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305天

终身学习精进打卡 Day305

日期:2021年5月21日

《非暴力沟通》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阅读思考

1、“异化的沟通方式”是什么意思?

“异化的沟通方式”,是指有些语言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2、请指出若干种“异化的沟通方式”并举例说明。

(1)道德评判,贴标签——你太蠢了。你是猪啊!

(2)进行比较——你看小张家又买房了。

(3)回避责任——我不得不上班。

(4)强人所难,要求、命令——你应该、必须怎么样。

3、“道德评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恶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都是在评判人。

4、马歇尔曾说,所有的评判都是未被满足需要的可悲表达。为什么他这么说?

他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评判暗含着自己的价值观及需要,但是,人们却以评判的语言表达,这样很可能招来敌意,使人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5、如果人们做我们想要他们做的事情是出于恐惧或内疚,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对方出于恐惧或内疚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6、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看到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别人。此时,我们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

7、根据马歇尔的观点,社会各个层面的暴力主要来源于何处?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8、我们的语言表达,有时否认或淡化了我们的个人责任,请举几个例子说明。

比如:是爸爸让我做这个作业的。孩子在说这句话时,他并不认为做这项作业是自己的责任,而是认为是爸爸要求他做的,他才做的,责任还在爸爸身上。

9、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什么?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30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