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之《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part3

阅读笔记之《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part3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十一、圆圈图和气泡图的区别

阅读笔记之《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part3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十二、树形图和括号图的区别

阅读笔记之《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part3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十三、Thinking  Maps和Mind  Map的区别

        Thinking  Maps与Mind  Map都被翻译为“思维导图”,Thinking  Maps是1988年美国教育学博士大卫.海勒在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种用来建构知识、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的可视化工具;Mind  Map是英国的东尼.博赞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最早是为了解决大学生记录课堂笔记的困难——大学里要学习的知识很多,但大脑却无法消化所有内容。 所以,东尼.博赞先生开始思考、探索记住所有信息的方法,在大学时,他曾经把一百页左右的课堂笔记简化成只有十页的关键信息。到了后来,Mind Map逐渐发展,被运用到学习、写作、活动策划,项目管理、产品创意等各个方面,被认为是整理知识点、提高记忆力的高效思维工具,1991年,东尼.博赞先生创办了世界记忆力锦标赛,Mind Map开始走红全球。

阅读笔记之《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part3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Thinking  Maps源自美国,有八种图示,每一种图示表示一种特定的思维类型,非常适用于低龄儿童的思维启蒙Mind  Map源自英国,它的图示只有一种,也就是说同一个图可以表示多种思维类型,正因如此,Mind  Map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思维基础,理解怎样用同一种表现方式去区分不同的思维类型,所以Mind  Map适合八岁以上的孩子及成年人学习。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建议先掌握Thinking  Maps,再学习Mind  Map。

十四、掌握三个小贴士

1.在思考过程中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

阅读笔记之《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part3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事实是指可以被观察、被衡量、被证实的客观真实的情况,事实是不可以改变的。

    观点是指站在一定的立场和角度,对某一事物持有的主观看法,看法是会根据实地情况而改变的。

2.画思维导图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整理和表达思维,让思考、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而不是为了追求美观,对思维进行美化。

3. 画完思维导图并不意味着思维训练就此停止,“读思维导图”才是掌握好思维导图的黄金密匙。

        画思维导图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读思维导图是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十五、培养孩子优秀思维力的三部曲

1、输入(给孩子提出一个好问题)

(1)提出问题要具体

(2)提出问题难度适当

2.处理(让孩子充分思考)

    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引导孩子使用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

    处于5-8岁的孩子,对抽象概念还不够强,擅长模仿,家长要有充分的示范。

    对于8岁以上的孩子,学习思维导图的意义在于:规范成型,让思维水平更上一层楼。

        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培养思考能力的根基。

3.输出(让孩子自由表达)

(1)把思考结果可视化,即画思维导图。

(2)复盘思考过程,即读思维导图。

        孩子使用思维导图做了大量训练后,他的思维过程将会逐步演化为思维模式,进而形成思维习惯。再遇到新问题时,孩子就能快速反应和调用八种思维导图里对应的思维模式来帮助思考、解答。思维导图是一种语言,是把思维进行可视化的一种工具语言。那么,任何人想习得一种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反复练习和用。只有去练,才知道画导图的困难在哪里;只有去想,才知道导图如何帮助思考;只有去读,才知道自己是否把问题想清楚、说明白了。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笔记之《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par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