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大败局

ofo大败局_第1张图片

ofo最近的情况让我想起一个场景:长下坡的车刹车失灵之后,司机还猛加了一脚油。

在创始人戴威发了一封公开信,承认企业面临着困难,表了各种决心和态度之后,ofo的困境被媒体反复报道,其中退押金这个环节有困难和滞后这个点被屡屡提及,随后,不知道是产品经理故意还是真的无意的,在退款界面加上了一个排队人数的数字,突然就引爆了社交网络,排队退款人数几天之内就突破一千万,直奔更大的数字而去。

这是一个完美的“挤兑”案列,最重要的两个引爆点,都是由ofo自己引爆的,本来媒体的零星报道,随着戴威的公开信,引发了各种媒体的一波高强度的报道和围观,本来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彻底公开化了,因为媒体的报道,更多的人去退押金退不到,媒体又更加强报道这一软肋,于是基于“负(gao)责(bu)任(dong)”的出发点,他们在退款界面上加了一个排队数,彻底的把这一数字公开化,引起了围观、猎奇、恐慌等复杂的公众情绪。退款的排队人数从1-2百万,马上就到1-2千万,然后上升成为一个社会事件。

复盘这一过程,完美的犯了所有不应该犯的错。以后在商学院的企业公关和商科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是作为失败案列。

媒体在挖掘ofo失败的原因,一些人是事后诸葛亮说我早说过ofo不行。一些则是试图从商业模式、团队能力等方面去分析,还有的挖出了马化腾在朋友圈的回复,他的意见是ofo失败是因为股权设计时的“一票否决权”,然后媒体又去挖掘这个内幕,复盘ofo发展过程中的数次各方行使一票否决权的八卦,比如开始时戴威否决了ofo和摩拜的合并,引发了投资人朱啸虎的不满,最终把股份卖给了滴滴和阿里,阿里进入后否决了滴滴收购ofo,引发滴滴不满,滴滴之后否决了阿里增资,彻底断了ofo的现金流,随后ofo就没有过大额资金进入,最终走到今天。

一个完美的囚徒困境的模型。

我是一个重度的共享单车的使用者,所以去年媒体热炒中国新四大发明里就有共享单车时,很多人不以为意,我却深以为然,虽然这个商业模式因为恶性竞争的原因把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商业形态最终推迟并锁死成今天的这个局面,但是我作为重度用户,我对这个行业始终充满好感,并且希望他健康蓬勃发展。

共享单车这种模式能够突然快速风靡,除了显见的那几个原因,比如移动互联网和支付作为基础设施的普及、风险投资对于新商业模式的角逐、巨头们对于竞争的斗志和对掉队的恐惧等等之外,其实有一个原因很少被媒体提及,那就是共享单车最大的竞争力,其实是公共资源的免费使用。

最简单的就是任意停放这一点,这点是这一模式能够风靡的最重要原因,这些随便可以停放的区域大部分都是公共区域,能够免费使用这些区域,才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力,假设每一个区域都需要企业们自己付费去租赁或者购买固定的停放区域,这一模式的吸引力马上就十不存一。不相信你看看昆明街头的公交公司投放的那些固定存放的自行车使用率就知道了。

可以在公共区域停放带来了很多城市问题这个今天暂时不讨论,但是被忽视的另外一点我觉得值得今天单独说一说:公共区域的管理权属于政府,新事物的出现,政府的态度是先看一看,观察一下再说,而不是因为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就一棒子打死,这就是对待创新最好的态度。

很多人和很多媒体说我们政府对待创新支持不足,对此我是不太同意的,最近20年来无数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和爆发,其实背后都有政府的默许、支持、鼓励的影子,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新事物出现之后,先默许,让子弹飞一会,然后再进行规范化管理,所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约车、共享单车这些模式,都是遵循了这一规律。当然这一过程是伴随着泥沙俱下的,比如P2P也是这一过程的产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客观判断和评价即可。

ofo走到今天,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故事,今天排队挤兑的人、退不出款而谩骂的人,都是受益于这一商业模式的用户,为什么走到这一步?从让人感激到让人谩骂,过程令人感叹。

很多媒体都在感慨,ofo和戴威错过了委身于巨头或者合并的机会机会,但是对于ofo和戴威来说,今时今日是失败,委身于巨头和合并就不是失败了吗?

其实,戴威和ofo这一完美犯错的过程,一年以前我一模一样的犯过一次,曾经受益于你的用户,变成围观你、嘲笑你、调侃你、谩骂你的人,变脸只需要一瞬间。人性之复杂,不经历永远不能明白。

可惜了那腔热血,洒在了地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ofo大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