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训练21天:Day5:早起5:30,目标一年读50本书。终身阅读,终身成长我是宇宙公民Graisse,今天是高效阅读第3天。今天精英高效阅读第2本书:《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

马歇尔·卢森堡,生于1934年,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中文名:马歇尔·卢森堡

外文名:Marshall Rosenberg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34年

逝世日期:2015年

马歇尔·卢森堡(1934—2015),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无时无刻不生存在这样一个充满语言暴力的世界中。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生活中,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这种痛苦,比方说,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老公对老婆说:“就你事多,你能不能快点啊!”

老婆对老公说:“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在外面算了!”

老师对学生说:“笨死了,猪都会了你还不会!”

领导对下属说:“你到底能不能干了?不能干赶紧滚蛋。”

这些话语加诸在任何人身上,都会难受。

语言暴力带来的精神创伤,有时候远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无时无刻不生存在这样一个充满语言暴力的世界中。

有些人脾气上来口无遮拦,有些人性格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但是,这种暴力沟通的方式真的无法解决,无法避免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非暴力沟通”,它揭示了人际冲突的本质,同时还告诉我们避免争吵的具体方法,这个理论的创始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在对非暴力沟通的研究和实践中,马歇尔解决了许多人们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小到街坊邻里,大到国际争端,最终都实现了高效、和谐的沟通,这让他成为世界顶尖的非暴力沟通专家。

本期我们要解读的《非暴力沟通》,就是马歇尔博士经过50多年的研究,对非暴力沟通理论做的一次总结,书中涵盖了他对该理论最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一经出版就闻名世界,畅销不衰,被认为是心理学界的经典之作。

下面就让我们揭开非暴力沟通的面纱,探寻表达方式不同带给人生的巨大转变。马歇尔博士看来,主要有四种原因,让我们的日常交流演变成了语言暴力。马歇尔博士称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为“异化沟通方式”。

第一种是:道德评判。道德评判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就是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别人。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不合我意”,他就被很可能被我看做是不道德或邪恶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遇到问题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本能的想别人的不对。

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想做,是他“布置的太多”;有人开车差点撞到我,是他“开车技术不行”;领导安排的工作干不完,是他“不近人情”;同事太关心细节,是她“有强迫症”……像这种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的行为,就是在批判别人的过程。这种情绪下,我们很难体谅他人,即便让步,也不会是心甘情愿,当对方出于恐惧或内疚迎合我们时,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紧密,甚至可能心怀怨恨。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危险,它忽视人们彼此之间的感受和需要,是导致暴力的根源,这种思维方式的弊端,不仅仅会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甚至还可能引发国家间的暴力。然而,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对别人进行道德评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每句脱口而出的评判有可能不正确时,才能慢慢改变这个习惯。

第二种原因:进行比较。这在中国家庭中简直太普遍了,几乎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时期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人如果总是和别人攀比,那么就始终不能心平气和的看待事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叫《圆桌派》的综艺呢?里面有位著名主持人叫窦文涛,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一个人想要过得很幸福其实很简单,难的只是人们往往都想要过得比别人幸福”。

马歇尔博士也曾在书里引用过《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中的一句话:如果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这本书诙谐地揭示了比较的影响,作者列出大音乐家莫扎特能说的语言以及少年时期的主要作品,然后建议读者想想自己现在的成就,和莫扎特十二岁时的成就做比较,并用心体会差别。建议每位家长都可以试试这样的练习,当我们要求孩子处处要比别人优秀时,我们也可以想想自己跟别人孩子的父母比较时,会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这样就能体会到拿孩子作比较时,孩子的感受。

第三个是:回避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责任,但是很多人却会经常用各种方式来逃避责任,最常见的是“不得不”。还有人会拿抱怨来逃避责任,比如很多家庭主妇,总是抱怨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地照顾孩子,没完没了地做家务,不管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丈夫,她始终处于不停抱怨的状态中,其实这种抱怨很可能代表着逃避责任。她只想着自己是“不得不”做这些事情,但如果换个角度,想做这些事是因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爱,是不是马上就不一样了呢。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回避责任的说辞,上级的命令,同伴的压力,公司的规章制度或是政策,无法控制的冲动,不得不做等等。一个成熟的人,一定会明白,自己所有的一言一行,都担着责任。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很可能会成了危险人物。

