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的大前提之一,先决定好不做的事,但是要怎么分辨怎么做?


高效学习的大前提之一,先决定好不做的事,但是要怎么分辨怎么做?_第1张图片


决定什么不做,对提高学习效率很重要

高效学习的重要前提事之一,

先要决定好不做的事

不做的事包含2层意思,

* 明显不做为好的事(对解答,考试分数等都没有必要的事)

* 敢于扔掉的事

比如,TOECI的学习,考试内容主要是听力和读解,所以英语作文和英会话的练习就可以省略(当然有时间能一起做是做好的,毕竟听读说写的共同练习会进步更快,但是如果时间紧凑的话,则当然要分清主次和优先,该扔的还是要扔)

任何人都天生带有“犹豫”的特性,因此碰到要选择的当口,“这个不做不要紧吧?”,类似这样的担心会意外地多出现,并让自己踌躇不定。

这就需要学习人,好好把握明确不做也可以的事,然后干干净净地放弃舍弃—这绝对是学习中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可以大幅度削减时间和劳力精力的成本。


高效学习的大前提之一,先决定好不做的事,但是要怎么分辨怎么做?_第2张图片

明确可以扔掉,不枉不顾的事的5个要点

明确可以不做的事,其基本的准则为,

花了时间和精力,也不会和成绩挂钩的地方

具体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1、内容自身太难,习得需花费大量时间

太难太复杂,为了理解需要花很多时间,即使学会也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内容,不做。

2、配分低的科目、内容范围

比如,50道考题中,只可能会出1~2道题的内容阀内,狠心不学也罢。

或者自己不擅长,考试又临近,考试总成绩中所占比率很少的科目,不做。


高效学习的大前提之一,先决定好不做的事,但是要怎么分辨怎么做?_第3张图片

3、很少被出题的范围

衡量标准是,

最近10次考试中,完全没有被出题的内容

以后会出不出,100%不出的可能性,即使自己不知道,因为10次过去的试题中都没有出现,真的没有必要去学。

4、其他参加考试者大部分基本也都不会做的内容、问题

指的是超出自己现在所学认知范围的问题目,想定其他参加考试的人也基本不会做的内容。

这种问题很少会出现在考试中(虽然现在的高考常常也会“出乎意料”),即使被出题,其他人也做不出来,这种分数上的差距就不会出现,所以放弃为好,根本没必要花精力和时间。

5、最近一次考试中,刚刚被出题的地方

虽说很多考试会有相同问题反复出现的倾向,但是,无论如何连续2次出现相同内容的几率会相对较低。

为此,最近一次考试中已被出题过的问题,可以在学习的优先顺位排序中推后。

只是一个地方要注意。

如果过去10次考试中出现过3~4次的问题,这样的内容即使上次出国,下次还是有可能出现的,而且概率还不低,所以要重点对待。

另外,明显是当年固有的问题等,下次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比如当年的时政、社会问题等。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学习的大前提之一,先决定好不做的事,但是要怎么分辨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