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父母
成为父母并不是追求一份工作,而是培养一份“关系”
我们为什么选择成为父母
第一个话题,我想和你们聊一下——是什么,让你选择成为“父母”?
如果“父母”是一份工作,我想,这一定是“就业率”最低的行业,24小时工作制、没有轮休、没有休假,还不能请假。没有工资、没有补贴,分分钟还得往里掏钱。为了养活这只“四脚吞金兽”,你得拼命去“兼职”挣钱。你的老板脾气“古怪”,总是莫名其妙发脾气,你还得耐着性子哄他、想尽法子逗他开心。他一声令下,你就使命必达。而且,你的同事很多时候还会掉链子。你还不能吐槽,还得耐着性子帮他收拾烂摊子。“老板”永远不会帮你解决问题,不会帮你解决纠纷,因为他就是你的麻烦之源、冲突爆发点。可奇怪的是,依然有无数人前赴后继、甚至不计成本地“竞争上岗”。再没有一份职业如同父母那般竭尽全力、不计付出地奉献。所以,成为父母,你到底“图”啥?
武汉疫情肆虐,不少的父母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脑瘫儿由于爸爸肺炎感染被隔离,家中无人照顾而不幸离世。这真是个太让人心痛的故事。这位父亲心里的悲痛,不会因为孩子的天生不足而减轻一分一毫。如果你知道,隔离之前,他的爸爸每天都十分精心地照顾他,孩子的性格也十分活泼开朗,你可能会更加难过。如果当父母有“成败”的标准,这位父亲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但我们依然会认为,他是一名伟大的父亲。
所以,成为父母,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艾莉森·高普尼克从一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母亲、祖母的不同身份思考过这个问题,号称“最懂孩子学习的顶级心理学家”的她得出了一个非常无趣的结论:为人父母,本质是爱!她说:“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
想想是吗?当你十月怀胎、你可能会胸闷、呕吐、抽筋、无法安睡,胎儿对你身体的负担越来越重,可你也越来越盼望这个新生命的降临。你受困于一地鸡毛、一片混乱的生活以及纷乱不堪的关系,可孩子咯咯一笑,马上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瞬间落下帷幕,血管里喷涌的血液变得平缓,全世界都安静了,
是呀!我们之所以成为“父母”,是因为“爱”呀!我如此深爱我的宝贝,我的宝贝也如此深爱着我。这世上还有比这更纯粹、更深刻的感情吗?而我们沉浸在这样的关系中,无比幸福。成为父母并不是追求一份工作,而是培养一份“关系”。
高普尼克说,“照顾孩子这件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而不只是因为我们未来可能会获得孩子的回报。”父母和子女之间独一无二的“关系”本身就充满了价值,而这种“关系”才是我们应该追求和重视的。
如果有机会,你想换一个孩子吗?
越来越多的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儿童早期经验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所以,家长们迫不及待地给孩子报班:教育,要从小抓起,而且越早越好!有的妈妈,真的会从选择一颗受精卵开始。
社会给我们这样一种暗示:成功的童年意味着成功的少年,成功的青年和成功的未来。所以父母们会有这样的哀嚎:学霸加学霸,为什么会等于一个“学渣”?学霸们求不出一个解,开始折磨自己,也折磨孩子。那么,如果真的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你愿意换一个孩子吗?如果父母是一份工作,如果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是这份工作的目标,那么,选择一个“更有成功可能性”的孩子,不是更好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也回答了:你是如何看待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什么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成功对我而言最重要”?还是“我的孩子对我而言最重要”?
父母,有成功的公式吗?
