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可以/文
记得一次在孩子幼儿园互动课上,我问了小朋友们一个问题:门里面有什么?当时做了一个场景假设,我在一张纸上画了扇门,门用黑色颜料涂满,有一把钥匙挂在门上。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答案是有小娃娃、妖怪、有怪兽、有虫子……孩子们很活跃,不一一列举,我追问了下说有虫子的孩子,孩子说,黑色的门代表着会是一个黑暗的地方,虫子喜欢在阴暗的环境里待着……逻辑很清晰,不仅感叹孩子们的小脑袋瓜子里想的千奇百怪,孩子世界里的恐惧认知,既有抽象的形体,也有具象的事物。
孩子害怕的东西大同小异,为了探究小朋友们的害怕心理,主要把孩子的恐惧分为两类:
第一类:创伤型恐惧
晚上吃饭的时候,奶奶做了清蒸鲈鱼、清炒胡萝卜肉片、素炒西兰花。都是孩子喜欢的菜哦,我小心地剔掉鱼刺,放到孩子碗里。孩子连忙挡住,妈妈,我不吃鱼。万一有刺,会刺到喉咙……
第二类:对未知的恐惧
晚上临睡觉的时候,已经关灯,孩子要上厕所。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我不敢去,到处黑黑的,我害怕……
孩子害怕吃鱼,怕黑,这类比较常见。如何看待孩子害怕,识别恐惧,首先要知道恐惧是什么。
一、恐惧是什么
恐惧是植根于人心底的一种复杂的情绪,适当的恐惧可以帮助人们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如果对常人不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则会给人们带来困扰。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麦克莱恩医院细胞神经生物学实验发现,人类大脑存在导致产生恐惧的基因stath-min基因。比如说遇到蛇时候的害怕,在孩童时代就存在的。清华大学罗敏敏教授也认为,恐惧反应是动物生存所必须的一项生物本能,作为一种与进化密切相关的基本情绪,可以激发一系列防御机制,是人类的生存和适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与心理上的恐惧相对应的心理上的安全感,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心理上的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心。
通俗的讲,恐惧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会遇到。比如有些家长因为害怕小狗或小猫伤害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远离狗和猫;害怕孩子在户外运动受伤,父亲让孩子少去或不去户外玩。类似“由关爱的担心转变成阻止的指令,是家长的恐惧,这样只会徒增孩子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全感。所以,家长最需要知道恐惧的循环机制。
理解恐惧是什么,明白恐惧的循环机理,才可以让人们更好的适应或克服恐惧。
二、恐惧的机理
曾有一篇文章对恐惧的循环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过度想象——恐惧开始反馈——恐惧的负面枷锁——第一記憶。为了便于通俗理解,对照第一个情境进行分解。
第一阶段:过度想象。指面对某个情境,恐惧的循环会被过度夸张的想象启动。一旦开始想象最糟糕的状况,我们就进入了恐惧的循环。如不喜欢公开发言的人,被要求上台讲话,在他的想象中,这些声音会对他说:“说错了怎么办,讲的不好,大家一定会笑话我……”即使发言十分钟,转变成了内心的独角戏,在自我批判中,想象最糟糕的状况。正如孩子看到鱼,想起被刺经历,就开启了循环的按钮。
第二阶段:恐惧开始反馈。过度的想象开启恐惧的情绪,恐惧从此发芽、壮大。不喜欢公开发言的人会想象着“公开发言太丢脸了……大家会笑我,嘘我下台,我会变成众人眼里可笑的对象……”到了这个阶段,恐惧会开启更多对于现实的负面认知,开始扭曲事实。正如鱼衍生一系列不愉快反馈,喉咙不舒服,担心刺到肚子……
第三阶段:恐惧的负面枷锁。恐惧,会激发负面效应的放大,这种负面效应会让个体产生强心理压力和巨大的隐忧。当他必须开口讲话时,肾上腺素急速上升,脑子一片空白,真正不知道要说什么,需要承担发言失败的后果,这是恐惧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放大。
第四阶段:第一记忆。过度想象让我们恐惧,恐惧产生的负面效应会扩大,当这种恐惧的感觉会一直留在心里,就会形成第一记忆,公开发言不适合我,导致这个人可能终身对公开演讲有惧怕心理。吃鱼和被鱼刺伤进行了记忆链接。
回到以上两类恐惧,第一种是基于被鱼刺到的不愉快经历导致的过度联想,而心生恐惧,是在有创伤下的连锁恐惧反应。只要及时缓解参与,是可以打破这种循环。
第二种恐惧,是基于对黑暗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进而产生的害怕心理。心理学里,指出怕黑属于一种”情境性焦虑”或”恐惧症性的焦虑”,这种焦虑只是在特定情境---黑暗---下发生,其症状强度有轻有重,与人的敏感度有关。通俗的讲,除了病理性的怕黑创伤外,在未知面前,基本无解,在无解面前——怕就怕吧,抱抱宝贝,原来我也会怕黑啊。
比如小时候怕黑,睡觉躲在被子里,担心衣柜、床底下有Gui……也许很多成年人在童年曾有这样一个经历,越怕越不敢看,越怕越不敢伸出脑袋,越坚信你的薏想。你不敢去查看,内心却坚信有Gui。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害怕特定的人、事、物,有些恐惧会消失,有些却依然留在心里,甚至可能变本加厉。
现在回过头来,想要将恐惧抛在脑后,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的恐惧,接受曾经的恐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对天地、对自然,对未知不加妄言,保持敬畏是必须的。看到孩子的恐惧,仿佛看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自己,孩子害怕,并不代表不勇敢,只是害怕、恐惧而已,这也是情绪中的一种,谁还没个害怕啊,与恐惧并存,也没什么了。
所以,当孩子怕黑时,需要我们笃定的抱持,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怕黑哦……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要消灭恐惧,而是最大程度减少恐惧的负面影响。
三、如何帮助孩子减少恐惧的负面影响
在生活中,孩子、怕吃鱼、怕黑、怕怪兽、怕蛇……遇到类似的害怕情况,我们怎么帮助孩子减少恐惧的负面影响呢?
