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在通达之国丨《则阳》章四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拨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1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

曰:“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

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

君曰:“无穷。”

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

君曰:“然。”

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

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也;吹剑首者,吷2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也。”

注:

1胥靡:徒役之人。

2吷:音血,细声。

解:

本章讲戴晋人示王以“通达之国”。

齐威王爽约,魏惠王以致死为目的,准备配人刺杀齐威王。公孙衍站在君王威严尊贵的角度,认为魏惠王找人刺杀齐威王,有失王范。季子站在劳役疾苦、王业宜稳的角度,反对公孙衍出兵征伐齐国。华子站在道的角度,认为征与不征,以及其它建议,都祸乱人心。质实而言,所谓的言论无非是某角度的生成品,角度千千万,言论也千千万。

现在的问题是,角度本身何以生成?分析魏惠王、公孙衍、季子的想法,他们的基本辩式是以己为是,以他为非。他的“是”是什么不重要,关键自己有自己的“是”。并且这些“是”是怎么产生的,其实也不重要,存在即可。如此说来,所谓的“道”不也是一种“是”吗?可以这么说,也不可以这么说。站在“是”的角度,“道”就是一种“是”;但站在“道”的角度,道本身超越是非,既超越了,哪里是“是”?而且我们也只能从第二种角度理解。(第一种角度的“道”已经不是“道”了。)

戴晋人触、蛮氏的比喻极为形象。类比开来,魏惠王就好比触、蛮氏,争得不值得争的寸土而已。这里显然并不是单纯说“四方上下”的无穷,而是借指心神逍遥自在的境界。“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也。”如果能做到“游心于无穷”,那就能理解尧舜(世俗)的微不足道了。由世内走向世外,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庄子》文本以解构的调性为主,无时不见往复的徘徊,可见道的奥妙,匪夷所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在通达之国丨《则阳》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