很遗憾地告诉你,这个问题已经有标准答案:没有,做父母没有成功的公式。可举目望去,那么多教育类经典专著,每一本仿佛都在咆哮、愤怒地叫嚣着告诉我们应该按它们的方法教育孩子,否则就没有好果子吃。有时候真的很想把所有名列排行榜上的的教育书籍都扔进斗兽场,看它们拼个你死我活,比一比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但可惜的是,它们大多都被买回家里,没过多久就寂寞地躺在书架上。
我们进入了知识付费的时代,毫无疑问我们热爱学习,可是修习了各大门派的武功秘籍,家长们说:“哎呀!说的都对,做的都会,但坚持不下来呀!”
所以,希望你们能在我的分享中不断体会:成为父母,真的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
依恋关系的重要性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怀里的小宝贝的?第一次听到胎心的时候?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还是第一次喂母乳的时候。推广“母乳喂养”的人总是会罗列出一大堆的理由告诉妈妈们:母乳对婴儿的发育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妈妈说,我坚持母乳,不是因为营养,不是因为种种的益处,仅仅只是因为我非常的享受,享受那种独一无二的温馨时光。不少的妈妈还因为孩子断乳非常失落呢!“享受”这件事本身,非常地值得。那么,这种母婴依恋的关系,对孩子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他把刚出生的小猴子带离母亲的身边,并为他提供了两个替代“母亲”——一个有奶瓶的机械母亲,可以给予他温饱;一个是绒毛母亲,可以给予他温暖。奇怪的是,小猴子虽然会跑到奶瓶母亲那里吃东西,可他更愿意和绒毛母亲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说明,母亲对孩子而言,不仅仅只是给予食物那么简单。
著名的心理学家鲍尔贝提出了“依恋关系”,孩子和他人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孩子人格的关键部分。孩子将婴儿期和他人相处的模式内化成一套模型,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亲密关系的原型或指南——贯穿儿童期和青春期,直到成年。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爸爸和女儿的关系,很可能会影响女儿未来和伴侣之间的关系。
鲍尔贝把“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四种模式。
安全型依恋:母亲就像他们的安全基地一样,当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哭,也可能不会哭,妈妈回来了,他们会主动接近妈妈。妈妈在的时候,他们会比较勇于探索周围的环境,但会时不时需要回到妈妈身边,补充“爱”的能量。
回避型依恋:妈妈在场的时候,这些孩子好像没什么反应,妈妈离开,他们也并不感到悲伤。妈妈回来了,他们会回避妈妈,抱起来的时候,也表现得比较冷淡。
反抗型依恋:妈妈在场的时候,他们会亲近妈妈,基本不会有探索的行为,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们很悲伤,但是当妈妈回来了,他们没办法轻易被安抚,被抱住会挣扎,有时推推打打。
混乱型依恋:这种模式反映了最大的不安全感。他们的反应是混乱的、矛盾的、茫然的,仿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混乱型的婴儿经历了极端消极的照料,这可能严重破坏了他们的情绪自我调节,以致于他们的混乱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
简单地,依恋关系分为两种: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拥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就像拥有一个“爱的存钱罐”,你对他的爱能存进他的心里,并在未来成为他的一笔终生的财富。当孩子体验到安全依恋的时候,大脑中会分泌一种被称作“神经传递素”(neurotransimitters)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能够引发一种主观幸福感。积极的教养体验似乎能强化个体大脑中的某些神经通路。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多的,可当你离开时,孩子紧紧拽住你的那双手,告诉你:她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孩子的气质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就是皮实,摔着摔着就长大了,可有的孩子就是需要更多的呵护。孩子和父母的互动,就像是一种敏感和谐的“情绪舞蹈”,父母以适时的、有节奏的和适当的方式对婴儿的信号做出反应,特别是积极的情绪。孩子咯咯大笑,父母也报以微笑、爱抚和亲吻,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回应了。
有的人会担心自己的成长经历会影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想要成为父母的原因是她很爱她的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会审视自我,觉得自己也能改变些什么,重新出发。养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我们看待我们的童年的方式——我们面对消极的事情、我们如何理解和宽容我们的父母、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在养育的过程中都会在无形中发生变化。因此,成为父母,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