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

“三步一酒家,五步一卡拉,满街雅马哈,财政干巴巴!这首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多年前的福建宁德,因交通束缚而导致的狭小与落后。

2021年初夏的一天,宁德退休老人缪耕山,介绍了当地的一首新畲歌:“闽东通铁路,山道变通途;两角(长三角、珠三角)朝夕至,生活更富足……”

在福建的铁路版图上,2009年开通的温福铁路,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非一般的地位:它是当年闽东人“闽东建市、温福铁路通车、三都澳开发”三大梦想之一,是全省首条快速铁路。它的开通,让福建省告别只有单线、低速铁路的历史,摆脱了“盲肠”和“神经末梢”的尴尬。

温福铁路的开通,也结束了温州“地理死角”“铁路末端”的宿命,使其一举跻身全国45个铁路枢纽城市的行列。

01 交通从闽道难到闽道通出行,从一路颠到一路顺

唐代诗人李白,曾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殊不知,巴蜀的山道虽难行,水路长江却是便捷的第二通道。沿长江水路出川,可放舟东流。李白曾高歌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也吟赏过“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妙景。

但走入福建的古人,却没有李白那样的畅快。公元 1158 年,诗人陆游因得罪秦桧被黜,到宁德任主簿,一年后改任福州决曹掾(郡的专职司法官吏叫做“决曹掾”,但对案件的最后决定权在郡守)。

从宁德到福州,距离并不算远,但是需要徒步翻过飞鸾岭、北峰等大山。陆游在陡峭、蜿蜒的山路上走了整整 4 天,鞋底都磨穿了。

到了清代,福建的交通状况依然如故。除东南方向可以利用海港出行,民众若与内陆或浙赣粤三省来往,就必须跋山涉水,异常艰辛。

清代袁枚在《过仙霞岭》中写道:“乍上仙霞岭,遥山渐莽苍。梯田高下种,环水往来忙。峡束人如小,云封路觉长。舆夫先敛足,取势作低昂。乱竹扶人上,蒙茸但见烟。千盘难度鸟,万岭欲藏天。古树拿云健,重门铸铁坚。分明两戒外,别自一山川。”

“千盘难度鸟,万岭欲藏天”,这形象的描绘,正是闽道艰险难行的生动写照。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1张图片

千百年来,受制于高耸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的阻隔,福建如其简称“闽”字一样,龙困山门。无数仁人志士慨叹:“关在门里是条虫,走出山门是条龙!”

1957年建成通车的鹰厦铁路,等级低、速度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福建出省的唯一通道。在高山深谷间,坡连坡、洞连洞,火车弯弯曲曲,首尾相顾,像一条蟒蛇般蠕动,车上的人最强烈的感受是:慢悠悠、晃悠悠。

1973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袖珍中国地图册》介绍说:“解放时福建是沿海各省中交通最为闭塞的一省”。

1997年之前,福建除了少数几条国道,尚无一条出省高速公路。

层峦叠嶂,犹如一层又一层厚实、坚硬的外壳,紧紧地包裹着八闽大地,这其中尤以宁德为甚。

宁德俗称“闽东”,三面环山、东面临海,境内海域面积和大陆海岸线,约占福建全省的1/3。

特殊的地形地貌,曾束缚着闽东的发展。这里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一度被称作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2张图片

修建温福铁路的消息传来,宁德沿线很多百姓放鞭炮、办家宴庆贺。下白石镇小梨村的王老汉,家有两棵30多年树龄的龙眼树,每年的龙眼可卖上万元。得知这两棵龙眼树处于温福铁路建设征地范围内,他二话没说,在补偿费还未下发的情况下,就砍掉了龙眼树:“只要动车一通,好日子就不愁。别说两棵,就是两百棵都舍得砍掉,好给温福让路!”

王老汉支持温福铁路建设的行为,源于老百姓苦交通不便久矣!

