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期——

今天看“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专栏里介绍了《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的几项新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反安慰剂效应”。意思是说,这个人本来没事儿,因为自己以为自己有问题,结果就真的有了身体问题。

实际上我感觉这有点老生常谈,相信很多人很早以前都看过那个研究。蒙住一个死刑囚犯的眼睛,在他的身上插上一根管子,告诉他现在正在放你身体里面的血液,并且在旁边制造出哗哗的声音让囚犯听见,让他误以为是自己的血液流逝的声音。当然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可那囚犯却信以为真,慢慢的身体变冷,有了流血过多症状,最后终于死掉了。

当然你可以说囚犯是被吓死的,但他的害怕在我看来也就是心理暗示,和“安慰剂效应”的效果一样。比如,万维钢举出的例子,一个人可能睡眠没问题,但他觉得自己睡眠不好,结果他的身体就表现得好像真没睡好一样。

这也如同李笑来讲的“自证预言”,当你凝视深渊,深渊同样也在凝视你,关键就在于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对待整个世界。

人这种动物真的好神奇,特别是在心理上,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说大了有可能成为改变人生的转折点,说笑了也能成为做好每件小事的关键点。如何运用好安慰剂需要我们仔细斟酌。

就好像我陪嘉嘉练琴,我发现一旦嘉嘉学了新曲子,他练习时就会有些烦躁,实际上就是畏难。他觉得练习新曲子因为不熟悉就会有些困难,花费的时间长,老师要求练习的次数也多,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而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我再说他弹得不对,他甚至会气得流眼泪。

而如果他每弹一遍,不管弹得如何我都先表扬他有进步,某一小结非常熟练,或者指法保持得很好,再说哪里有问题时,明显能感觉到他的心情好很多,下一遍真的就会有些进步。所以对待孩子的学习,还是应该多鼓励,安慰剂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百七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