第一步:同理孩子的恐惧,对孩子表达害怕的情绪表示理解。
孩子害怕了,第一时间抱抱孩子,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压力。这时不能嘲笑孩子,耻笑孩子不勇敢,太胆小,这不仅会增强孩子的焦虑和恐惧,默认自己很胆小,打击孩子的自信;更坏的是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害怕是不对的、不应该的。把感觉还给孩子,尊重孩子的感觉,是家长第一时间要做的。
第二步:鼓励孩子和你说出他的恐惧
当孩子的情绪缓解下来,可以与孩子谈论下让他感到害怕的事情,并鼓励他讲出自己害怕什么,这是迈出远离恐惧的第一步。把心里的害怕说出来,有人分担,孩子才可以慢慢开始学着自己克服恐惧感。这时,记得不能嘲笑孩子,这样只会导致谈话被打断,且容易增强孩子的焦虑和恐惧。
“你看这上面没有刺哦,上次你吃到鱼刺…… 孩子坚定地说,我不吃,还是会有刺的……这是鲈鱼哦,上次是鲫鱼,鱼汤里的刺没注意,有小刺,刺得你很难受对吧……在我的引导下,孩子还是不肯吃,于是我把鱼肉掰开,让她看清楚一些,慢慢打消她心中的疑虑。孩子尝了几口,没有刺,边吃边说,妈妈你检查清楚一些哦……(怕吃鱼情况解除)
第三步: 向孩子解释产生恐惧的原因
当孩子的恐惧是由于她自身的理解或认知偏差而产生的,那么家长应向孩子及时解释清楚。例如孩子喜欢狗和猫,但又很怕被狗和猫咬。首先表明宝贝很有安全意识,并解释猫和狗有时会有攻击性,是小狗和小猫感觉被攻击的时候。安全起见,别人的狗和猫不摸是对的,如果你很喜欢,但又不敢靠近,那我们也可以远远的看着,它们不会攻击我们的。(有个别爱狗人士不栓绳子,放任自己的狗乱叫除外,家长需在旁保护)或可以带孩子到类似撸猫馆体验,摸摸暖萌萌的小猫不危险。无论怎样,一定遵循安全的原则,我们是可以去尝试的。
第四步:让孩子感触恐惧的事物
让孩子逐渐接触她感到恐惧的事物。如果完全让孩子远离令他恐惧的东西或者情形的话,只会增强孩子对此的恐惧感。类似于正强化的处理方法,在孩子不排斥的情况下,让孩子慢慢接触到让他感到恐惧的实物的话,会使孩子心理上慢慢的克服恐惧,或者适应这种恐惧。正如上文中的撸猫馆体验。
比如孩子怕黑,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推荐几米的《吃掉黑暗的怪兽》绘本,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球球因为怕黑睡不着的故事。球球床底下有一只小小的怪兽他把所有的黑暗都吃光了,包括盒子里、柜子里、及夜晚的黑暗统统吃光,怪兽也变得很大。小怪兽实现了球球的梦想,让世界变得明亮。
于是,世界上没有黄昏和黎明,没有影子,也几乎没有了梦。猫头鹰不停地在睡觉,猫咪的眼睛不再闪闪发光。球球也因为强光不能睡觉大哭,怪兽听到了他的哭声,钻进了他的窗子,让球球躺在了它柔软的怀里,他们一起睡着了。
在怪兽打呼噜的时候,黑暗从它的身体里流了出来。过了很久,大怪兽恢复了原来小小的样子,世界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到处一片黑暗,旁边的猫咪也跟着睡着了。亲子阅读时,黑暗被具象成一个小怪兽,通过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黑暗只是一种现象,就像白天、黑夜一样,让我们美美的睡着,保存体力,做个美梦。
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孩子平静下来,适应恐惧。比如孩子怕黑不敢上厕所,那和孩子约定好,孩子边开灯上厕所,大人和孩子“喊话”的方式过渡到逐渐不害怕;或者让孩子将他恐惧的事物通过画画的方式使其可视化,如孩子害怕怪兽,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个画怪兽游戏,身上黑黑的、嘴巴大大的、牙齿尖尖的……尽量发挥想象,然后孩子玩怪兽角色扮演。通过轻松的画画游戏互动,减轻孩子对怪兽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另外,教会孩子深呼吸,或向大人或同伴求助,有助于让孩子在感到恐惧并且你不在场的时候进行自我调整。
切忌把孩子的恐惧不当回事,尹建莉老师说,父母们有时候太不体谅孩子的心情了,一个玩笑,或者生硬的态度,都可能把孩子吓住。教育都在细节里,我们还是要多多观察我们自己怎么跟孩子相处。稍微留心一下,每天的每一件小事情我们都站到孩子的角度上体会一下,可能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也许,在我们的一生中,恐惧可能会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一种正常情绪现象。当孩子表达他的害怕或恐惧时,抱抱你的孩子,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理性化解孩子的恐惧,用爱让孩子的内心蓄满力量,不畏风雨。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适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