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犹太人定居点——变迁中的上海(4)


(1)

      二战期间,在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霍山路一带,曾有一个犹太难民定居点,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事。后来随着战争的结束,绝大部分犹太难民都离开了中国,这些房子也都由国人居住了。再后来,由当年犹太难民开办的白马咖啡馆恢复营业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也建成了,当年犹太难民聚会、游玩的霍山公园也整修一新。

      由于年代久远,当年犹太难民居住的房屋普遍都已老旧,水电厨房等生活设施也都落后时代了。最近,这一地块终于旧区改造了。居民都迁往新居,但这里的老房子并不一并推倒重建,而是修旧如旧。具体以后会以怎样的面貌迎接我们,那只能拭目以待了。但我相信,改造后的提篮桥地区,既有始建于1901年、并正准备改建成监狱博物馆的提篮桥监狱,又有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l736~1795)的下海庙,如果将来再恢复当年犹太难民居住区,这里又毗邻北外滩黄浦江,相信不久的将来,虹口提篮桥地区一定会成为又一网红打卡地区。






(2)

      这一幢幢红色墙砖小楼,承载着多少不堪回首的记忆。在那风火连天的岁月里,中国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苦难深重的犹太人民,让他们有了生存下去的勇气。

      1933年9月30日,宋庆龄曾在这里主持召开过远东反战大会。向法西斯们发出了中国人民的怒吼。

      美国前财务部长布鲁门塞尔当年从欧洲到这里避难时只有十多岁,在虹口他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如今他的旧居保留完好无损,他曾数次携家属访问旧居。布鲁门塞尔深情地说:在上海,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推开斑驳的大楼房门,踏上已磨得退色的木楼梯,每一步都仿佛走向记忆深处。忽然听到吱呀的开门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出来。于是,有了这样的对话:

      “老伯伯,侬一直住在这里呀?”

    “是的呀,从我爷爷开始就住在这里了。”

    “这里过去是犹太人住的地方。”

    “对的,后来伊拉走了,吾爷爷用金条对下来的。”

    “听说这里要旧区改造了?”

    “对的,房子太老了,煤卫还是公用的,也实在不方便。”

    “那你愿意走吗?”?

    “唉,尽管旧,也不舍得呀。毕竟是老一代人留下的东西。不过,将来也会再回来看看的。有新房子住总归好的。”

    老人边说边走,他要去对面霍山公园会老朋友了。夕阳里,告别了老人和这一幢憧老房子。黄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塔仿佛近在眼前……











(3)

附件:    白马咖啡馆


曾经的犹太人定居点——变迁中的上海(4)_第1张图片


【白马咖啡馆介绍】

    白马咖啡馆开业于1939年,是由维也纳逃亡来上海的犹太人鲁道夫·莫斯伯格一家创办。莫斯伯格一家在战争中一直怀着重回维也纳的梦想。在上海避难期间,在日军的严加看管下,莫斯伯格一家启动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把当初奥地利圣沃尔夫冈一家知名的白马咖啡馆复制到上海。他和妻子租下了一栋三层带阁楼的建筑,在长阳路、临潼路路口创办了白马咖啡馆。




      咖啡馆的内外装饰都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奥地利的风格。餐厅的墙上张贴着奥地利圣沃尓夫冈白马咖啡馆的绘画,而餐厅所用的桌布也是纳也纳式的,所使用的桌子椅子等家具为上海制造,莫斯伯格先生本人在上面作画。温馨的气氛,周到的服务让白马咖啡馆生意兴隆,常处于人满为患的状态。





    关于白马咖啡馆还有一个浪漫的故事。1938年水晶之夜爆发后,德奥等地的犹太人仓皇逃难。Kurt与恋人Lilly不得不在此时黯然分手。Kurt随家人逃到上海,而Lilly一家则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在上海虹口,Kurt开了一家美发厅,并在这里邂逅了爱情,后来他们在白马咖啡厅举行了婚礼。移民到澳大利亚的Lilly也结了婚,生了孩子。战争结束后,Kurt Mosberg夫妇到澳大利亚定居。

      多年以后,他们的伴侣相继离世,Kurt80岁这一年,向Lilly求婚,Lilly答应了。两人因为战争而断掉的情缘再次续写。如今在他们的家中,依然放着以前爱人的照片。



      由于配合长阳路动迁,这幢小楼2009年左右被移除。2015年,白马咖啡馆复建,如今的白马咖啡馆按照1:1的比例恢复了原面貌,使用了一批当初保留下来的建筑构件和家俱。昔日的白马咖啡馆焕发出新的活力,重新向游客开放。






曾经的犹太人定居点——变迁中的上海(4)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经的犹太人定居点——变迁中的上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