最后一个是:强人所难。很多人觉得,因为爱你才要管你、比如,父母会觉得,作为父亲或母亲,我们的职责就是管教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是我们真的能强迫孩子按我们的期待来度过这一生吗?有的家长通过各种惩罚的手段来教训孩子,但其实这种控制都是一时的,孩子早晚会想出来办法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强人所难其实源于我们常存在的一个想法,很多人觉得: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就必须受到惩罚。这就是“应当思维”。应当思维让我们常常强迫他人做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这显然和爱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一种暴力。

生活中,很多人会选择使用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的语言伤害对方,而不是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道德评判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或者邪恶的,比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回避责任会淡化我们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自主意识,而强人所难则会造成人与人心灵的隔阂。这几种异化沟通的方式,都让我们很难体会到爱。

当我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我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认知标准。

只有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才能脱离权威的束缚,摆脱控制。

对于不中听的话,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愧疚,立刻想到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让对方产生这样的想法;

第二种是愤怒,可能会用“我哪里自私了”这样的话回击对方,一场吵架在所难免;

第三种是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听到这样的话会伤心,认为对方不再信任自己;

第四种是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会想到对方这样说,是对方渴望得到陪伴和体贴。

对于这四种选择,产生的后果肯定是不同的。

在“非暴力沟通”中,特别强调自我感受,也就是说,别人对我们的语言,虽然能够刺激到我们,但是真正能够影响我们行为的是,来自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选择。

所以说,当了解自己的感受时,才能明确知道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这样一来,就不会一味地去指责和攻击别人,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这正是“非暴力沟通”中第三步:需要。

一个人的成长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别人的快乐买单

这个阶段用孩子对于妈妈的爱来举例,再恰当不过了。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自己做的事情,会让妈妈生气,孩子会很害怕,感到愧疚,然后停止这个行为。所以,很多妈妈会喜欢说:“你再这样做,妈妈就生气啦。”

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来自于出生前妈妈子宫包裹的感觉,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孩子就要学会分离,分离是成长,但是在分离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更渴望依赖。

等到长大成人,开始恋爱,人们也会因为对方的情绪变化而或喜或忧,让自己的感情若即若离,患得患失。这就是在为别人的快乐买单。

第二个阶段:不为他人情绪负责

马歇尔博士的女儿,从小乖巧懂事,对别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即使委屈自己也要事事求全。这让博士很担心女儿会被这种性格伤害,他开始鼓励女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可女儿却哭了,她告诉爸爸:“我不想让任何人失望!”

不知道“不想让任何人失望”这个想法,是不是也在你的脑海中出现过,占据你的内心世界很多年呢?那么此刻的你,还有这样的想法吗?

有的人说这种想法或许会成为你奋斗的动力,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更多是让自己受到伤害,因为它会让你不断牺牲自己的需求,这样的委屈会堆积在心里,最后埋下一份随时可能爆发的愤怒。

在这一阶段,我们学会了看见自己的感受,并且不因为别人的看法动摇,但是沟通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不能感知别人的需求,也无法做到“非暴力沟通”。

这就来到了第三阶段:我的人生我做主

从第一阶段的为别人情绪负责,到第二阶段的为自己情绪负责,再到这一阶段,既为自己负责又能理解他人,才算是成长进入真正的成熟。这一阶段中存在着一个界限感,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比如,你出门坐地铁,除非是很拥挤,否则都会选择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现在因为疫情更是如此,人们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持距离问题,在家里,也会注意家人公用物品的减少。

其实这就是一种界限感,一个人的界限清晰分明,能划出自己的个人安全底线,能和别人保持泾渭分明,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才能真正地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环节:感受。这部分是既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只能对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选择负责,无法为别人负责,也让我们学会如何互相帮助,达到有效沟通。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学会表达自己,也要看见和关心他人。

当你完成第三阶段的成长,你会发现,开头我们说的四种选择,你都不会选,因为我们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做生活的主人,说出自己的需要,理解对方的需要,让彼此的沟通更加美好。

已经知道“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元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其实,这四个元素不仅可以运用在表达上,还可以用来倾听。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孩子、家人向你诉说自己遇到麻烦,你心急如焚想要替他们分担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说到一半,对方却不说了,孩子可能会跑开,说你不理解他,老公可能会沉默,说跟你没法交流。

