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家和老王家相隔上千里,今生本无交流的两人因为儿女的婚事坐到了一张酒桌上。
01
老张来到老王家时正是“阳春三月下扬州”的好时节,乡下绿草茵茵,鲜花盛开,美不胜收。但老张一张老脸却拉得老长,身后跟着一群叔伯兄第也是一脸恶煞,显然不是来赏景的。
老王家所居住的四合院坐落在王家湾的山坳里,四周翠竹环绕,院外还有方碧水荡漾的大池塘,白墙黑瓦的院子掩映其间甚是抢眼。
叔伯兄第们站在院子的大门前嘴角微张,有些吃惊,纷纷诧异地盯着老张。
屋子恁好,怎么不同意侄女嫁进来?
老张依旧冷着一张脸,斜眼瞪了瞪这些叔伯兄弟,暗道:都是些眼皮子浅的货!
等众人踏进院门一瞧,得,难怪老张不高兴。这院子本就只有一进,不算大,现在一看,里面住了至少有六家人吧。这一分,每户人家才能得多少地方?
听闻老王家有五个儿子,那可不是穷的叮当响了?
同院住着的邻居们听说是找老王的,本想代为招呼着,可看见老张一群爷们儿不好惹的样子便立时鸟兽散,躲进自家屋里去了。
还道老王家二小子能先娶上媳妇呢,这一看可悬咯。于是,好事者便搬了小板凳坐在自己门口看热闹。
那边厢,老王得了消息赶紧往家来。
到了院子大门外,忽的慢下来,去池塘洗了手,拍拍衣服上的灰尘,这才扬起笑脸跨了进去。
老王瞅准厅堂中间的黑脸大汉,赶上去握住对方的手,“老哥大老远过来,实在辛苦。请坐请坐。”
他身后的三小子得了父亲的眼色,麻溜儿地搬出几条长凳,再窜进灶房去,不多时便端出七八个大海碗装的开水来,一一摆在众人面前,殷勤地招呼叔伯们喝水。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老张虽然是个庄稼汉,一辈子没读过什么书,但对方既然放低身段,自己好歹也借坡下驴,不好强硬太过。
便点点头,也算礼尚往来。不过,坐下第一句话还是直入主题:“你家二小子拐带了我家闺女来,她一大姑娘家从来没出过远门,今儿我和她爷爷伯父们便带了她回去。”
坐在一旁的叔伯兄弟们闻言也纷纷点头说是。
老王当过兵上过战场,这点子阵仗虽没放在眼里,但依然很是客气。先打发三小子去地里招呼几个兄弟和张姑娘先回家来,接着便对老张说到:
“大家伙奔波来一趟先歇歇脚。我跟老哥也很是投缘,一见面便觉得亲近。今天也让我进进地主之谊,给各位办个招待,等孩子们回来跟大家问个好。”
老王一句话既捧了老张,又对老张家的亲戚们很是礼遇。正所谓,礼多人不怪,亲戚里头便有人笑起来连说太客气云云。
老张年轻时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知道这老王头有手段,自己若一味拒绝便是落了下乘。
“老哥觉得可好?”老王见好就收,要解决这事儿还得拿下老张才算。
“恕我直言,孩子虽然不懂事,但这两个月可也是规规矩矩的,没有半分逾矩。回家时,我已狠狠教训了二小子。只是老哥家的闺女确实贤惠能干,今儿即便老哥没来,过不了几天我也是打算亲自上门去的。事情已经如此,有事儿咱们好好商量着办。”
老张听完老王这几句话,算是稍微舒服了那么一点,还算老王家知道寡廉鲜耻。两孩子没成事当然好,即便成事了,他也能二话不说带走自家闺女。
于是就着老王的话表情也软了下来,“不是我说,这事儿本就是姑娘不讨好,甭管我姑娘是怎么过来,你家小子也不该帮她瞒着我就拐了人跑。”
老王眉梢微不可见地挑了挑,可老张说得也是事实,况二小子在那边没少受老张家照顾。
02
两人这边徐徐说着话,不多时家里四个小子都回来了,刚问了个好,老张闺女跟在三小子身后也进了门。
张家闺女看了眼老父便低了头,轻身和伯爷叔父们打了招呼。老张瞪大眼睛扫了闺女好几眼,人瘦了些,精神到挺好,暗自放下心,张口便道,"我和老王家的有事谈,你回屋呆着去。"
老王见老张没有闹起来也是松了口气,连忙吩咐大儿子打酒买肉,二小子带着三个弟弟们也跑去厨房生火做饭忙开来。
八个大老爷们围坐在一起,但只有老张老王说话,其他几位便时不时附和几句。
