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杨露禅

如果杨露禅_第1张图片
杨露禅(1799-1876)



历史无法假设,但是通过假设,我们可以辨析历史节点中的种种变量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且能以此来研究一些历史问题。

今年是杨露禅诞辰220周年,从他初赴陈家沟学习陈家拳开始,且经他回永年广府授拳,乃至由他将原本只是局限于乡野呈一拳一脚之能的武技形式带入京城,并从此以“太极拳”之名得以广布传播,“太极拳”,而今已经成为一张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片,深受全球两亿太极拳友的追捧和喜爱,“杨露禅”三个字,由此也铸就为一个能等同于“太极拳”的文化符号。

但是,除了宫白羽《偷拳》、平江不肖生《侠义英雄传》等等各类怪诞不经的小说,以及相关的影视之外,真正从史学角度来研究杨露禅,我们尚未起步,杨露禅的历史地位也有待逐渐的确立。鉴于太极拳界缺少可资稽考的相应资料,所以,假设,不失为研究杨露禅的一种好方法。

我们不妨就此来假设:如果杨露禅不喜欢武术,如果杨露禅没有到陈家沟去学陈家拳,如果杨露禅虽然从陈家沟学了拳,但不向任何人透露他是从陈家沟学的拳,如果杨露禅没有在永年教拳,武家弟兄三人也没有师从杨露禅学拳,如果杨露禅也没有去北京教拳,如果杨露禅不愿意借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他只是恪守陈家拳的名号,如果杨露禅…凡此等等,我们都可以一一假设。甚至可以假设一些细节,也有助于我们梳理杨露禅和他的太极拳,在历史进程中的所扮演的较色,从而确立杨露禅的历史地位。

譬如,我们假设,杨露禅初入清廷王宫教拳,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拳教师与私塾教师一样,不过是大户人家聘用的技术雇佣,与王公贝勒的身份极不对等。另外,满清的王爷贝勒向来喜好满族的摔跤形式布库,他们可以任性任意,如果杨露禅在授拳时,王公贝勒耍个小心眼,偷袭一下,或用他的布库把杨露禅摔了,或者杨露禅技不如人…那么,或许历史就戛然而止,京城再也不会有杨家三代七八十年的传授拳的历史,那么,“太极拳”这一招牌,在京城或许就只是昙花一现。

这一假设,反过来能印证“杨无敌”的名副其实。同时也激励后辈学人,一种拳技形式,虽然已经“太极”化了,但依然保留着“拳”这一武技层面,极具攻防意识的根本的含义。

譬如,我们再假设,王公贝勒偷袭杨露禅,或用布库摔抱杨露禅时,情急之下,如果杨露禅用而今陈家拳所擅长的所谓“冷弹惊抖”,一拳向王公贝勒打去,把王公贝勒的脸面打成了酱油铺,在当时身份极不对称的“师生”关系中,王公贝勒肯定毫无情面的会让杨露禅“下课”,将他赶出京城,倘若还不解恨,王公贝勒继续任性任意,或许杨露禅的颈项发虚,他会担心头颅不保。

这一假设,印证了杨露禅的太极拳,不可能使用“冷弹惊抖”。同时也印证了太极拳是一门“讨打”的拳。杨露禅将原本呈一脚一拳之能的拳技,演变为一种拳艺:杨露禅不但不能输,他得赢,且赢而不伤人身体,赢而不伤人脸面。杨露禅得让王公贝勒腧,让他输得莫名其妙,输得服服帖帖,输得欲罢不能,还想继续“讨打”追寻究竟。

这一假设,涉及到了杨露禅太极拳的核心技术内涵。也是杨露禅太极拳有别于陈家拳本质特征之所在:舍弃短劲,擅用长劲。《太极拳使用法》中“太极指明法”:“用劲不对,不用劲不对,绵而有刚对;丢不对,顶不对,不丢不顶对;沾不对,不沾不对,不即不离对;浮不对,重不对,轻灵松沉对;胆大不对,胆小不对,胆要壮而心要细对;打人不对,不打人不对,将敌治心服对。”这为太极拳推手训练提供了准则,同时也为后辈学人指明了太极拳的方向。

一种拳技形式,一旦赋予了“太极”之名,它就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更不能只作为逞一拳一脚之能的武术来界定它。它也不同于魏晋玄学的清淡,也区别于佛教的公案清修或棒喝禅悟。太极拳以天人同体之理,得日月流行之气,从一气流行的拳架训练,到四手对待的推手训练,不偏不倚,不将不迎,知觉运动,尺寸分毫,要旨在于一举一动中,去把握世事万物将发而未发、预动而未动的端倪中,去观照和感触阴阳消长的机,进而“允执厥中”,在流行对待之中,当行而行,当止而止,内外交养,在放卷得其“时中”。从体育之学入手,进阶为修身之道,进而渐入性命之功。太极拳是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是一门反求诸己的学问,是一门性命践行的哲学。从杨露禅开始,杨家三代人在京城,与宫廷文化相互交融,太极拳在清季儒学式微,科举即将废弃的历史环境中,被有识之士作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内修之术,且赋予了“性命践行”的使命,杨家的三十二目老拳论,由此也奠定了太极拳理论的巅峰地位。

太极拳,倘若仅仅只是作为呈一拳一脚之能的拳技,那只是“一人敌”。杨澄甫老师当年不愿意学太极拳,“余他日当学万人敌”,他的夙愿是“万人敌”。就像是项羽当年不愿意学剑,他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而太极拳一旦被赋予了“性命践行”的使命,远远超越了项羽领兵打仗,残害生灵的“万人敌”,杨露禅的“万人敌”,乃是让士大夫将太极拳作为从格物致知到修身养性,乃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强壮起来。

心中无敌,自然天下无敌。“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这才是杨家克绍裘箕“杨无敌” 的真谛之所在。

太极拳作为修身养性、调控身心、反求诸己、性命践行的学问,在一百七、八十年间,从陈家沟、赵堡镇、永年、北京,一直走向大江南北,走向全球,而今成为全球上亿人群所热衷、拥戴的文化现象,太极拳已经突破了小众人群闲暇消遣的范畴,已经突破特定区域的屏障,太极拳习练者身上所浸润的传统文化因素,诸如独具太极文化特质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模式,也日益成为亿万太极拳爱好者所崇尚和景仰。太极拳这种春风雨露,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已经开始以“阴阳相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等等,独具太极文化特色的方式,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人们提供解决诸多纷争和矛盾的另一种方案。

一如“功夫熊猫”改变了张牙舞爪“龙”的形象,太极拳也定将超越“孔子学院”,以其独特的身体语言,以民间的文化交流,让世界各国感受来自东方文化的魅力。杨露禅的历史地位,当作如是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杨露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