这是为什么?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倾听。

你大概就要委屈了,你想着,我一直在听啊,我从头至尾都有听对方说话,只是他们自己最后不说了,我说了很多安慰的话,还给出了建议,但是都没有用。

其实,正是那些急于安慰和分析建议的话,阻止了你的倾听,让倾听失去了原本的力量,所以沟通才会失败。

真正的倾听是全身心投入到对方说话的语境中,为对方继续表达创造氛围,而不是用自己的话去打破它。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对于愤怒这种情绪,在“非暴力沟通”中很关键,需要我们观察和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然后才能充分表达出来,也只有充分表达出来,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愤怒才会乖乖消失。

书中讲到让愤怒消失的四个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是,按下暂停键。

当自己感到不舒服,有愤怒出现时,先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可以停下来深呼吸,也可以看向其他地方,就是什么都别做,更不要急于表达自己。

接下来,体会自己的感受。

在暂停的这个时间里,哪怕只有一分钟,都请留给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想一想自己为什么生气,或者说是什么,让自己如此生气。

紧接着,你可以去了解自己的需要。

找到生气的原因,就能找到自己内心的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自己的哪一部分受到了威胁,觉得不安全了。这一点可能不容易,但是长期练习,会让你变得越来越敏锐。

最后,是说出我们的愤怒,表达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哪怕是很小的需要,也要表达出来,要被看见。

在充分表达自己的愤怒之前,我们在体会自己感受的同时,不要忘了前面讲过的倾听的力量,我们也需要通过倾听,去觉察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总之,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去了解愤怒,去了解自己内心的需要,就能对“非暴力沟通”运用自如。

非暴力沟通”的理念中,一个人的行为伤害到自己或者别人,是因为他还不够成熟。那么,怎样判断一个人或者自己是否足够成熟呢?

书中给出了判断“不成熟”的标准:

首先是,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其次是,用惩罚去满足自己的需要;

再次是,坚信对方是罪有应得,必须惩罚;

最后是,产生幻觉,认定自己这样做是没问题的。当我们自己或者看到别人出现上面的几种情况时,就说明存在不成熟的表现,而我们在使用强制力的时候,如果经常认为对方尝到痛苦,就会改,那么,做出的事也会下意识地演变为惩罚。

可是,惩罚往往会让人产生抵触的情绪,就像前面那位妈妈,为了催促孩子尽快行动,就拿自己要走来威胁和惩罚孩子,而孩子此刻已经没有安全感了,最需要妈妈,却得不到满足,所以孩子除了恐慌地手足无措之外,还有一份潜意识地抗拒,让自己停止不前。对于惩罚来说,最直观的做法就是体罚,但其实除了体罚,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隐形的惩罚,是我们常常忽略的。这一点在亲子教育中尤其明显。从“非暴力沟通”的角度看,指责和否定他人也是一种惩罚。

非暴力沟通”告诉你,你的生活其实很美好,“诗和远方”就在你眼前。

想要把“眼前的苟且”变成“诗和远方”其实很简单,《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告诉你,只需要换三个字就可以了。

把“不得不”变成“选择做”。

总结一下,这个过程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把生活中“不得不”做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一定要写下来,视觉的冲击比头脑中的想象,更具体清晰;

第二步:把每一件事情中的“不得不”替换成“选择做”,反复体会自己选择做的动力所在;

第三步:根据每一件事情,在纸上按照下面的句式重新写出来:

“我选择做什么什么,是因为我想要什么什么。”这样一来,你会找到自己选择做的原因、目标,并且为这个结果负责任。而这些原因目标,书中总结有6种,分别是:为了钱、为了得到赞同、为了逃避惩罚、为了不想感到羞愧、为了避免内疚、为了履行职责。当你可以承认并认可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原因的时候,你就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爱自己”模式。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运用“非暴力沟通”帮助过很多人。从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乱冲突,到改善学校秩序环境;从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冲突痛苦,到化解拯救身处痛苦抑郁多年的别人。


高效阅读训练21天:Day5:早起5:30,目标一年读50本书。终身阅读,终身成长我是宇宙公民Graisse,今天是高效阅读第3天。今天精英高效阅读第2本书:《非暴力沟通》_第1张图片