酒一上桌,老王便殷勤地给老张倒酒,一开口便连说老王家对不住老张家,自罚三杯。这一来,老张心里原本的那点小九九也就暂时歇下去了。
老张爱抽叶子烟,好酒。老王也是打蛇打七寸,叶子烟、粮食酒备的足足的。
几杯酒下肚,说起两孩子的事儿老张依然不搭口,老王便转换了策略,开始跟老张讲起自家的事儿和自己当兵的经历。
听得老张一阵唏嘘,心里感叹这老王又当爹又当妈的不易。
这顿酒,老王一个人将老张家的亲戚们都放到了,只剩了个旗鼓相当的老张跟他一样半醉着。眼看说不了事儿,两人便都不约而同装醉睡去了。
这一睡过去醒来就是隔天早上了。
03
老王起床没见到老张一群人,自己家几个儿子也不见了,正纳闷儿呢。没等老王洗完脸,隔壁嫂子家的老大窜进来喊道:
“二叔你赶紧去村口吧,你亲家要绑了他闺女带回家去。大哥几个正拦着呢,怕是要打起来了。"
老王吓了一跳,帕子往水盆里一扔便急忙往村口跑去。
这边村口,老王家大小子带着几个弟弟正拦着老张不让走。
“张叔,您就同意弟弟妹妹的事儿吧。”
老张面无表情,“怎么,你们老王家是打算强抢人了?嘴一张就想娶人,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老张不想和小辈计较,招手让几个兄弟捆上自家闺女就要离开。周围看热闹的人也不敢阻拦,只好让出道来。倒是王二不怕他,跪在地上不肯让开去。
“老哥且慢!”这时老王大喊了一声,王二见老爹赶过来,一阵欣喜。
“老弟什么也别说,你家的难处我理解,但闺女是必须跟我回去的。”老张不等老王开口直接说道。
这可是为啥啊?老王想不通,要说远嫁也算是远嫁,但从古自今也没有因为远嫁断了姻缘的。
“我闺女早前就已经定好了人家,连礼都过了,人要言而有信,我张家也丢不起这个人”。
老王一听愣了,这可从没听说过。再说了,都八十年代了可不是封建社会,也不流行包办婚姻这一套了。
那边张家闺女见老王似乎犹豫了,心里发急,也顾不得姑娘家的矜持了,“爸,我和王二是自由恋爱,您说的那什么人家我连人都没见过,你不能自己满意就把我嫁过去。”
这可把老张惹怒了,“孽女”,扬起手一巴掌甩过去,却被王二给接了下来。
拉着侄女儿的张家兄弟们愣了,这父女俩也真是冤孽哦。想起侄女儿13岁差点重病没了的事儿,他们也有些心软了,便让老张的堂兄劝几句。
“老弟啊,我看堂侄女儿和王家二小子是定了心要在一起的,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你就应了算了。”
老张听堂兄这话,还是不搭口。
老王见此,知道有得说,便又将人往家里引,“老哥,孩子们打定了注意,咱们就应了吧。彩礼的事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老王家也是看重这个媳妇的。”
于是,再次喝了顿酒,老张同意了孩子的事。
老张要的彩礼是闺女的四季衣裳几套、几件家具,全都是给闺女的,他自己本人什么也没要。
最后,老王家卖了存酒和几担粮食,终于将老张所说的东西置办好了,结婚的酒席钱也准备好了。
老王给跟来的亲戚每人倒准备了一份小礼,最后走的时候,还硬塞给老张几坛子粮食酒。
张家闺女也知道老父自来是重诺的,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毕竟自己逃婚,下了老父的面子,只是终生大事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老张走那天,张闺女跟在老王身后去送他们,临走时,老张叫过闺女问道:“你是铁了心要嫁到这家来?”
闺女答是。
沉默一阵,老张说了句:以后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了,你自己好好过吧。
说完再不停留。
老王叹气,也不知道何时两亲家才能再在一起喝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