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every day 21]

爱马丁

每天一句感悟:世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另一种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模样。

[HK every day 21]_第1张图片
赤柱美景



今天又要观课——英语化学课啊!激动中!又是和WL主任一起出校听课,感动中!因为每次和WL主任出校前,他都细心地发给我教案和前期的会议主题,能让我更好地了解即将要面对的课堂和会议内容,真的更容易投入到工作中啊!但,学习粤语是必须的呢

本次观课主题:校本化学实验课“焰色反应” ,这个学校的老师们很有干劲儿的,自己编写化学教材。由于香港很多中学都是从中一到中六的一贯制(和内地不一样,内地把这种学校叫“高完中”,但现行很多学校都是初中和高中分开的。),所以,为了让他们学校的孩子在中四以后能更多的选择学习化学科目,也为了教学更有衔接性,所以他们选择了在中三开始使用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中三这一年主要是以实验为载体,传授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观课记录:

一、 课程引入部分:

1. 教师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实验目的,以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引导(哈哈哈,我仿佛看到了我的课堂);附实验目的的英文:To identify the cation in an unknown sample bu flame .(利用焰色反应识别未知固体样品中的阳离子)

2. 学生领取相关实验器材。

3. 实验分组情况记录:分8个实验组,同性别学生尽量在一组内。实验材料包括:已装有6种固体粉末的陶瓷点滴板、两只试管(内装稀盐酸)、可持握玻璃棒(上陷入铂丝)、本生灯、防热垫。

二、 教师讲解、学生实验部分:

1.教师投影学生预习作业情况,简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做的好的同学给与鼓励;

2.让学生观察点滴板上固体物质的颜色;

3.播放微课,提示学生实验步骤,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为大家准备两试管的稀盐酸?

4.要求学生复述实验步骤、教师演示实验步骤,并强调清洗铂丝的重要性;

5.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三、归纳总结部分: 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结论写在黑板上,并进行点评总结。

观课感受及建议:

1. 让学生再次复述本次实验的目的,有利于提醒学生学习的目的,但课堂表现上,孩子们明显有气无力地回应老师,说明并未从课堂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议:若开始播放一段绚丽烟花的照片或者视频,提出下列问题和历史故事进行导课,学生学习热情是否会高一些?

这些绚丽的烟花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这是由于燃烧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物质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这段历史,从古到今,都有着非常有趣的故事:从紫青烟起到光谱分析

焰色反应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定性分析法,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 —536) 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硝酸钾)也”。由于当时及以后的许多年里,生产力水平不高,这种方法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及发展。 到18 世纪以后欧洲的近代化学时期,由于冶金、机械工业的巨大发展,要求提供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矿石;同时,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合理使用原材料及提高产品质量,因而对分析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德国人马格拉夫(1709~1782) 是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定性分析化学家。他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是观察到了植物碱(草木灰,即碳酸钾) 与矿物碱(苏打,即碳酸钠) 的区别。1762 年他系统地对比了这2 种碱转化生成的各种钾盐与钠盐的晶形、潮解性和溶解度,并发现钠盐和钾盐可以分别使火焰着上各自特征的焰色。从此以后利用焰色反应鉴别钾、钠盐就成为常用手段了。后来有不少人也注意到,有很多的盐类、氧化物在火焰中也能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格梅林在1818 年发现锂盐呈深红色、铜盐呈蓝绿色,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锂盐和锶盐都使火焰呈红色,这又影响了焰色反应检验物质的可靠性。 19 世纪中叶,德国著名化学家本生( 1811 ~1899) 设计制造了本生灯,它使煤气燃烧时产生几乎无色的火焰,温度高达一千多度。本生利用这种灯研究各种盐类在火焰中呈现不同焰色的现象,试图根据火焰中的彩色信号来检测各种元素。他同时点燃3 盏煤气灯,并分别往每个灯焰中滴加食盐溶液。 其中一滴是饱和食盐溶液,另一滴混有锂盐,第三滴混有钾盐。结果3 个火焰全呈黄色,看不出任何差别。显然是钠焰的黄色把其他的颜色掩盖了。本生又通过蓝色玻璃或靛蓝溶液作滤色镜观察火焰,发现黄色得以滤去,滴加饱和食盐溶液的火焰变成无色,混有锂盐的食盐溶液火焰显深红色,混有钾盐的火焰呈浅紫色。后来他收集很多不同颜色的玻璃并配制许多不同颜色的溶液作为滤色材料试图提高焰色反应的选择性,来区别锂盐与锶盐在火中呈现的深红色,但没有成功。显然凭肉眼观察焰色来鉴别元素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直到现在,我们用焰色反应也只能有限地鉴别钾、钠等少数几种金属,用蓝色的钴玻璃来观察钾的焰色也来源于本生的试验。 本生除了利用煤气火焰外,还利用煤炭火焰、氢氧焰、氢焰等。经过对焰色反应的详细研究后,他还发现一种元素即使处于不同的化合物中,即使在火焰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即使火焰的温度不同,即使所使用的火焰类型不同,但这些因素对某一元素的特征焰色都没有影响。 后来,本生在好友物理学家基尔霍夫的建议下,通过观察光谱实现了对元素的定性检验,开创了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光谱分析。

