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斜杠青年,你斜对了吗?》里说过,先打造一个维度的竞争力,在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然后再打造多个维度的竞争力。比如我在刚开始学习吉他的时候,首先把吉他的技能打磨到一定的程度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学尤克里里,贝斯,小号,键盘,架子鼓,小提琴,那么我的竞争力就会比只会弹吉他要多了一些维度。(其实我只负责前面两个科目的教学,后面的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很显然,学习也是需要方法的。就像有很多人,能够学会英语,而有一些人学不会,那么是否是因为学不会的人智力不如能够学会的人,很显然不是嘛。除了其中有一些怕麻烦的人,但是绝大多数的人是因为没有掌握方法而最终不了了之的。(我当初就是这样的人吶,没完没了的被单词,最后也就没完没了了)那么学习有什么样的方法呢?下面我将学习的方法总结了以下五点,供你参考。
1,和身边的朋友学习
我们的身边所接触到的人和遇见的事情都差不多,如果朋友在同一件事情上见识比我们高明,态度上比我们阳光,那就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效仿。我在朋友和合伙人身上就学习到很多的知识,通常我们在一件事上有不一样的看法的时候,我都会请教他们,你的想法是什么,然后听他们说完,我再去思考是否是这样,这样更有助于我疏通理解整个事情的脉络。
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怕麻烦别人,朋友之间的帮忙是很平常的,麻烦朋友不会让你失去朋友,朋友对你帮忙之后你给出相应的报酬或者请吃一顿饭,这样我觉得更是加深感情的一件事情,相反,不去麻烦朋友,不联系才会真的失去朋友。
当然我们也愿意做一个有价值,对人有帮助的人,因为人人都渴望被尊重和被需要,在请教朋友学习上问题的时候,让他感受到你的尊重,也让他感受到作为师者的荣耀。如果是交情比较深的朋友那顾不需要那么多的顾忌,但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间的距离还是适当的保持。
2,阅读学习
如果是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朋友,又或者是对阅读还没有产生兴趣,那么开始的时候可以先阅读一些虚构内的小说开始,我是从2012年开始阅读的,当时第一本接触的书是:莎士比亚的悲剧,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原来读书也这么有趣,从此走进了文字的世界,不得不说文字是开启人类思考最好一个工具。苏引华老师说过:锻炼记忆用图片,锻炼思考用文字。
阅读,纸质书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比纸质书更方便的是电子阅读器或者手机,在机不离手的时代,手机上安装电子书,随时都能够阅读,无论在吃饭,在等人,在公交车上,在地铁上,在户外,或者在厕所的时候。只要想读就能随时拿出来读,这是最方便的,并且,在电子设备上阅读,读完一本书后,能够把书里面的内容提取出来,更方便我们日后来使用。
3,网络课程
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有越来越多学习知识的平台,像TET演讲和网易公开课,这些在早期我经常打开来听,里面非常多免费的名校课程,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都有。但是就是不太清晰和有一些课程没有字幕,而且挑选起来比较浪费时间。
后来接触到一些付费的服务平台就更加爱不惜手了,一个是“得到”app,另外一个是“喜马拉雅FM”,喜马拉雅FM里面有非常多的知识服务,像一个知识淘宝,各种各种的知识服务都有。而“得到”想是天猫,虽然是一样的服务,但是会更加有质量。
得到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学习平台,几乎每天都会打开阅读和收听,里面有很多老师的专栏非常好,有付费的也有免费的,是否一定要付费来学习和阅读,因人而异吧。(我刚开始付费学习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是这样说的:你tm的整体说学习听课,你进了传销被洗脑了吧,以前的话我会给一张微笑脸,现在我会说:时代正在惩罚那些不改变的人!)
但是其实我的收获是非常大,从最开始的免费找各种资源,到现在付费阅读和付费学习,让我对商业的视角越来越清晰,所有的好的产品都应该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因为这才是可以持续的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知识服务这一块也同理,因为有回报,所以会更好。
当然也会有一些免费的好的知识,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好的知识,一直免费,那么生产的一方持续的投入而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就像是一段交往的关系一样,一方持续的付出,长久就会产生问题,所以是不可持续的。另外付费是一个门槛,可以把很多优秀的产品挑选出来。因为最终,我们在免费的信息中所筛选的时间,其实和付费相对付出的成本其实是相差无几的。
3,参加培训班,线下大课
条件允许的话,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作为经营者,或者对行业发展前景感兴趣的人,都应该参加,我偶尔也会参加线下的一些课程,这些线下的课程对于你了解整个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让你产生一些新的思想和整体的布局。
对于开阔眼界,观察整体的局势有一定帮助,看到一些做得好的企业,能够让我反思到目前的状态有哪些不足,常常发现的是,他们所采取的战略和行动,比我们更加细心,想得更周到。
4,加入一些学习圈子
学习是一种社交,自学无疑是一种最省时间和最快的方法,但是反馈非常重要,很多学习之所以后面失败了,可能是因为得不到反馈,有交流的圈子,能够产生思想的碰撞,交流学习方法。
我在学习英语和学习其他的知识也是如此,组建交流群,讨论学习心得,偶尔定期组织线下聚会,收获反馈。一个人能走的更快,一群人能走得更远。现在很流行的小密圈App,或许里面有你喜欢的圈子,赶快加入吧。
5,在大学参加一些课程
如果时间允许,线下的课程无疑是产生交流碰撞和结交相同爱好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实用性不大,比起知识更重要的是成绩和证书。
我有一些的同学知道了这些之后,就会在大学里不注意学习,当然,可能是我上的大学并不代表全部的大学,(如果你的大学有不一样的情况欢迎给我留言)因为他们知道在大学里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往往会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
但是我工作以后才知道,有一些公司会看大学里的成绩,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一个员工是否长期是一个保持学习进步的人。所以那些不注重成绩的同学,我只能“嘿嘿嘿”了。这里可能有些同学就会问了,那么既然学的东西不重要为什么还有去学呢?
这个问题有同学问过我们曾老师,我们曾老师说:虽然当下的知识并不一定最重要的,学会学习的能力更重要。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真正能够运动到生活中的是很少,但是这里是没有考虑到积累的因素在里面,虽然当下的改变很少,但是长期的积累会很大,当你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你将会在某一个点上爆发。
李笑来老师在得到专栏里面说过:学习的境界分为三种1,能够学会别人手把手教的东西,就想你来我的琴行学琴一样,我们老师手把手的教你演奏的方法。2,能够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很多学做菜的朋友会买一本书来学着来做。3,能学会没有人教授的技能,这简直就是一种开挂的能力呀。
希望上面的总结对你有用,祝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