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间官之旅

这个月完成了4次时间官的OKR指标。好多伙伴问我时间官到底是干嘛的,且听我慢慢道来这4次的经历、感受及收获。

我的时间官之旅_第1张图片
三官

时间官是toastmasters iinternational 的AACTP俱乐部常规例会的一个角色,与哼哈官、语法官共同组成“三官”,目的是帮助演讲者记录时间、挖掘语言亮点以及发现表达中一些没有必要的、或者不当的语气助词,使演讲者得到有效反馈,相当于一面镜子。

01 你是否是一个守时的人?

参加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正式的非正式的,无论是会议、活动还是聚会,总是有一些人踩着点或者总是晚到,我也不例外。工作中的会议,包括一些外部的行业交流会这种正式的、严肃一些的场合,均能按时开始。但是对于非正式场合,或者自发的、民间组织的这种活动很多常常是因为参加者迟迟不能到齐或多或少都会推迟些许时间,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但是在时间焦虑、时间代表着信任、自由、金钱,这种被动的时间浪费会让人很不爽,也是一种极其不尊重的行为。

而大多优秀的人都很自律、有较强的时间观念。看一个人是否优秀,那就看看他的时间观念如何,你是否是一个守时的人?如果你还不是,那你需要浸泡在一个守时的能量场中潜移默化去改变。AACTP就是这么一个无论何时都能按照计划开始的组织,背后有一个完善的运营体系、一帮靠谱、优秀、严格的组织者推进和实现。

02 时间官怎么助你守时?

AACTP的时间官一方面通过客观记录演讲者用时,同时用三色卡片提醒演讲者可用的剩余时间,超过允许的宽限时间即刻中止演讲并请回演讲者,这是一个铁面无私的角色,无论对方是什么level的演讲者还是点评环节,时间面前人人平等,通过严格执行这样的规则,使得人人对于时间有敬畏感、逐步形成演讲守时的条件反射,同时确保整个例会能基本按照计划进行。

我的时间官之旅_第2张图片
被肯定是一种莫大的开心

生活中做到守时相对容易,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提早给自己一些预留时间大都能实现。但是在演讲中能精准把控时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在我担任时间官的时候,遇到的演讲有这么几类:

提前结束型:特别是在即兴演讲环节,机会大多留给嘉宾,很多人初次登台,本身的紧张感、即兴的挑战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性,当时间官提示还剩余1分钟可用的时候,有的伙伴看到提示卡片思路会被打断、慌乱中草草结束演讲,没有最大程度利用时间。

另外还有一种被动结束的演讲,对于七八分钟这种长演讲,想要说明白一件事、传递一种观点、一种理念或者讲清楚一个故事,内容需要高度提炼、语速不能太慢、互动时间不能占用太长、非核心内容得有分寸把把握,讲着讲着临近deadline,在收到用时不多的提示后被动仓促结束,内容没有全部呈现,留有遗憾,让听者听的也意犹未尽。

恰到好处型:有一种老头马,练就了很棒的演讲能力外,还加持了精准的时间把控能力,当时间官提示时,淡然处之,哪怕是还有很精彩的内容来不及全部呈现,也会巧妙地进行快速提炼、高度升华,抛出点睛之笔,把可允许的宽限时间用到极致,到最后几秒完美收尾,时间控制的炉火纯青。

超时中止型:每次例会或多或少都有超时中止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常出现在点评环节,大多是高质量的点评者。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剖析、庖丁解牛、全方位反馈,对于优点进行肯定、对于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思考的越是深入、想要反馈的内容越多稍加不控制就会超时,对于被点评者爱的深沉,可是冒着超时不能评优的风险哇。

03 刻意练习

李笑来老师在讲提升元认知能力的时候,推崇刻意练习的方式。既然认知层面都可以实现,具体到演讲时间的把控这件事自然也能实现。

对于思路会被打断的嘉宾来讲,多上台锻炼就是刻意练习的方式;

初级演讲者想要把控时间,关键不在于台上的7分钟,而是台下无数次的内容提炼、主次的用时分配、语速调整、互动时间把控、预演练都是刻意练习的具体点,想要拥有老头马那种临危不乱、迅速接招的反应能力,那就进行无数次刻意练习逐渐靠近。

我的4次时间官之旅也是一种刻意练习。

刚开始从慌慌张张到最后也自如了一些,脸皮变得更厚了,好像没那么紧张了;

想着法、变着花样把时间官的规则讲清楚、希望让每一位伙伴能快速明白规则;

让别人明白的同时要让自己能按照规则执行,能快速地在不同长度演讲、不同环节、不同剩余时间切换,用不同颜色卡片进行提示这项任务;

刚开始只能紧盯着剩余时间,就怕出错,现在还可以一边计时一边听取精彩的演讲内容,同时还能抽空拍照留下精彩瞬间。

这就是我的头马的时间官之旅,通过刻意练习和锻炼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也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不止于于台上的时间观念,更多地是让自己在什么时候都能养成一种敬畏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当你一个人的能量不足的时候,想要成长,来吧,来AACTP抱团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时间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