“闽东老少边,公路绕山边;铁路沾点边,坐车一路颠。”这是当年闽东交通闭塞状况最形象的描述。

1971年,福鼎沿线乡镇的黄和平,来到漳平工作。“每年一次的回福鼎探亲,既开心又头疼”。从漳平坐一夜火车到福州后,凌晨四点多就得起床,摸黑赶到汽车站。汽车穿山越岭、颠来颠去要开整整12个小时,直到夜幕降临才能到福鼎城关。

第二天一早,坐汽车到白琳,然后挑着行李,爬上九百多级台阶的周仓岭,步行20多公里,才能回到太姥山镇的家里。后来黄和平调往省城福州工作,回家仍然是一趟苦旅。

2021年5月2日,已经退休多年的黄和平,乘坐D3142次车,短短72分钟就到了太姥山,水杯里汤色金黄、味道甘甜的福鼎白茶刚好喝完。

对黄和平这样在福州工作、生活的人来说,温福铁路的开通,使“一路颠”变成“一路顺”,昔日折腾人的返乡苦旅变得轻松、惬意起来。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3张图片

02 “托温福的福、借动车的快”经济从断裂带到投资带

在福州八一水库后的北岭山民中,流传着一首民谣:“北岭石阶三千三,阿爹挑担忙下山。出门月色照山路,回家日头早落山”。

古老的歌谣,让我们想像着这条绵长而又险峻的山道。但是,又有谁会想到,这样一条崎岖的山道,竟然就是自汉代直至晚清的2000多年间,从省会福州经由闽东,通向浙江、进入中原的最重要通道。这条古道从福州,经连江、罗源、宁德、福安、福鼎,一路穿山越岭,到达浙江的温州。

《福建通志》记载,这条古道是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四路进攻闽越王余善时的中路进军路线,史称“福温古道”,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009年9月28日,“福温古道”见证了温福铁路的开通。在欢庆的人群、猎猎的彩旗、喧闹的锣鼓声中,温州商人夏老板,在福州火车站的横幅标语前驻足:“速度提升价值,高铁改变生活”。他琢磨了好几遍,越琢磨越有意思,欣然和朋友在横幅下合影留念。

乘坐动车在福州和温州间来来回回两三趟后,夏老板对“速度提升价值,高铁改变生活”这句话,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他迅速把温州的工厂整体搬迁到福州,还把浙江的鞋子、服装、电器等卖到福建,又把福建的橄榄、漆器等特产卖到浙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温福铁路的开通,让闽东从铁路边缘状态,一跃成为国家铁路大干线的前沿地带,快速对接长三角、珠三角,曾经的“黄金断裂带”,在钢铁大动脉的加持下,逐渐变成“黄金投资带”。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4张图片

“托温福的福,我们企业发展得越来越顺利、越来越红火!”福建一家园艺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对温福铁路带来的“红利”深有感触。

2006年,张先生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了这家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去上海、广州等地参加展销会,常常需要自驾8至12个小时前往。

“因为交通不便,一些客户大老远到了福州后,身心俱疲,有的甚至直接往漳州去了。”

现在,动车成了他和公司全体员工外出的首选,来公司参观、考察的客户也络绎不绝。

温福铁路开通12年来,张先生的公司从卖小苗的“小作坊”,壮大到如今现代化的组培苗研发基地,年产值3000多万元。

随着温福铁路的通车,福州与温州之间原本4、5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两个来小时;温福铁路每天开行动车数,从最初的8对飙升到61对,两座城市从“远亲”变“近邻”,吸引浙商来到八闽大地。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5张图片

浙商,与粤商、徽商、晋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合称为“五大商帮”。仅在西部省份,就有300万浙商在“你发展,我发财”。在外浙商每年创造的财富总值,与浙江全省的年GDP相仿。也就是说,散如满天星的海外浙商们,每年创造的财富,相当于再造一个浙江。

而在能人辈出的浙商里,温商获封“最为活跃商人”。当温福铁路沿线的站场,还在为如期投入做最后冲刺时,由福州“温州商会”几个会员联合经营的某大酒店,在福州五一中路正式开业,打响了温商进军当地酒店业的第一枪。

温商嗅觉之灵敏、头脑之活跃、眼光之精准,可见一斑。

1998年,金温铁路开通,温州结束了没有铁路的时代。不过,由于偏居东部沿海一隅,温州当时只成为铁路运输的终端,就像身居一条小胡同的尽头。温州百姓要坐火车南下北上,只能沿着金温线出“胡同”,要绕个大圈子。

温福、甬台温铁路,打通温州南下北上的“任督二脉”,结束了温州“地理死角”“铁路末端”的宿命,使温州铁路运输由原先的“小胡同”,一跃成为沿海铁路大通道的枢纽节点。

温福铁路,使温州到福州的时间大幅度缩短,福厦铁路又载着浙商更快地深入到海西腹地。与此同时,潜在的台湾市场,也深深吸引着浙商。而福建特有的区位优势、源远流长的闽台关系,无疑也成为吸引浙商把产业转移到福建来的重要因素。

亿万年酣睡的大山,訇然洞开!一道银白,群峰闪过。温福铁路的开通,加速了温商赴榕投资的步伐。而温商向福建的产业转移,使得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福建这块“价值洼地”。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6张图片

