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细痩

林徽因: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细痩_第1张图片

林徽因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从小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曾随父亲游历欧洲许多国家,集中西方教育于一身。她是一个幸运的女子,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世人仰叹。

林徽因一生著有小说,散文,诗歌,书信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她的代表诗作,《林徽因诗集》里有也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1.《深笑》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这首诗将抽象的笑赋予具体的事物,在动态的事物变换中,让读者去感知笑的魅力所在。

笑是那么甜,那么深,圆转如明珠,“清泉底浮动”,在水面上流泛,分散,这便是孩童般灿烂的笑。

笑是那么轻盈,柔美,随风拂过,如挂在短墙的斜阳,让人留恋,这便是微笑的魅力。

笑声如鸟鸣般婉转,如千层塔檐上的风铃般清脆,随着塔身扶摇直上,这应该是朗笑了。

林徽因用女性独有的柔情,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心思,书写《深笑》这首小诗,彰显现代诗歌的无尽魅力。

林徽因: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细痩_第2张图片

2.《记忆》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湖上风吹过,头发乱了,或是
水面皱起象鱼鳞的锦。
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
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
不着痕迹,谁都
认识那图画,
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月明风轻,凉风习习,听着远处断断续续传来的曲子,才女的心也渐渐温柔起来,心底绽放几朵娉婷之花。看着辽阔的水面,嗅着香郁的野荷,“水面皱起像鱼鳞的锦”,心镜倒映出过往的美好……

唯美的画面,伴着微妙的情感,浪漫思绪,任尔驰骋!

3.《夏夜》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
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满山的风全蹑着脚
象是走路一样;
躲过了各处的枝叶
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象张软垂的幔帐。
疑问不见了,四角里
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象在祈祷,无声的在期望
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林徽因不愧是长于建筑学的才女,总是把抽象与具体完美地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思考的方向和范畴,让思路不迷途。

漆黑的夜,深不见底;山间的两盏灯,如夜的眼睛,在看着这个世界。风像走路一样,蹑着脚,写出了夜的静谧、深邃,只听见流水在山间潺潺……

才女的视角,手法之独特,总是别处心裁,耐人寻味。

“夜在祈祷,无声的在期望”,夜的梦,即是诗人的梦,虔诚中带着忧郁。

林徽因: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细痩_第3张图片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诗是林徽因的代表作,她的儿子梁从诫说:“爸爸告诉我,《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写的。”

“雪化后的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这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儿细腻的比拟,“鹅黄”,“嫩绿”,美得那样剔透,不忍触碰,满含母亲的喜悦和爱恋,爱得那么小心翼翼,爱得那么真真切切!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孩子就是母亲林徽因心头的暖,心里的希望,是她温暖的四月天,诗中充满了柔柔的母爱。

也有人说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爱情诗。才女已逝,不得而知,个中情感,只有读者自己细品了。

5.《静坐》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在才女林徽因笔下,冬天是一副随性的写意画,只需几笔勾勒。“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寒里日光淡了,渐斜……”,“我在静寂中啜着茶”,静中有动,景中有人,亦有情。

林徽因的诗,不仅仅是写景抒情,她的诗作中无不体现立体感和状物手法,让读者于动态中欣赏景物美,于具体中体会抽象事物,她的建筑学思想潜移默化于诗作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徽因: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细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