样图森破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面对一个事情的发展时,总是倾向于认为它是线性(发展)的,其实大部分时候,事物有多种发展形式,比如螺旋状、S型等等,唯独不会是单纯的直线型

所以要想克服直线思维,我们就需要培养自己的“曲线”思维。当我们预测事物发展的时候,由于身处其中而很难看清事物的发展,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已有的信息去预测事物发展的曲线。

恐惧本能

当人处于恐惧情绪之中时,哪怕再理性的人,也无法做出理性的思考,这时我们都只是羊群中一只羊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股市中应该是恐惧本能被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地方了。当股市暴跌时,很多人因为恐惧而纷纷割肉割在底部,然后在股市上涨的时候又因为害怕下跌而不敢进入,直到高位套牢。这些行为一直在重复,从股市诞生开始就一直不断重演,因为人还是那个人,本性还是没有改变。

所以,在恐惧时,不要做决定;而若要控制我们的恐惧本能,我们就要学会计算风险。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危险程度*发生的可能性

正确认识风险,就是在衡量评估我们所遇到的风险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是极低的发生概率,即便风险程度很高,看起来很吓人,也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毕竟按照概率来说,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遇得上。

规模错觉

人们总会过于关注局部和个体,而忽略了整体,这种情绪会让人误判事物的重要性,无法合理做出合理的优先级排序。比如前阵子无锡高架桥倒塌的事件,就让我感觉看到的每座桥都会塌。

要克服这种错觉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比例,看下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所占比例是多少。

以偏概全

这应该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最多的情况之一了。人们总会以部分个例(尤其是极端个例)来代替全部,即所谓的偏见。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地域歧视。

要想纠正这一思维模式,就需要我们经常质疑我们自己的分类方法是否是合理的。因为以偏概全往往是我们对事物分类不合理而造成的,将很多不同特点的人,粗略地放在一个群体里,从而造成了以偏概全。分类的标准越粗糙,代表越可能产生以偏概全。

命中注定

这是一种死板的固化思维模式,持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也会相对地比较保守。与之对应的是发展思维,持有这种思维的人,一般都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们认为事物是发展的,没有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类人我们通常会用“有格局”来形容。

这两类人,前者容易固步自封,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力改变什么,所以这些人通常都会停止学习;后者则更有魄力和洞察力,更能解决问题,也更同意获得成功。

如果要克服这种本能,我们需要时刻去保持好奇心,去不断更新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信息,比如要想知道一个事情是否还像你印象中的那样还是一成不变,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验证,或者找到相关的数据去验证你的想法。

单一视角

和直线思维类似,人总会习惯性地将一件事情想象得太简单。由于每个人的经验经历都是很有限的,所以会很容易以个人经验去片面化地解读一个事情。而一个人的认知和知识结构越单一,越会将问题简单化,比如盲人摸象以及著名的锤子和钉子理论——一个锤子,看到什么都觉得是钉子

用作者的话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工具箱”,而不是一把“锤子”。我们要时刻检验自己的想法,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保持谦卑,保持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别人的意见。

归咎他人

人们总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我称之为“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也就是常说的“双标”。当出现问题时,有一部分人总是习惯于把问题推的一干二净,将责任统统推到别人或者外部环境身上,这样反而会导致闭目塞听,无法了解事情的真相。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停止寻找替罪羊的行为,而是将每个人平等看待,努力去寻找问题背后的系统性原因。

情急生乱

这应该是销售过程中最常见的伎俩了。故意制造“情急”的氛围,从未让你做出“生乱”的错误决策。

所以,在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尽量不要做决策。这时候你应该深呼吸,然后思考风险收益比,最后小心翼翼地行动。

当检视自我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也曾经犯过以上这些错误,这很正常,因为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我们无法完全摆脱和抹除这些本能反应,但是我们必须能够很好的控制它们,通过不断反思和用数据去验证我们的想法,用最新的知识和思维框架去武装我们的大脑,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作者在最后其实也给了我们两个建议:保持谦卑和好奇心

保持谦卑,意味着我们要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无知,认识到本能往往会妨碍我们认清事实的真相。保持谦卑,也能让我们能够坦然接受我们不知道的事,能让自己活得更自在。

保持好奇心,意味着我们要时刻对新的知识和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能从错误和失败中探究到背后的真理,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人只有保持好奇心,才会不断地成长。

好了,开头的正确答案是,C。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情绪化,正阻碍着你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