12年来,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个头大”“颜值高”的“金娃娃”,纷纷落户,支撑起了宁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曾经的“弱鸟”,成为福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03 旅游,从“美丽风景”变成“美丽钱景

英国旅行家马克·史密斯说过:“一趟优质的火车之旅来自三个方面——车外美景、车内体验、所遇之人和所逢之事。”

高铁网与旅游圈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默契。

高铁从一出现起,就满足了旅游出行的需要;而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也在呼唤像高铁这样交通方式的诞生。

闽东物华天宝,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多山、多水、多沟壑,复杂的地理环境,令闽东交通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曾几何时,“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白水洋,“养在深闺人未识”;霞浦滩涂仅仅是渔民辛勤劳作的场所;霍童古镇里幽径深深、游人寥寥……

托温福的福,借动车的快。温福铁路的开通,犹如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掀起了一个个美景的“盖头”,成就着一趟又一趟优质的火车之旅。福建的美丽景色,实现着向美丽经济的嬗变,绿水青山逐渐变身为金山银山。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7张图片

2009年11月22日,第八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屏南举办。来自英国里维耶拉世界地质公园的代表玛丽说:“我觉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非常神奇,地质地貌非常奇特。有了温福铁路,它的未来会很美!”

玛丽女士很有眼光。温福铁路的开通,使得宁德乃至福建全省的旅游业,犹如风驰电掣的动车组,驶上“快车道”,唱响“春天里”。

2015年12月23日上午,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号”冠名的高铁列车汽笛长鸣,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天津、杭州、福州等城市,该条线路年客流总量达120余万人次。

2016年3月18日,福建旅游又迎来大手笔:由南昌局、福建省旅游局共同举办的“中国铁路旅游·清新福建主题旅游推介会”,在宁德召开,开启了铁路与国家旅游产业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温福铁路带来的时空距离的“缩短”,在温州兴起了一股“动车热”,亲朋好友时不时会组团:“我们坐动车去福建玩儿吧”!

在福建的各旅游景点,随时可以听到温州话;在温州各景点,也随时可以听到闽南话,这种现象在动车开通前是很少见的。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8张图片

周建军是较早到福州发展的温州商人,他在福州的第一个实业,就与交通有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周建军到福州推销产品,须坐汽车到宁德,再从宁德转车到福州,路上要花两天时间,而且车票很难买到。

因为路途遥远,他每次到福州都要待上个把月。颇有经商头脑的周建军,因此看中了福州的客运市场。1986年,他与朋友合伙投资,购买两辆大巴,开通福州到温州的首条直达线路。

周建军回忆,那时温州直达福州要12小时,每趟车都爆满,车顶上装满了温州的皮鞋、服装、低压电器等产品。

由于山路崎岖,公路运输存在事故风险,一段时间后,周建军中断公路运输生意,转做机电生意。

后来,温州与福州之间开通了高速公路,但驾车仍需5小时以上,两城之间,想办妥事情后当天返回,是件很难实现的事情。

为此,周建军等人瞄准商机,在福州最繁华的五一中路上,开办了“好运来”酒店。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9张图片

“温福铁路开通后,从温州来福州就一个多小时,办事顺利的话,一般当天可往返,就用不着住酒店了,生意可能会差一些!”

周建军一向对自己的投资眼光很自信,但这次他的预判有些“跑偏”了:“原先以为酒店生意会差一些,没想到旅游越来越红火,‘好运来’酒店的生意,一直都稳稳的!”

动车使得“好运来”的,还有霞浦溪南镇半月里畲村的雷莲娇老人。自儿时走进这个僻壤穷村当童养媳,老人穷苦了大半辈子。

动车的开通,让半月里以其原味畲韵乡愁,受到万千摄影游客的青睐。村民入股,抱团组建民俗文化公司。“摄影导游团队+公司+村民”的运作模式,让村里人人都能当模特。

“做梦都不会梦到我一大把年纪还当上了‘模特’,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挣到钱!”

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_第10张图片

雷莲娇老人越“拍”越红、越摄越富,半月里村也实现了从穷山村到美丽畲寨的蜕变。

交通不便时,山区老区是“穷山恶水”;交通改善了,“穷山恶水”不仅变成“青山绿水”,也成了福建、浙江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靠山”和金银山。

托温福铁路的福,车来车往,福来福往,福建和浙江老百姓有福同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12年前,福建、浙江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宣告终结,福来福往,有福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