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公益读书群《道德经》16~18章

【星✨途】公益读书群《道德经》16~18章_第1张图片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译文:当心灵达到空明虚无的境界,就会拥有清静自守的状态。

在万物蓬勃生长时,我以虚静之心观察万物发展的过程。

天下万物,都要返回到它最本初的状态。

这种回归叫作“静”,“静”即是复归本真状态。回归本真是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能够认识明了这种自然规律,就叫作“明”。

如果不明白这种规律,轻举妄动,就会招来灾祸。

如果明白这种规律,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大公无私,

能够大公无私,就可以成为一位领袖,领袖自然会遵循自然法则,

遵循自然规律,则必然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能长久,

终身没有危险。

有一句话:

圣人皆孩之:这里的圣人,不是指有什么神圣技能,神通的人,而是指生命来到一个通透,澄澈,清晰,明了的人。他们都像孩子一样。

曾经,有一个社会教育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在一张空白的纸上画了一个小圆圈儿,他走到大街上,拿着这张纸去问他遇见的每一个人,这个圆圈儿是什么?

可想而知,路上几乎所有的成年人,要么对他置之不理。要么就讥笑他说他太无聊了,要么就以为他是骗子,要么直接就回绝,大家没有一个去配合的。

反而他拿着这张白纸上的圆圈儿去问那些小孩子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去回答。

有说,这是太阳;这是铁圈儿,有说是句号,有说这是呼啦圈儿,还有说这是戒指的,说什么的都有。这种天然率真的赤子之心,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人世间的时候都有,不过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随着我们阅历的不断增加。我们这些天真,率真,质朴,可爱,这些赤子之心的特质都慢慢地被所谓精明,所谓世故,所谓懂事,所谓城府,所覆盖了。

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把那最原本的快乐,最简单的幸福,最纯粹的生命状态,已经弄丢了。我们经历的这一切,我们增长的这些阅历,我们增加的这些经验,绝对不是让我们世故的。

孙涛:他们只是让我们变得成熟。成熟和天真,不是相对的,它是可以融在一起,去并存的。

有人也许会问,可就算我们找到了这些最简单的快乐,最简单的幸福,那又怎么样呢?我们生活中仍然有那么多不如意,有那么多困惑,我们仍然需要去上班,我们还要为生活去奋斗,我们还有那么多痛苦,我有那么多离别,甚至是生离死别在等着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有一句泰戈尔的诗,送给大家: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这首诗绝不是劝大家拥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而是当我们的生命可以来到一个比较深的地方。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是来唤醒我们,都是来成长我们的。都是让我们,从这个事件中收到生命给我们的礼物,无论这件事情是开心的也好,难过的也罢。充满希望的也好,绝望也罢,这都不重要。但我们可以找到,或者说,触摸到一丝事物的核心。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原来是那么美好。

这绝对不是简单的积极向上,或者阳光,乐观可以达到的。


第十七章:
悠兮贵言,功成事遂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最高明的领袖,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

次一等的领袖,人民尊重称赞他。

再次一等的,人民畏惧他。

更次一等的,人民轻视他。

领袖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信服他。

领袖悠闲自在,不随意发号施令,等到事情办成功了,

百姓都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一章,老子通过描绘什么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优秀的领导者,来为我们揭示,我们该如何与他人相处,我们该如何与自己相处?

这章的重点在后半部分:“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顺其自然。

结合上一章:致虚极,守静笃。

可以说这六个字,道尽了我们人世间,市面上常见的所有修行,学习的所有方法。

“致虚极”的致,到达虚极的地方,为什么说到达虚极的地方呢?

因为没有到。

“守静笃”的守,守护纯净,纯然的地方,为什么要守护呢?

因为需要守。

可以联想前几天分享所说,为什么我们需要去向他人展示,我们有多少房子,有多少车子,有多少票子?是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富足,不够有力量。所以我们才需要,透过这些方式来获得别人对我们的认可。从对我们的认可中获得我们的力量。

“致虚极,守静笃”也是这个道理。

孙涛:当我们本身就处在这样宁静,祥和,纯粹的境界里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强制去守的。或者说。如果我们真的要通过“守”,要通过“致”的方式来到达这样的境界里,那我们本身就不到。为什么,因为“守”,因为“致”,也是一个念,有一念就到不了这样的境界里。佛教里有这样一句话,来到西方极乐世界,最后一关就是要心灰意冷,因为就连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贪念。

前一段时间,有一部电影特别火,是我们国产的一部动漫,叫《哪吒》。其中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句话里仿佛充满了少年的热血激情。对人生的不服输,以及坚定不移的精神。但如果这句话稍微改一下“我命由天不由我”。当我命由天不由我的时候,一切都安然了。

这两句话中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在我们生活中有不理想的境遇,情绪,感受发生的时候,我们会这样去鼓励自己。我们想透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一现状。但其实就好比我们陷在一个泥潭里一样,我们要是待着不动,说不定一会儿就会有人来救我们。我们要是拼命的在里面挣扎,想要逃脱出来,反而没一会儿就沉底儿了。

当我们懂得这里面一切的奥秘时,就会来到“我命由天不由我”,这种纯然,轻松,自在享受,一切自安然的境界里。


第十八章:

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是因为大道被废弃了,所以才提倡仁义。

是因为智谋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狡诈虚伪。

是因为六亲不和了,才提倡孝慈。

是因为国家动荡不安了,才出现忠臣。

从第十八章老子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哪怕在老子的心中,大道也是远远要高于仁义的。

当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去触及更深层次,更本质的东西时,我们才会被一些浮在表面上的表象所迷惑。

但这并不是,我们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行为习惯是有错误和缺漏的。只是我们还没有能力去真正的读懂他。像四书五经,六艺,人伦纲常。这些其实是我们要遵守的游戏规则,而非去束缚我们,去教导我们该如何生活的枷锁。

在一部美剧中,男主是一个黑人同性恋,他的父亲得知的时候并不反对,只是害怕他以同性恋的身份示人后,无法承受舆论带来的压力和伤害,但当去他勇敢面对自己时,一切都发生了巨变。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无论如何,我都会受伤,那为什么,我不去做自己呢?”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活出自己孩提时代那种纯粹,纯然的状态。


                                            2020年2月11日

                                            分享者:孙涛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星✨途】公益读书群《道德经》16~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