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冯仑做“立体城市”,学习把一个创想变成现实

多年来,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总是会想起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主人公——那个像奴隶一般被摧残、奴役的母亲。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跟这位母亲有点像,为了孩子不得不牺牲自己。而我的这个孩子,叫做「立体城市」。

2009年,我提出了「立体城市」这个概念,因为我坚信当下和未来之间应该有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能走到一个拥有理想环境的理想城市。但是建造一座「立体城市」并不容易,从建筑物到城市管理制度,它的具体形象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研究、开发、甚至想象出来。

为了尽快实现「立体城市」,五年前,我们决定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研究院合作。在新加坡,我们成立了关于「立体城市」的研发中心,每年还会在当地组织一次脑力激荡——「亚洲垂直城市国际设计竞赛」,邀请全球最聪明、最有想象力、最期待未来生活的人来参加。

每次竞赛,我们都会在亚洲国家的高密度城市中选择一块土地作为大赛蓝本,让参赛者充分发挥想象,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理想城市的管理制度。

第一年,我们研究了理想城市的密度和尺度,力求对理想城市进行垂直规划,找到城市的最大密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每平方千米的土地适合建造多大面积的建筑,每个人应该分配到多少建筑空间,才能在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又节约土地资源。

通过竞赛,我们得到了一些理想的参数,最后认定如果妥善规划理想城市,每平方千米最多可建五百到六百万平米的建筑。按照每个人一百平米的建筑面积来配比,容纳五到六万人口居住或工作不是问题。如果再加上白天的流动人口,这座城市大概能够容纳八到十万人。

第二年,我们以首尔龙山火车站旁的一块土地为蓝本,研究如果在「老龄化社会」,应该如何对这块土地进行空间规划,才能让产业、建筑和交通的布局真正实现为老人服务?

第三年,我们重点研究农业和高密度建筑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如果想在一个相对高密度的城市中收获到田园间的快乐,需要将农业引入到城市,让农业与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形成「植物工厂」或「屋顶农场」。

第四年,我们在印度选了块土地,这一届竞赛的主题是「人人皆相系」,专门研究互联网时代高密度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的过程十分有趣,我们从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五年,我们在新加坡找了一块地,开始研究相对高密度城市的就业问题,以及包括排碳量、空气质量在内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这五年间,我们研究了「立体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它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今天,我们决定做个阶段性的停顿,将过去五年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与大家分享,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冯仑做“立体城市”,学习把一个创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