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前序小插曲:其实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已经写好了底稿准备发布,然后遇到的问题是

因为换了手机忘记了登陆密码,所以用微信登陆的,当发布的时候出现上面的界面,看到这个提示又悲伤有高兴,悲伤的是还得花时间捣鼓一下才能发布文章,高兴的是这个还是3年前的,我曾在里面发表过文章,一直都想要找回来看看,这回终于能实现了。所以当我重新解绑微信,重新找回密码登陆进去,看到我曾经用心记录的文字时,真的非常亲切,我自己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只是,要说声对不起,这么久了才来看你,因为这中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我会陆续分享在这里)  ,以至于我忙于应付忘却了我最喜爱的 心灵归宿在文字里,能承载下,希望越办越好。

下面是发布失败之前保存下来的正文。

     在输出文字之前,脑海中没有一个清晰的有条理的论点,不知道主要论点是什么,所以也不能够有计划的先设定论据。但是近期有些东西在脑海中比较混乱,是时候进行一次整理和输出了,在没有准备犹豫时,去做就对了,做着做着你会找到出路。现在突然想到我想要记录些什么了。

     所有的事务性的任务在大脑里有位置,往往会觉得很简单只是需要时间做完就ok了,开始倒计时又会突然觉得有很多事情没有做,这就会形成心理上的抗拒和排斥,就像学生开学时没有完成寒假暑假作业一样。但是当看到眼前的任务,有复杂费时间的,有简单省时间的,有时间节点的,有不需要时间节点的,有重叠交叉的,有独立的,先做哪一件?就像做一张考试卷子,先挑难题做还是挑容易的做,紧张的心理也是一方面,一看试卷觉得太多陌生的题了,或许有心理挣扎害怕考砸,结果就一定会考砸。所以要做的是排除一切其他干扰尽管去做简单的题开始,做着做着就柳暗花明了。当所有一切都没有预期的完全达标的状态,需要的是尽管去做的心态。

     桌上一堆全是帐和票,先做哪个,先把所有任务都列好在笔记本上,然后先挑有时间节点的做。再挑最简单的让自己进入状态。补记录下年底的拨开雨雾见月明-整理发票篇。一天都在整理发票,审发票,贴发票,记账,反记账,结账,反结账接躁动。

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_第1张图片

 再说进项票(增值税中列计进项税额的发票叫做进项发票,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可能不是学财务的最这些会计名词有点晦涩,有想知道的可以留言,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去年一年的进项票当时也是按照月份整理的,当时是按照月份进项金额打印的,因为中间会涉及抽票,隔月抵扣,年底复盘的时候就会有几张票不知道是哪个月的,如果不把这个模块的任务清理掉,心理就会一直有个位置给它留着,难受并且占用脑内存。然后便开始按月打印了抵扣明细,全部按照抵扣明细顺序整理,每月抵扣份数和金额一张一分不错。在进行每月核对时,核对的是金额,后面发现按照时间核对会更快,所以就大概按统计表时间顺序整理一遍票,再核对效率就高了,再小的事情都有规律和捷径,虽然花了半天时间,但是当看到整理完的心里面轻松多了,舒服多了,这也许就是当你专注完成一件事情后心理上面完全的轻松愉悦吧。

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_第2张图片

看着整理完的票据觉得套用老爸的一句话极为贴切-眼愁手不愁。首先进项票这组模块没有死角,没有丢票,数据吻合,然后循着这条线(现在利用的是发散思维),银行回单支出列表(或银行回单)和付款申请单和进项票记账联三家一一核对,一定要按照时间顺序,有相同的公司放一起,没有死角后-每月没回来的进项票顺便做个记录。电子版(网银下载稍作变动就是现成的日记账,而且利用筛选功能还可以对每月固定支出财务费用和变动支出工资和管理费用报销费用做统计)和纸质版同时进行。

这条进项线ok后,接下来开始销项线-是一般纳税人销售时开出的发票,这个销项票大家都接触到,比如你去超市买东西,要的票就是狭义的销项票

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_第3张图片

小笔订单以客户为单位,分期跨月项目合同为单位的开票额和收款额进行统计。发货单和银行回款和销项票三家一一对应后,欠票情况和应收账款出来了,销售回款也就出来了,回款是工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环环相扣在这里非常贴切),工资ok后,另加报销部分,就可以收网做帐,出报表报税了。这是正序,也可以逆序。  想要学习盘总账的小伙伴可以当福利了,拿去不谢。

  所以说当开工前在我脑海里的任务未完成时,觉得很EASY,当我只整理其中一个分支(专注的前提下,顺利的前提下)还用时半个工作日,任何事都要实际操作才会真正知道哪里有障碍哪里顺风顺水需要多少时间。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把任务各个清理,最后剩下最需要时间慢慢整理和检查的3个月凭证的装订。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需要的是心无旁骛的专注。所有分支井然有序没死角,整个树干才一目了然,整个工作才有条不紊。

