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如意要“三会” ——夕拾《增广贤文》(七九)

        【原文】: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①。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②。触来莫与竞,事过心清凉③。秋来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④。

        【校注】:①未知忙:有版本作“不知忙”,同义。②达士:明达事理的人,有版本作“义士”,讲义气的人。高人:技能高超的人。③触:抵触、冒犯。竞:争辩;有版本作“说”,同义。④秋来:有版本作“秋至”,同义。

        【译文】:自己心里很着急,他人不知你忙啥。人处贫穷明达事理的人不会送你金钱,身染疾病医术高超的人却能为你治疗。听到恶言恶语莫去计较,待到事过境迁自然心宁。秋天到了满山都是秀美的秋色,春天来了无处不有繁花的芳香。

        【夕得】:杭州灵隐寺有副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人生从来没有百分百的圆满,随时会遇上不如意的人、不如意的事。人生中的不如意也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道“坎”,迈过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停下了,万念俱灰难自拔,一念之差走绝路的事也不少见。因此人生不如意时要“三会”。

        一要会倾诉。人们多知道水库都有一条水位警戒线,水位超过这条警戒线水库就得开闸放水,要不然堤坝难免会溃败。人生中的消极情绪犹水库之水,日积月累而不排解,人也会有崩溃的一天。前文说过“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受到廉颇无休止的羞辱,并没有回击,但也没有一味地承受,而是找自己身边人倾诉,说自己忍让是为国家安危着想,并不是怕廉颇,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廉颇。他的手下立刻把话传递给了廉颇,廉颇羞愧难当,负荆上门请罪。这样的倾诉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试想如果蔺相如不向身边的人倾诉,任怨愤在胸中郁积,总有一天难以压抑。回击,则将相失和、赵国遭殃;忍让,则积怨成疾、自我毁灭。

        二要会自立。2016年12月《洛阳日报》上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女教师资助一个贫困女孩念书,负责她高考前所有的学费、生活费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刚开始,女孩感激不尽,学习也很刻苦,中考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到了高二,女孩早恋无法静心学习,成绩急速下滑。次年高考得了个“三本”大学。考虑到昂贵的学费及女孩的学习态度,女老师拒绝继续给予捐助。本以为此事可告一段落,没想到女孩找到初中班主任,哭诉女教师这几年没有给她足够的关怀,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教师女儿的旧衣服,手机用了三年了也没换过,现在又不供她读大学,她简直不想活了。读到这。人们不禁为女孩言行而吁嘘不已,家庭贫困不是她的错,她错就错在把改变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且还认为是理所当然。人遇上不如意要依靠自己,主动想办法、找出路,不能把改变现状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更不能心存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要会放下。现实生活许多“不如意”实际上是因自己纠结而造成的,殊不知“进一步狭路相逢,退一步海阔天空”。《伊索寓言》中有个故事:从前两只分别在山谷两头玩耍的山羊相遇了。山谷十分险峻,万丈深渊之下便是滚滚洪流,连接山谷两头的只是一根倒卧的树杆,这树杆容不下两只松鼠同时通过,更何况是两只山羊。但这两只山羊才不会被吓住。在桥的中间两只山羊角抵着角,互不相让,最终都掉下了悬崖,被滚滚洪流带走了。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只羊,能服输忍让一下,就不会有这样不幸的结局。人也如此,对一些明知得不到、或一时难以达到的事要懂得放下。吃得了眼前亏,才能赢得更大更好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不如意要“三会” ——夕拾《增广贤文》(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