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外的狗尾草,轻轻招摇
01
心脏一定是一片冰凉的圣地,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热分子蜂拥而至。
回家的这些日子里,我不再失眠。
不过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那些夜晚才迸发出来的灵感随着我懒沉沉身体的睡去不再出现,我也不一定必须要写一点什么东西出来才肯罢休。
写诗的顾城和海子都已经沉睡很多年了,翻看了一些许多年前写过的日记,还是熟悉而幼稚的笔迹但是那段时日的心情却不经意间变得模模糊糊。
我总算明白,这辈子,一定存在着某种心情陪伴你走过某段时光,或好或坏,都应该值得纪念。
02
记得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的一个傍晚,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子跑过来说是要请教一些问题,我恍惚了一阵子,自己都过得不怎么好谈何指教别人。但最终碍于所谓的”面子”应允了,那个小孩算的上是学弟吧!
我知道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问题不算是什么问题,现在想起来也就只能这样说。学弟高考成绩距离我省一本线只差几分,犹豫要不要补习。
当然人生的这些选择最终还是要遵从本心,其他人的意见也只能算是建议。问题在于学弟想要补习争取来年有个更好的成绩有个好大学有个更加轻盈的未来,可是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这件事情令他很苦恼,我算是一个嘴笨的人,说不出几句安慰别人的话。
我只是帮他分析了父母的出发点,当然不乏包括被听厌烦的“他们都是为你好”这样的句子,令我震惊的是学弟接下来说的话,“我是一个男孩子,以后是要养家糊口的,我以后是要赡养父母照顾家庭的人。所以我一定要考个一本院校……”。
暂且抛开一本院校和好未来的某种说不清的特殊关系或者说无关系的理论,一个高三的学生能够这样想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父母认为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早毕业早就业算是一件好事情,孩子认为一定要考上一本院校拥有好未来赡养父母。
作为旁观者,他们都没有错。一个是梦想,一个是现实,谁也无法评断谁对谁错。
03
后来,学弟的家长妥协了,选择支持他复读。这件事情让我想起曾读到的一篇文章“除了犯罪,其他事情父母都会支持自己的孩子”,
很喜欢杨宗纬《初爱》中的这几句话,“若不是你包容我年少时轻狂和执拗/我不可能在颠簸的路上/ 走得那么好/虽然你终究没等到我做你的骄傲”。
前段时间重读第二遍东野圭吾先生的《解忧杂货店》,印象最深刻还是松岗克朗这个少年的故事。
外界对《解忧杂货店》这本书的评价很高,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看过,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说说松岗克朗这个热爱音乐并且执着追求的少年。
04
克朗在一家酒吧里做事,有客人点歌的时候,他便坐在店里角落的一张藤椅上抱着自己的民谣吉他,这便是他的小小世界。当别人夸奖说“你一点也不像是业余的,不如去做一个职业歌手”,听着这些夸赞,虽是谦虚说”哪里哪里”内心却是美滋滋。
为了音乐梦想和父亲打赌努力学习得到自己的第一把吉他,上大学参加音乐社团不愿与身边的吃喝玩乐之徒为伍选择退学独自踏上追求音乐梦想之路。
曾有评论家这样评论克朗的歌声“歌唱得和你一样好的人多的是,如果你的声音很有特色,自然另当别论,但是你没有。”
面对这样的评价克朗无话可说,他似乎坚信着在成功之前一定会经历磨练,一定会有所成就只是时间未到。
05
这一切看起来毫无方向实际上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打破这些平静的是克朗奶奶的葬礼。熙熙攘攘的大家族,少不了的冷嘲热讽,“音乐”这个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当然大学退学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面对这么多亲戚们的责问,这奇奇怪怪的氛围被克朗的父亲健夫“多嘴,别人家的事情少管。”这句怒喝打破。毫无疑问父亲是支持儿子克朗追求音乐梦想的,后来,父亲因为身体状况不好晕倒在地送往医院,克朗的家庭经营着一家渔家老店,父亲倒下让家庭的经济似乎处于瘫痪状态,妹妹荣美子还在上学。
克朗犹豫了,面对继承鱼店还是继续追寻音乐梦想的选择,克朗真的犹豫了。这样的克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犹豫不决之中,他写信给浪矢杂货店,得到的回复是让他继承鱼松鱼店。
在他半信半疑之际还是将自己想法说给父亲健夫,得到的回复却是
“你一直坚持音乐,这么多年也没搞出什么名堂,既然不听父母的话,一心一意扑在一件事情上,也就只剩下这一件事情了,要是连这件事都做不好,以为自己可以继承鱼店未免有些天真。”
令人感动是后面的话“我和鱼松还没脆弱到需要你照顾的程度,所以你不要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去东京奋战一场吧,成也好败也罢。”
06
后来,克朗收到浪矢杂货店的回信,回到东京,最终他的音乐让人得到救赎,在这个世界上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或许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父亲给了他多大的力量,在追求音乐这条路上他看似输了实际上却真正赢了。
只有等到深夜,才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天空,影子趴在墙上,慢慢哭出了声。
有多少迷茫和纠结,有多少忧郁和彷徨,书页上的文字多了一行又一行,接上电源的风扇一圈一圈转.
梦里藏着故乡和远方,那里有轻盈的未来有明媚的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