   有个习惯去过的地方不想去第二次,写完的东西不想回头看,同样做完的事没有回去检查的习惯,但是我想说的事,北京动物园我只有第一次去是自愿的,后来的两次都是被迫的,没有想到时隔5年我看到长颈鹿时还是会被它的大个子惊到,看到顽皮小猴子和妈妈嘻嘻还是驻足,因为此猴非彼猴,五年前他还还未出生。如果写完的东西不回头看真的是错别字满屏,而且你会发现有许多需要删除和修改的地方;做完的事必须检查检查再检查,因为有时你本能的出错而自己浑然不知,又因为都是自己做的,检查第一遍又本能的跳过错误而又全然不知,所以在有内控的时候用制度来降低出错率,要么就人工检查排除。否则出一次错,面子是小,牵一发而动全身才是要命的。就像开车一样,没有万一,万一就是生和死之间的距离。这也许就是做会计的无论之前是什么性格,最终都会少言寡语,事实证明,不需要汇报工作时这是有利的,状态不飘,情绪稳定,左脑才能发挥最大功率,做事才能做专注。所有的事情都是反复的基础上各个分支都做好纵观全局然后才能延伸出新的高度和深度。所有的模块都需要寻找到一个有规律的方法在一个既定的框架内操作,并形成既定操作流程。几个模块连成一个流程,一个流程一个闭环,环环相扣。

     敲这篇字的开始我说,条理不清晰前提下先做就是了,从简单的开始,然后会在过程中延伸出思路和感觉。现在我来进行一次有利的论据支撑,这篇字我敲着敲着发现专注出现的频率挺多,那就沿着这条线开始敲。开始题目是空着的,于是题目此刻就补上去了,这也是在工作当中我们提升工作效率的必知知识点,我们要关注的自身大脑思维,了解这些大脑的区别分工,有助于我们更科学运用大脑,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_第4张图片

   人的大脑分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当你做数据核算,进行逻辑运算时运用的是右脑的专注模式,所以财务都有独立的办公室并不只是为了锁保险柜;当你的脑海中出现一些异想天开的idea创意时开启的是你左脑的发散模式,比如广告策划的,运营优化师等的办公环境都是开放式和弹性的时间制,这有助于让他异想天开随时别出心裁并让他的大脑细胞始终任意驰骋寻找灵感。大脑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这两个模式之间相互切换,但是只要有意识的处于集中状态下,另外一种发散模式就是被屏蔽的,你强它弱,拖延是专注的死敌,它会增加你的压力,在情绪上面进行排斥,其中的神经模型会变得模糊暗淡,残缺不全,你的思维会变得七零八落,摇摇欲坠,这样的一个状态正好给了左脑一个蠢蠢欲动趁虚而入的机会,身体还在端坐,灵魂已飘到九霄云外。


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_第5张图片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专注的效率非常显著时,耗费的能量更是加速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恢复时间却是成反比。前者是充电两小时通话5分钟后者是通话两小时充电5分钟。以天作为周期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每天专注的时间不会超过4个小时,不需要太专注的事务性工作可以在相对疲劳的状态下做。中间有绕不过去的难题喝个水上个洗手间切换一下左脑模式回来可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并且发现问题随时记笔记,完成一个任务标记ok,一天下来就会知道哪个模块收尾,明天该继续哪个模块。在专注工作期间搭配有规律的放松你会收获如同被水泥加固一般的稳健神经结构,因为你垒墙的时候必须留出水泥干的时间再继续垒才能保证整个墙体坚固有力,欲速则不达,水泥不干急着继续就全塌了。以年为周期的角度,年假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这个时间和亲人团聚,弥补平时的陪伴缺失,让自己缓冲为新的一年做好重新起航的准备。当一年结束了,总结下去年定下的目标有几个没有从你的任务栏划去,有多少收获是你预期外的。

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_第6张图片

 恢复脑力的不二法宝就是睡眠,尤其是午睡,人醒着的时候大脑会产生毒物质,在睡眠中,脑细胞回收缩,这样脑细胞缝隙就变大了,像水龙头一样脑脊液从中流过然后把毒素都冲刷了,每个人都会遇到大脑短路以为是缺血其实也缺觉。(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和抑郁症就是白天黑夜睡不着觉老东想七想结果最后啥也想不起来了。脑容量有内存少记些东西用的时间长些,多用写作的方式对工作对生活对感悟进行记录。写作码字用到的左脑发散模式,一边码一边把发散到九霄云外的思维拉回来;长时间的码字用到的右脑专注模式,一篇没收尾不能看手机不能练吉他不能想着毛笔字,没思路了,发会呆切换下右脑又能继续了。练吉他从娱乐角度来说属于运用左脑思维从练得过程来说属于右脑思维,毛笔字从陶冶情操上来说发散思维,从它达到的使人性格稳重结果来说属于专注的右脑思维。吉他和毛笔字两项娱乐两者又可以互为左右脑互相切换。

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_第7张图片

 左右脑科学切换,骄傲的快乐的纵横于万千脑细胞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