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旁观者》第七章第2节

简单来说,那个老人活成了我。不,是我活成了那个老人。

远方等待的人,远方坚持的人啊,你知不知道你的远方同样有着坚持与等待的人呢?我总在用年轻的生命证明着未来的荒芜,我总在用不该拥有的人情世故证明成熟的荣光,我总在用一切若有若无的话语、词汇和永远也列举不完的痴人说梦的故事里证明着希望它总在人类的身边炫耀着它那永恒的意义。

这点意义永远也比不上那个老人用沧桑的口吻劝诫我说:“孩子,你知道的,该水淹死的,火是烧不死你的。”

我一开始不信,但听得多。每次遇到的周遭竟然与老人这话语出奇的吻合。这总教我情何以堪。

远方无辜的人啊,远方善良的你,你知不知道你的远方同样有着无辜与善良的人死无葬身之地呢?总会有一场如约而至的失落降临,总会有一场历久弥新的灾难降临,总会有一切忽隐忽现的启示伴随着总在迷路的我。我完全可以凝视着我自己的影子讥讽我的表情,凝视着来往中的人群那嘲弄我的姿态,凝视着那迟迟都不来的灾难下人们渐渐走入狂欢深处的步伐。

如果没有明天,我们是否会活成我们应有的样子?如果没有明天,我们是否会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没有明天,我们是否会活成一个真正的脱下任何虚伪面具的人,一个高等智慧生物应有的摸样?只可惜,当死亡覆盖了所有等待明天的自己降临的人们时,他们仍然在等待,这就是那无畏而又无知的坚持。

远方同样不经事的你,远方同样苦闷而束手无策的你,你知不知道有人一直等待着一封迟迟不来的信呢?那些最贫困,最孤独的岁月里,我应该扮演着谁的面目出现在什么样的场合,说出什么样的话术,用什么样的信仰,使得什么样人相信我未曾穷困潦倒。

不幸的是,我依然伪装成快乐与幸福的孩子,在一团乱麻的生活中总在企图梳理出我生活纷乱的轨迹,左冲右撞间猛然发现这已经是无数个春秋之后了。这就是旁观者屡次期待着的与自己生活毫无关系,止增笑耳的喜剧。一幕幕,一句句,一字字刺激着他们疲乏无聊的神经,一路放声大笑到剧幕的终结,直到主人公荒诞地死去,然后继续过着朝九晚五,数钱换命的机器人的生活。

这些活未来都是机器人的,他们没有情感的迷离,他们的目的就是准确、准确,追求极致的准确,最终替代人类。人类的恐慌刚刚开始。那场荒诞的大战过后一些意义的虚无只是一个序幕,我们究竟步入了一个怎样的时代?你他妈知道吗?

目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呢?简单来说,终于到了庆祝无意义的时代了。总有人认为虚无主义是病,它抑制了你的所有激情。生命被若有若无的希望折磨得够呛,然后无力之感遍及全身,你看到多少碌碌无为的生命略过你的生活,又瞥见多少拼命争夺、竞争、不择手段的生命踩过你的生活,你站在中间,无所适从的样子着实可笑。

任何一方都在践行着自己认为正确的生存之道,都要求你相信他们的逻辑。像古罗马暴淫之王卡里古拉一样,向这个世界宣布:我就是逻辑!虽然最后被乱刀捅死在台阶之上,但是就像路易十四那句名言一样: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世界总在匆忙地使你相信,鄙视着你的妥协,践踏着你费尽气力重燃的尊严,四面八方任何的逻辑足以杀死一个无力的人,你如果这时死了,就真成了旁观者寄寓他们无聊生活的一则百听不厌的笑话了。这或许是我唯一鼓舞过自己的话了。

我想无力的人需要一种被称为“乐观的悲伤主义”的东西,去寻找信仰与价值,寻找证明自己活着的信仰与价值,寻找怎样证明自己活着的信仰与价值。总之,寻找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摆脱无力的感觉,使你轻松快乐的生活重新归来。或许我们都是想的太多,看得太少,用虚无主义涤荡着爱情,鄙视着婚姻,偶尔堕入享乐主义中,在短暂的激情过后,一片荒芜。

我曾寄寓着一粥一饭的生活,但我并没有过尽千帆。我曾渴望着细水长流的故事,但我并没有历尽繁华。我背对着虚无主义,喝着小曲,准备去吃个火锅,然后扬长而去。跟一个陌生人唾沫四溅地讲演着我曾经吹过的牛和扯过的蛋,然后被他打一顿,躺在血泊中,夸赞着自己一如既往的自大,感叹着生活由来已久的沮丧。

我尽量吧,尽量不去引经据典,我尽量克制重食别人的话语,我尽量遵循内心的灵光。可是,无力的是,总有谆谆教诲不断地重复着由来已久的谎言,总有不厌其烦地规劝指引着圣徒的泉水,总有不知喜悲的梦境扼制住我清醒的神经。

就在此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鲁迅死前勒令禁止他宠爱的儿子沿循他父亲文学的梦,那夏瑜坟上的花圈只会有增无减,文学这条路走下去,或许指向的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要快乐,鲁迅要他唯一的儿子去追寻快乐,远离文学,远离这泥潭,能离多远就离多远,最终他的儿子选择了物理无线电,确实离得很远了。

这确实明智的。我会告诫那些痴情于文学的人远离这个玩意,这个世界浑浑噩噩或许比清楚精明要好的多。你们啊,去追寻欢天喜地、花前月下、醉生梦死的生活去吧。将人类赋予一些伟大的意义就抛之脑后吧。

自以为是的人类总在扮演着上帝,做着撒旦的事情。现实生活的荒诞远非你能抵御,就像我的母亲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呀,还是太幼稚了!”

这句话其实直指老人的宿命论,是一脉相承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说《旁观者》第七章第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