2.作为一位年长的老师,能在课堂上运用微课为孩子们介绍实验步骤,既提高了实验的可见性,又让学生能更清楚明白自己应该进行地操作,且这个视频是在10年前就拍摄了,让我觉得非常敬佩秦老师,他应该是一位一直保持着教学热情的“老顽童”,值得点赞!但的确就提出的问题而言,学生可能按现有水平是无法回答为什么要使用两试管的稀盐酸的。这可能也是自编化学教材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没有比较系统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容易感到无力,完全没有知识储备。我以后在整修我们自己学校的校本教材时,也会注意关注,让学科知识更有体系地传授给学生。

3.最后的总结部分,秦老师让孩子们都将各组的实验结论写在黑板上,再进行对比分析,这一环节我非常喜欢!但孩子们的描述让我们啼笑皆非,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没有往我们想要的“正确答案”上去写呢?我想可能还是由于语言文化的表述差异导致孩子们对实验目的的理解和表述是不同的。

教师希望学生写出的答案是:“这种未知固体样品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但学生写出的答案是:“我知道了可以用焰色反应来识别阳离子”(表述不到位),“我的这种样品中阳离子燃烧的颜色是金黄色”(只描述现象,而不说出结论)…… 而我自己在中英文描述上也是白痴一个,所以也不能妄下结论,毕竟我没有像他们一样成长在两文三语(中文、英文、粤语、英语、普通话)的环境中,对于他们到底在对结论描述上是如何教导的,确实没有发言权,只是隐约觉得是语言表述的问题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此前的一次同样是以英文教授化学课的学校探访,我也在会后询问WL主任,是否是英文的量词与中文量词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差别,如:不同的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这个“不同”后面是否应该还要添加更具体的描述?“不同种类”还是“不同中子数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所以,有时觉得,香港的老师用英语上化学课其实还是挺不容易得,还要考虑很多用词的问题,不像我们使用中文那么准确。

4.纵观整个课堂,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完成了实验探究,但就像和我一起观课的张老师提出看法一样,如果我是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会思考这些问题:我学习了这堂课有什么收获呢?有什么意义呢?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参加了一场烧烤会,把各种不同的物质拿到火上烧一烧,然后就一节课过去了,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知识上的收获,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针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我认为可以首尾呼应:在课堂的开始布置学习任务: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制作一个会发出紫色或者黄色或者洋红色或者别的什么颜色的烟花。可能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和应用性吧!

[HK every day 21]_第2张图片
余晖下的赤柱海岸
[HK every day 21]_第3张图片
海岸公馆
[HK every day 21]_第4张图片
美图来自薛姐
[HK every day 21]_第5张图片
千帆竞发
[HK every day 21]_第6张图片
一对外国母女
[HK every day 21]_第7张图片
香港自造,很有名气的一家手作店。

你可能感兴趣的:([HK every day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