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悟札记》之《元霄节里说元宵》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百度里这样解释元宵节:农历里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或“夕”,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夕、元宵节。

自古以来,元宵节有两大习俗,一是观灯,二是吃元宵。

民间有开灯祈福古俗。按中国传统民俗,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观灯习俗在古代是热闹和浪漫的,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都是在热闹的观灯里发生的,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因观灯的热闹、浪漫而产生。

写元宵节的诗词很多,最耐读的要算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在这美好的节日来临之际,与有缘的人一起来重温经典:

青玉案·元夕

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这首词,把传统元霄佳节的热闹和浪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神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成了人人都津津乐道的千古佳句。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还把它美好的意境援引,变成了人生的三大境界之最高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而且,再细细品读“众里寻他千百度”,你还能发现,现在时时离不开的“百度”,还有如此深刻的文化内涵。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也是脍炙人口的元宵节佳作,我们也一起来重温经典:

生查子·元夕

宋 ·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这首词的风格和辛词的豪放迥然不同,原本热闹、浪漫的元宵节,在我们眼中却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去年的月下甜蜜和今年的人去楼空,泪湿衣襟。但人们记得的永远是热闹浪漫的美好,所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成为千古流传佳句。

观灯的习俗到了现在,基本变成了简单的形式:大街上挂灯,家里开灯。只有好看的皮囊,没有了灵魂,这是文化的悲哀。

元宵节第二大习俗是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吃元宵,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元宵佳节是一个充满了美好的节日,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共享新年里第一轮明月,同看新年里最美的花灯,享受牛年最后的年味。

                2021年2月26日晨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悟札记》之《元霄节里说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