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古文教学激发兴趣,中考复习构建体系
整理/张爱敏
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仅仅为了完成明天的两堂课而搜罗许多参考资料,为丰富课堂而丰富自己?
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应付讲课比赛,才考虑把古文教得生动一些?
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把古文“串译”完了就算教完?
读课分享:郭初阳《愚公移山》
一、(开课前思考:四个“怎么样”)整体感知文本
第一,山是怎么样的?
第二,愚公是怎么样的?
第三,“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第四,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二、(课中讨论分析)探讨愚公行为
这里他有着双重的要求:
第一,血缘的不断。第二,思想的不变。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这个工作才可能继续下去,愚公的观点才得以成立。
三、(插入名家言论)张远山的言论
“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
假如这个结尾变一变?“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时代挖山。时至今日,尚未休矣……”
四、(重新评价愚公)
假如结尾是刚才同学念的这样,那么你又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
郭老师的教学思路:
1.整体感知文本,写了什么故事?
2.教学核心点:评价愚公(在课文里,在名家言论中,在外国人眼中,在中国文化观念里。)
(一)关注文章的“出处”
课堂导学问题:
1.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认为故事的主角是谁?你觉得文章在弘扬什么主题?
——初读文本,评愚公,归纳寓意。
2.紧扣文本发现:这个故事的漏洞在哪里?你的疑问是什么?
——细读文本,评他人,提出质疑。
3.如果说文章体现了道家思想,你的依据是什么?
——再读文本,回原书,了解“恒道”。
文章寓意(教参版)
——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反映了生产力不发达时代,老百姓幻想有超人力量帮助人们移山填海,征服大自然的愿望。
《列子》编注者的期望:
——期望通过愚公的故事赞美“忘怀事功,不期得失,不求一朝之美的无心境界”。
(二)关注文章的“细处”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北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末清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1.炼字炼句之处
分享:我教《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的疑点:
疑点一:作者是清代的张岱,为何文章用“崇祯”这一明代的年号开篇?
疑点二:作者问“姓氏”,对方为何答非所问——金陵人?
疑点三:明明有舟子相伴,作者为何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主问题:题目的湖心亭“看”雪能否换成湖心亭“赏”雪?
(1)开头雪景全为远景,没有细细赏玩之意。
(2)中间遇到“金陵人”,饮“三大白而别”,没有谈及写景之语。
(3)结尾舟子的话重在“痴”,含义丰富,没有总结赏雪之情。
2.在标点上做文章
(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原版)
(2)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叶嘉莹版)
哪里有一个停顿,哪里增加一个姿态,这都与词的美感有很密切的关系。 ——叶嘉莹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语文版八上《语文》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东坡志林》
文本解读之“还原法”
1.感觉的还原。
2.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
3.道德价值,科学价值还原到审美价值。
4.历史的还原,把作品放到产生的年代加以考察,并给以历史的评价。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还原。可以在天衣无缝的经典作品面前,找出其中的矛盾,进入分析的层次,获得对作品分析理解的操作性,并沿着文学鉴赏的正确轨道,去体悟作品的真实情感和艺术价值。
——孙绍振
链接:孙绍振《使至塞上》(略)
3.虚词表情达意的作用
——去掉《醉翁亭记》的“者”“也”
(环滁皆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琅琊。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太守与客蓝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给《小石潭记》加上“也”字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也,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也。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也。
读课分享·著名课例比较
《邹忌讽齐王纳谏》(余映潮版)
1.开课
(1)说说标题的意思。
(2)“策”字的意思。
2.四个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一:简说故事。
以讲“一鸣惊人”为例,示例学生把课文讲成故事。
学习活动二:巧编练习
以“比较辨析”的方法,编拟一组“词义辨析”题。
学习活动三:深思话题。
你认为文中有哪几个关键词,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着人物的特点?
学习活动四:课堂讲座。
文章笔法之繁、简、虚、实。
《邹忌讽齐王纳谏》(景书芳版)
1.设问导入,引出人物
齐国为什么强盛?贤臣明君。
2.解读“讽”义,感知内容
解释“讽”
——解释一组相近词(刺、谏、谤、讥)
——试用四字替换题目中的“讽”字
讽——形声字。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3.理解讽谏,感受“士骨”
(1)邹忌为什么要“讽”?
(2)邹忌怎样“讽”?
战国时代的“士”,大都能“以天下为己任”,忧于时、忧于世、忧于君、忧于民。他们考虑着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尹明耀先生《士与中国传统文化》
时代背景:战国是一个征战不已的时代,各国之间矛盾重重,在应付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各国君主认识到国家的实力必须依赖人的智慧,于是是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各国之间。提出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并想方设法使诸侯采纳,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为统治集团服务。
4.品读纳谏,感受君范
精彩一问:“刺”“谏”“谤讥”中,最不容易让人接受的是哪个字?
再次追问:齐王却对“面刺”之人封“上赏”,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5.悟读讽谏,畅谈收获。
——《语文教学通讯》2012.7—8B
讲课分享:我教《爱莲说》
研讨一:抓住“爱”字,研究“爱莲花”的情感
直接描写:
中通外直(根茎)
不蔓不枝(根茎)
香远益清(味道)
亭亭净植(姿态)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是道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的混合。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如来之佛座,即作莲花形,称为莲台。
佛教认为,莲花具有“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的四德。
研讨二:抓住“莲”字,研究“喻君子”的由来
直接赞美句:
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不刻意张扬的本色)
直接告诫句:可远观不可亵玩(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
君子之德(连用比喻)
不同流合污的品质,不刻意张扬的本色,通达正直的品行,好不攀附的气节,美名远播的品德,美丽端庄的形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
研讨三:抓住“说”字,研究作者写作目的
希望自己能像莲一样,即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要不受沾染,亭亭独立。
希望自己能像莲一样,即便在污浊的环境中,你要不受沾染,洁身自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 通过“予独爱莲”四字又在对我们做哪些提醒呢?
周敦颐: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
我们的身边也一定有如莲一样品质的,实际上比我们优秀的谦谦君子,他们的言行举止可能和我们不一样,但是我们要善待他,尊重她他,甚至看到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帮助他,而不是取笑戏谑他。这也许是这篇文章值得我们中学生发人深省的一个缘由了。
浙江师大童志斌教授:文言文阅读的要点是集中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所研志所载道”。
巧用文本,让古文课堂生动起来。
(一)关注“出处”——尊重原意(作者)
(二)关注“细处”——细思亮点(文学)
(三)关注“深处”——深挖意图(文化)
孙绍振《名作细读》: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望不知的东西来。