如果你认为“非暴力沟通”仅仅是运用在说话方面的技巧,那就将它局限了。“非暴力沟通”是作者从生活感悟中提取总结出的精华,作者将它加以梳理,用最简单朴素的语言告诉人们,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说话,可以这样相处,可以这样生活。

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元素,也可以说是四个步骤。

它们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这四个元素从字面意思理解,并不难懂。但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我们会出现理解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区分细微的差异,捕捉和建立自己的“非暴力”意识。

首先是,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比如:父亲是个好人,这是观察吗?不是,这是评论。观察是:在过去的25年里,每个月父亲都要把工资的十分之一捐给希望工程。

观察是陈述你所看到的画面,是客观存在;评论是说出你的想法,是主观认知。而“非暴力沟通”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表达观察。

其次是,区分感受和想法。

比如:我觉得你应该知道很多。这句话是感受吗?不是,这句话是想法,这里的“我觉得”实际上在表达一种“我认为”的意思。那么感受是什么呢?感受是:自己因为知道这些答案而感到高兴。

感受是一种身体的感觉,而不是头脑里的想法。而“非暴力沟通”的第二步是学会感受,学会体会自己的感受,也学会觉察对方的感受。

接下来是了解需要和感受的关系。

比如,孩子因为考试没有考好而沮丧,你感受到他的沮丧和失落了吗?因为这种感受,你能看到孩子什么样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这是“非暴力沟通”中,关键的环节,因为有了感受,才能看见自己或者他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这份渴望叫需求。

最后是,请求和要求的差别。

比如:我想让你陪我坐一会儿。这是请求吗?不是,这是要求,要求是不容置疑的通知,要求是这句话需要对方无条件执行,而不是可以商量和选择。请求是:我想让你陪我坐一会儿,可以吗?提出自己的需要,把选择权交给对方。在“非暴力沟通”中,最后一步是学会平和看待请求。

“非暴力沟通”看似很复杂,其实在一句话中,只要这四个元素都涉及到,不用太注意前后顺序,怎么说都是可以的,都能充分达到“非暴力沟通”的效果。之前我们说的主要集中在说话技巧上,那么“非暴力沟通”理念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的呢?

首先是,学会爱自己。学会观察表达感受,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觉察的练习,让自己更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这种关注也会变成对他人的一份敏锐感知。如果我们能清晰知道自己这一刻是快乐,是难过,是兴奋,还是沮丧。那么,这份感知就是爱自己的最高级礼物。

其次是,学会倾听。“非暴力沟通”不是让我们用语言征服对方,而是让人们懂得倾听的力量。很多冲突矛盾不是用“说”解决的,而是用“听”化解的。

最后是,学会表达愤怒和感激。一个“我要拒绝”一个“你很好”这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难说出口的两句话。

当拒绝变成难以拒绝;当愤怒变成无法愤怒;当欣赏变成默默关注;当赞同变成不置可否,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压抑,感到焦虑,甚感到抑郁。

“非暴力沟通”告诉你,愤怒是保护自己的本能,不用压抑但是也不要随意宣泄,而是表达出来,赞美也不再是肤浅的词汇,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感激,当赞美变成感激,会让双方愉悦。

“非暴力沟通”的理念可以影响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可以改变你应对糟糕事情的态度,甚至可以帮你提高生活质量,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面目并且还能够热爱它。”

马歇尔博士是犹太人,从小经历种族歧视,成年后却依然渴望化解世界上所有冲突,致力于创造和谐家园,这一切都得益于“非暴力沟通”的理念。

生而为人,活着不是难事,经历磨难依然抱着极大热情,善待自己和生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写下:“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理念,一种可以落地实操的生活理念,不仅可以改变你的说话方式,甚至可以改变你的生活态度,让你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非暴力沟通》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们可以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高效阅读训练21天:Day5:早起5:30,目标一年读50本书。终身阅读,终身成长我是宇宙公民Graisse,今天是高效阅读第3天。今天精英高效阅读第2本书:《非暴力沟通》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阅读训练21天:Day5:早起5:30,目标一年读50本书。终身阅读,终身成长我是宇宙公民Graisse,今天是高效阅读第3天。今天精英高效阅读第2本书:《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